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特朗普臭棋釀可怕屠殺,大戰一觸即發!對中美博弈有何影響

特朗普臭棋釀可怕屠殺,大戰一觸即發!對中美博弈有何影響

作者:阿爾法;圖片來自網路,歡迎參與文尾神侃話題

環球網5月15日的報道稱,美國駐以色列使館搬遷造成了大規模流血衝突,以軍被指控已槍殺至少59名巴勒斯坦民眾,另有數千人受傷。14日晚,聯合國安理會決定調查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屠殺」事件被美國阻止,白宮認為以色列有權自衛,拒絕敦促以色列保持克制。

巴以這輪大規模流血衝突,完全是特朗普一手釀成的。去年底,他正式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啟動美國大使館的搬遷工程,頂著全世界的壓力,不到半年時間就將這件美國和以色列多年來想干,但一直沒幹的事完成。

平心而論,這個鍋並不能完全由特朗普來背。20多年前,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國會就通過了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議案,變成了法律。也就是說,特朗普將使館搬遷到耶路撒冷是獲得美國法律的支持,並不完全是心血來潮。

為什麼這事一直懸而未決,拖到現在才爆發呢?眾所周知,巴勒斯坦問題是阿拉伯世界最柔軟的部分,而耶路撒冷地位又是這個問題的核心。雖然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最鐵的盟友,但沙特、阿聯酋、卡達、土耳其等盟國的態度也不能不考慮。

巨大的壓力,讓歷任美國總統都感覺到很棘手。於是,他們便想出一招絕妙的辦法,利用總統的豁免權,把這項法律擱置起來不落實。這樣既對以色列有交代,又對其它中東盟友有交代,這個問題就這樣一年接一年地拖了下來,直到特朗普才完全最後的「臨門一腳」。

特朗普為什麼要啟動這枚「核彈」呢?一方面,此舉是兌現他在選舉中的承諾,包括他上台後的任性退群,都在向外界塑造他說到做到、敢作敢當的執政風格;另一方面,明知主動觸碰耶路撒冷問題有悖美國利益但還要去干,擺出一副「你們看!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敢捅」的架式,藉此向外界強化自己反覆無常和不可預測的性格。

2016年,特朗普在外交政策競選演講中是這樣說的:「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必須更加不可預測。我們現在完全是可以預測的,我們將所有事情都公之與眾。我們將派部隊,我們會告訴他們。我們將派出什麼其它東西,我們舉行新聞發布會。我們應當不可預測,從現在起,我們要變得不可預測。」

看了特朗普的這段話,就會明白他上台後所做出來的瘋狂舉動,正是要塑造他的不可預測性。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憑藉「說到做到」與「不可預測」兩大利器,攻城略地、無往而不勝。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兩件利器合起來在我們中國就叫「二杆子勁」。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大家對這種有「二杆子勁」的人一般會退避三舍,不願意主動觸霉頭。如果有「二杆子勁」的人是當地一霸,那威力就更大了。特朗普就是想借美國強大實力的加持,把他的「二杆子勁」打造成一件戰略「核武器」。

於是我們看到,日本、韓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等一眾國家,基本都被特朗普的這種「二杆子勁」震懾,一個個乖乖地「繳錢不殺」。特朗普本來想如法炮製,將這種戰略武器用在中俄身上,不過最終都碰了壁。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根本不吃這一套,有理有利有節地擴大勝勢;在貿易問題上,中國拿出「要談歡迎談,要打陪你打」的態度,硬是把美國逼到了談判桌上,現在兩國已談到第三輪仍未分出勝負。

特朗普借耶路撒冷問題,進一步強化自己的這種不可預測,而這一次恐怕會是一步臭棋。耶路撒冷問題上,不僅阿拉伯國家、伊斯蘭世界站在巴勒斯坦一邊,可以說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都站在巴勒斯坦一邊。美國遷館事件發生後,儘管在白宮以切斷援助為威脅,可大多數聯合國成員國仍投下了反對票,中俄英法等四常國家先後表態,呼籲美國和以色列承認以1967的條約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

也許特朗普認為,美國不在乎耶路撒冷問題上失去道義,因為巴勒斯坦作為絕對弱勢的一方,確實也不能拿美國和以色列怎麼樣。但特朗普別忘了,他剛剛退出伊核協議,與伊朗的關係勢同水火,而他在敘利亞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劍拔弩張,此時再引爆巴以衝突,將引發阿拉伯世界強烈的反美情緒,最終削弱阿拉伯盟友對美國中東戰略的支持。

這些年,美國通過激化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矛盾,成功地轉移了阿拉伯國家的反美情緒。特朗普在最需要阿拉伯國家團結在他麾下,一起對付伊朗的時候,卻「意外」地將阿拉伯人民的矛盾吸引到自己身上,十分不智。相信伊朗一定會好好利用這一矛盾,支持巴勒斯坦武裝向以色列發動襲擊,重新撕裂巴以矛盾這道老傷疤,從而令美國應接不暇,難以集中力量對付自己。

不作死不會死!特朗普親手挑起的巴以衝突,將令中東的局勢變得更加動蕩,一場大戰需要的大部分條件基本都已具備。戰爭隨時可能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就像一戰時的薩拉熱窩事件。反美情緒爆棚的中東陷入大亂局,對美國絕對不會是好事,不排除該地區再次爆發類似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事件。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中東爆發激烈衝突之際,中美貿易爭端的火藥味淡了很多,兩國的談判代表已坐在一起聊了兩輪,第三輪也已經開始。我們看到,美國拿台灣說事的調門降低了,特朗普也就中興事件發推,向中方釋放和解信息。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向敘利亞的伊朗軍事目標發動襲擊的時候,阿爾法就在「剛剛,美國的鐵杆小弟猛揍敘利亞,對中國有什麼影響?」「俄羅斯認慫了嗎?內塔尼亞胡會晤普京之後,莫斯科作出重要妥協」等文章中分析,美國在中東地區加大對俄羅斯擠壓的同時,將減輕亞太地區對中國的壓力,中美兩國的貿易戰一時打不起來,爭端的規模和烈度可控,不會釀成兩國的全面衝突,甚至攤牌。

美國將戰略重心重新放在中東,一方面這是中國的幸運,但另一方面絕不能將之全部歸於幸運,否則將助長我們的戰略僥倖心態。因為這何嘗不是與我們主動作為,積極塑造這種有利的戰略態勢有關呢?如果當初我們被特朗普氣勢洶洶的架式唬住了,像其他國家那樣乖乖認慫、妥協,美國一定會得寸進尺、敲骨吸髓,直至把我們最後一滴油水榨出來。

中美貿易爭端爆發之初,美國政治、軍事、經濟多管齊下、來勢洶洶,企圖畢其功於一役。我們政府沉著應戰、不卑不亢,有實力、敢鬥爭、講策略,讓特朗普真正感覺到中國不是好惹的,也清楚兩國鬥起來占不到半點便宜,因此轉身將目標重新鎖定中東。

這些年,別看美國經濟增長勢頭很好,股市也連創新高,但其實里子很難看。從美國預算司剛剛發布的信息來看,美國的社保基金最遲到2029年就將耗盡。對於大手大腳過慣了好日子、人人手中都至少擁槍一支的美國人來說,這意味著什麼?也許不用我來說。

不同於其他國家,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絞殺十年八載難分勝負;此外,中國還是擁有核武器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軍事訛詐更行不通。而對於特朗普來說,現在急需給美國爭取時間,一旦捲入到與中國的持久戰,美國的國內形勢等不等他不好說。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他還是會以更容易下手的中東為重心,能薅多少算多少,江湖救急要緊。只要我們不犯戰略性錯誤,千萬要謹記的是不主動挑釁美國,相信在這次交鋒中受到教訓的特朗普會消停很多,估計在他任內都不難以對中國造成實質性傷害。

當然,我們對美國在採取戰略守勢的同時,也要大力加強國家全面能力的建設,要把硬實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儘快補上來。比如,軍事力量特別是戰略核力量的建設,信息產業特別是解決晶元自主的問題等,絕不因為中美關係一時和緩,就犯幼稚病、懶惰病。

國際局勢隨時都在變動之中,只有實力在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如今美國身陷中東的泥潭,我們更應該加速補齊戰略短板,這是避免中美衝突的最有力武器。正如軍人常說的「準備打才會不用打」,我們如果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得做好萬一發生衝突的萬全準備。唯其如此,中國的和平崛起才不會受到任何阻力的干擾。

與此同時,與俄羅斯的戰略協同也不可忽視。輿論場上,有不少反對中俄友好的雜音,這是十分愚蠢和不明智的。受篇幅所限,中俄應當友好也必須友好的理由就不在這裡展開了。大家要記住的是,俄羅斯倒下了或者倒向西方,我們的日子會難過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院34號 的精彩文章:

日本下一代戰機要來了!洛馬公司這個坑,不跳好像還不行
俄羅斯大動作反擊開始!直接進入西方地盤下手,美國措手不及

TAG:軍院3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