每天一日記,幫我找到那個缺失的自己
日記本就是我的反思本,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記錄每天發生的那些無力感的事情,從中找到可改變的和可實行的方法。
昨天聽了劉緩緩的語音課「人生的錯題本」,觸碰了我,我以前只聽說過錯題本,沒有聽說過「錯話本」和「錯事本」,每個人都有說錯話和做錯事的時候,假如是我可能暗自後悔,憂傷,煩惱吧!而對於她這樣的學霸是與從不同的,她們用「錯話本」和「錯事本」來記錄自己的每一次過錯,記錄別人說的或做的正確的,自認為有必要效仿的話語和事情,通過總結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來幫助自己提升。這些事想起來很難,當自己有意識的一點點去做時,其實就沒有想的那麼難了。(當然有時也會有挫敗感,)
昨晚放學後寶貝在她同學家玩,由於同學吹了一個很響的喇叭很吵,寶貝很火的說不要吹了,可同學無動於衷,露寶舉起手就打了她一下,這樣妹妹停了,哭了,我同時安慰兩個孩子,後來,我緊緊的抱著露寶,問她為什麼要打人,妹妹會是什麼感受,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讓對方停下來,聽到的回答是溝通呀!很明顯在著急時就忘記了溝通,而打人是最直接而不經過大腦思考的反應。很快倆人又玩了起來。我在旁邊反思,其實在我沒有學習這樣育兒知識前我也是這樣,很急時對待孩子的無理取鬧,會用打人的方式來結束。
下面是露寶學習舞蹈後的家庭作業,每天都要自己在家練習基本功,發給老師,對於她喜歡的第一個動作,她很喜歡也很積極,反之我就得苦口婆心的和她鬥智斗勇,第二個動作她覺得疼,我能理解,其實我和她一起做時我也會覺得拉的很疼,昨天想到了一個遊戲,找小魚,腿打直,然後手在腿上走路,一直走到腳尖,一邊走一邊說找小魚找小魚,等找到腳尖時就說;哈哈!找到啦!她覺得很好玩,這樣還堅持了一會兒,但還是喊媽媽你快點拍照,我腿好疼,給我看看,快發給老師吧!
雖然我現在在改變,但也有無力的時候,也有忘記使用最合理方法時,事事在變,我也得變著方法去應對,也有頭腦不靈光的時候,同時我也理解露寶的行為,所以我們得讓這種思維方式成我們的習慣,大腦才會優先提取使用。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這本書中了解到,要通過引導提問,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和在遊戲中刻意練習關鍵詞來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我試了幾次不太管用,有可能是我方法不對,也不可能是孩子太小,沒有耐心坐下來回復我一步步的提問,也有可能是面對問題她想不出更多更好的辦法而不耐煩。所以我們玩了角色互換遊戲,露寶當同學,我當露寶,重演之前打人的一幕,然後我來展示我的思路和方法,通過練習來習得用語言代替動手的行為。
現在的孩子就是動嘴族,媽媽給我把那拿一下,幫我把這丟一下,幫我把口袋打開等等,由於以前看過類似的文章,就試著改變了一點,但是沒有堅持,昨天又看到了大J的文章,提醒著我,做到「帶而不代」,可以用:那我們一起想一想,可以怎麼做呢?幫她一起想辦法,而不代替她完成。動腦筋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引導培養的,最簡單的就是父母展現給孩子看我們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步驟,常常都是父母的「超能『代替了孩子」無能」。所有的事大人幫孩子做了,幫孩子想到了,他們就不用再動腦,所以我們會報怨孩子如何如何,其實根源都在我自己身上,下面來談談我的感受。
之前看了如何給孩子展示步驟時,我最先實驗的是教露寶開門,我對她講述說先把鑰匙橫著放進去再向右轉動鑰匙,一圈「嘟」響一聲,兩圈「嘟」又響一聲,再轉一下就開了,最後要把鑰匙回到橫著才能拿出鑰匙來,一邊示範,一邊講解每一個動作,來回試了幾次,我耐心等待並再次講解,直到學會,當露寶自己做到了,很開心。到後來穿衣服,疊衣服,如何打開想吃的餅乾口袋等,露寶會為自己每做到一件事而開心自信,每次她同學需要奶奶打開口袋時,她會大聲說:我就是自己打開的,你看我是這樣開的,或者有時還搶著給別人幫忙。
但我沒有想到的還有很多,因為沒讓這樣的行為堅持變成習慣,也不知道我的每一個動作行為都是露寶學習的標本,導致現在我發現了很多不好的行為。如:我喜歡趴沙發,(她以前都是坐著看書的,現在也趴著看了)舀奶粉時會在口袋裡刮平,這麼細小的她都學的淋漓盡致,出門換鞋不用手拉,脫鞋時用一個鞋踩著另一個鞋的鞋跟來脫,這些是我的重大發現,活生生的一個翻版。之前因為露寶有穿反的習慣,我每當她穿時或者我自己穿時會提醒自己先觀察,這算是不會反穿出去了,但花樣百出,最近會因為站著穿鞋不用手拉,導致穿不進去而大喊大叫,會因回家後不用手脫鞋用另一個鞋來踩著脫,脫不掉而憤怒,還站在凳子上刮鞋了,還怪鞋了太小太緊,鞋了沒有問題,而是對脫鞋的態度有問題,昨晚回來我蹲下,細心的告訴她要先坐下,再打開旁邊的扣,再穿或者脫就不會太緊而脫不下來,今天早上便沒有聽見太叫了。現在想想這些原因全在我身上可以找到,平常這些事對我們來說再平常不過了,但是對孩子來說都是可見可學習的,而我以前從未想到過。
今天早上露寶坐在桌旁給她梳頭,她看到桌上有白色奶粉,問我是什麼(我想她知道是奶粉)我回答說:奶粉,她問我為什麼沒有擦了,我說因為昨天晚上沖奶粉時沒有看見,(現在想想有點答非所問),她用手抹了抹。我想這是我大腦給的第一直接反映。現在回想起來,我做了一個不好的示範。第一,我在找借口,因晚上沒有看清。第二,發現在問題,沒有急時解決,第三,沒有接下來的交流,媽媽也有犯錯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及時改正,以後不犯同樣的錯,那我們應該怎麼做了等等。我想我應該這樣說:對不起,這是沖奶粉時落下的,我馬上把它擦掉,你看媽媽也有做錯的時候,犯錯不怕,但我們要在這次錯誤中學會下次怎麼不掉落出來等等。光說也不行,還是得落到實處。
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雖然漏洞百出,但能及時發現問題也是好的,在育兒的路上,我認識了自己,要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


TAG:露媽露寶成長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