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往事:武媚娘取代李世民臨終挂念的佳婦,是關隴集團沒落的開始

隋唐往事:武媚娘取代李世民臨終挂念的佳婦,是關隴集團沒落的開始

關隴貴族集團,是指以西魏八柱國十二將軍為主幹的政治勢力。關隴集團內部互相聯姻,成為了控制西魏、北周、隋、唐的主要政治力量。以李世民家族為例,李世民的曾祖父是八柱國之一的李虎。李世民的爺爺李昺(音:餅),娶了關隴集團出身的獨孤氏為妻。李世民的爸爸李淵,娶了關隴集團出身的竇氏為妻。李世民自己娶了關隴集團出身的長孫氏為妻。

李淵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唐皇室的三個皇后,元貞皇后獨孤氏(追封)、太穆皇后竇氏(追封)、文德皇后長孫氏都出自關隴集團。李世民在立李治為晉王之後,也為李治物色了一個晉王妃王氏。王氏家族也是出身關隴集團,她的祖父王思政,也是關隴集團成員。李淵家族在還沒有龍興的時候,就與同為關隴集團的王氏家族聯姻。李淵唯一的親妹妹李氏,就嫁給了王思政的弟弟王裕。

李淵的妹妹李氏在大唐開國之後,被冊封為同安長公主。同安長公主非常喜歡從孫女王氏,就跟侄子李世民要求讓王氏聯姻皇子。這個時候的李氏,是李世民唯一的親姑姑,已經被李世民進封為同安大長公主。李世民對於這個德高望重的姑姑,是有求必應。姑姑要求王氏聯姻皇子,李世民毫不猶豫就把王氏配婚皇嫡子李治。

李世民劇照,感謝原作者

此後的王氏,一路成了晉王妃、太子妃。李世民一直很喜歡這個出身名門望族的兒媳婦,據《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臨死前還拉著李治和王氏的手,對託孤大臣褚遂良說:「朕佳兒佳婦,今託付於卿。」

李世民駕崩之後,李治登基稱帝,王氏順理成章當上了大唐皇后。大唐朝的四位皇后,包括兩位追封的獨孤氏和竇氏,兩位冊封的長孫氏和王氏都出自關隴集團,關隴集團勢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關隴集團勢力太強了,讓李治感到如芒在背,他不得不借用關隴集團的勢力,卻也時刻想辦法打壓關隴集團的勢力。

李治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死後,關隴集團的代表人物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李治的母舅,他權傾朝野,李治對長孫無忌頗為忌憚。李治先是借長孫無忌的手,除掉了李恪和房遺愛等人,進一步鞏固了皇帝寶座。李治的帝位越來越穩固,他決定收拾關隴集團。李治收拾關隴集團的導火索,是武昭儀。武昭儀自己想當皇后,就攛掇李治廢了王皇后,

武昭儀出身寒族,她的爸爸武士彠是商人出身。武士彠追隨李淵太原起兵,是李淵御封的大唐開國第十三位功臣。武士彠雖然官拜尚書,爵封國公,但是依然是寒族出身,無法融入關隴貴族集團。當時的大唐朝,有許多像武士彠那樣的寒族出身功臣和官員,他們與關隴集團互相爭鬥。在李世民當朝的時候,關隴集團一直處在上風。

長孫無忌劇照,感謝原作者

武昭儀想擠掉李世民臨終挂念的佳婦,關隴集團出身的王皇后,自然招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反對。武昭儀敢攛掇李治廢王皇后,也是有底氣的,她有李義府、許敬宗等寒族出身的官員支持。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集團誓死捍衛王皇后,李義府和許敬宗等寒族官員堅決支持廢皇后。

唐高宗心裡比較傾向於換了王皇后,他必須爭取功勛老臣的支持,就去徵求李績的意見。李績是大唐公認武功第二的功臣,當時的情況是武功第一的李靖死了。李績是大唐最德高望重的武將,李績的態度很重要,他對李治說:「換不換皇后,是陛下的家事,不要管別人的意見!」(此事典出《新唐書》李績語:「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武則天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績這話雖然沒有明說支持李治換皇后,但是已經暗示會支持李治的決定了。李治有了李績的答覆,終於下定了廢黜王皇后,改立武皇后的決心。李治在廢黜王皇后之後,冊封武氏為皇后。據《新唐書》記載,奉旨冊封武氏為皇后的使臣,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績!

李績為什麼會支持李治換皇后呢?原因很簡單,李績也是寒族出身,他也飽受關隴集團的打壓。李績的武功公認大唐第二,結果在李世民選凌煙閣功臣的時候,卻排名倒數第二位。李績這樣的待遇,和他不是關隴集團出身有關,所以在關鍵時刻,李績才會支持寒門出生的皇后候選人武氏。

李績劇照,感謝原作者

武氏當上皇后之後,關隴集團飽受打擊,長孫無忌被逼死。王皇后被廢之後,也死於非命。武則天取代王皇后事件,是關隴集團沒落的開始,也是寒族地主集團戰勝士族地主集團,進入國家權力核心的標誌。從那以後,科舉制度才逐漸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寒門學子才有了通過科舉考試躋身官場的機會。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鑒》《周書》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曹操讓自己的老婆改嫁,說的如此清晰脫俗,不愧是文學家啊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