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知識:司馬為何著青衫,一曲琵琶白居易

文史知識:司馬為何著青衫,一曲琵琶白居易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高中語文)最後一句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若問司馬為何著青衫?這可就得介紹一番。

「司馬」,原是古代武官職銜。據《藝文類聚》載:「大司馬品第一,秩二千石,金章紫綬,武冠,絳佩朝服,佩山玄玉。可見在朝廷上當大司馬的,從帽子到衣服,以至佩戴,都非常華貴。原來,我國古代官服的顏色反映出森嚴的等級,四、五品以上官員的服飾都是「紫袍金帶」。舊時代兒童的啟蒙課本中就有這麼兩句:「滿朝諸紫貴,儘是讀書人。」「紫貴」,就是指朝廷上的大官。因為他們都穿著「紫袍金帶」、「絳佩朝服」,故以「紫」顯其「貴」。初中語文中的《芋老人傳》里有這麼一句: 「老人鄰有西塾,聞其師為弟子說前代事,有將、 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 或綰黃紆紫.....」。這「綰黃紆紫」就是指系著金印、結著紫色綬帶的高官。

白居易《賣炭翁》(初二冊語文)里的「黃衣使者」是指出使宮市的太監, 「白衫兒」則是指太監手下的爪牙。連宮中這些鷹犬的服色都分得那麼清楚,難怪朝上的官服規定得那麼嚴了。在地方也不馬虎。「青衫」,是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飾。身為「司馬」的白居易怎會穿上這種官服?原來白居易所任的這個「江州司馬」,並不是朝延上掌管軍事的大官,卻是地方上最低的文散官將仕郎,從九品,比「七品藝麻官」還要可憐,所以穿著青色官服。

從著「青衫」可看到白居易當時地位之低,及其政治上之失意。本來白居易也曾有過春風得意的時候,他曾自負地說: 「十年之間,三登科第,名入眾耳,跡升清貴」。他二十九歲一舉成進士;三十二歲,以「拔萃」登科,為校書郎;三十五歲復應制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以第四等入選,不久當贊善大夫。這是三、四品的官, 當然不會穿「青衫」, 而是在「紫袍金帶」之列。那時的白居易滿懷豪情,「志在兼濟」,「為民請命。」,寫了《策林》七十五篇,針對當時弊政,提出改革意見,又寫了《秦中吟》、《新樂府》等諷諭詩,揭露黑暗現實、抨擊權貴橫行。因此權貴們恨之入骨。元和十年,宰相遇刺,白居易首先上書請捕賊,權貴們卻造謠中傷,白居易遂遂被貶為江州司馬,於是著上「青衫」。也正因如此,白居易才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民間,體察民苦,也才會更同情人民,從而與琵琵女引為知音,寫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名聞; 當聽到那「凄凄不似向前聲」的琵琶曲之後,竟至於淚濕青衫。

白居易這種思想情感深深感染著後人。《與妻書》(初中語文)是清末林覺民給妻子所寫的一封感人肺腑的絕筆書,其中有兩句: 「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林覺民正是為了救民於水火而英勇獻身的。 「春衫」是「青衫」的誤寫,用的正是「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典故。此外,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寫的詞《生查子元夕》末聯是: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明顯地看出是從「青衫濕」之句脫胎出來的。大概由於當年穿著「青衫」的「江州司馬」是那麼真摯地同情人民,就給後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在封建時代里,當官的穿起「青衫」來似乎就比較易於與人民感情相遇;而詩人抒懷時也往往受其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描寫春天的詩句美文具體有哪些?
茶人譚:白居易與茶的故事!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