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公孫瓚傳》注引《典略》,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主人公是公孫瓚。原文如下: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瓚遣行人文則齎書告子續曰:「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鳴於地中,梯衝舞吾樓上。日窮月蹴,無所聊賴。汝當碎首於張燕,速致輕騎,到者當起烽火於北,吾當從內出。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公孫瓚派遣使者送信給兒子公孫續說:「袁紹對我發動的進攻,就像神鬼一樣,戰鼓和號角在地下鳴響,雲梯和衝車在我的樓下晃動。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依賴。你應當拚死求得張燕的援助,趕快派遣輕騎前來救我。等你到達易京時,在北邊舉烽火為號,我便率軍從城中殺出。不然的話,我戰敗身亡後,天地雖大,你想尋求一塊立足之地還有可能嗎?」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公孫瓚在信中所提到的「日窮月蹴」,意為情況非常緊急窘迫。這也是公孫瓚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公孫瓚本是劉備的師兄,早年將投身軍旅,後來成為威震幽州的一員悍將,並通過殺死幽州牧劉虞控制了幽州,成了當時實力最為強勁的割據勢力。而就在公孫瓚威震幽州之時,袁紹還在為如何擴充自己的力量而苦惱。後來袁紹實力的增加,還有賴於公孫瓚的協助。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不過,隨著兩人的矛盾逐漸加深,連續數年的戰爭由此展開。公孫瓚逐漸落入下風,最終不得不退守易京,被袁紹團團圍困。但即便如此,公孫瓚還是有機會與袁紹繼續周旋的。不過,公孫瓚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沒有率部與袁紹的另外一個死敵、黑山軍的張燕並肩作戰,而是困守在自己的防禦工事中。這種消極防禦的戰略也正是他失敗的最重要原因。

該成語出自劉備師兄之手,本想轉敗為勝,卻以灰飛煙滅告終

面對袁紹大軍的重重圍困,公孫瓚有不少部下嘩變,戰局迅速逆轉。此時公孫瓚才發覺自己犯下大錯,連忙寫信給兒子公孫續,要求他儘快與張燕趕來救援,也因此留下了「日窮月蹴」這句成語。最終,公孫續好不容易帶著張燕的大軍來到易京附近,而這父子倆的信件卻被袁紹截獲。袁紹將計就計,將公孫瓚引出易京進入早已布置好的伏擊圈,將公孫瓚主力擊潰。公孫瓚自知難以逃脫,將妻子兒女殺死後自殺身亡。此役過後,袁紹終於統一河北地區,成為漢末割據中的霸主。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該成語揭示諸葛亮侄子的致命缺陷,孫權心知肚明卻不得不用
首次北伐諸葛亮也有收穫, 一個改變了自己, 一個影響了國運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