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九十年代的「爭氣機」項目為何黯然下馬

九十年代的「爭氣機」項目為何黯然下馬

上世紀90年代,對我國空軍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時期,周邊國家和地區已經裝備了三代機,而我國的蘇27才剛剛引進,還未引進配套發動機和生產線,自主研發的殲10因為發動機的問題前途難料。

為了抗衡米格-29、幻影2000等標準的三代機,有關部門決定將殲-8Ⅱ大改,爭取在殲10成熟前,用3-5年給空軍提供一種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的戰鬥機,這就是殲-8III項目的由來,據說該項目獲得了最高領導的肯定,因此又稱為「爭氣機」項目。

1993年12月12日,殲-8III1號原型機首飛成功。當然,這只是運氣好。就在幾個月前,試飛員駕駛殲-8Ⅱ進行大馬赫數試飛,當飛機接近最大馬赫數時,左發動機突然空中停車,飛機在空中解體爆炸,在事故現場只撿回來試飛員一小塊沒燒盡的肩章。

殲-8III接下來的運氣就不太好了。

1995年10月,開始定型試飛,由於配裝的「崑崙」發動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拖延試飛進度。

1997年1月,4號原型機降落時衝出跑道損毀。

1999年5月,5號原型機因左發動機失火墜毀。

2002年,殲-8III勉強通過設計鑒定,但上述幾起重大事故變相宣告了殲-8III工程的下馬。

關於「崑崙」發動機(渦噴-14),號稱是中國第一台走完設計、試製、試驗、試飛全過程的航空發動機,實際上是廠家用渦噴-13的3級低壓壓氣機和「斯貝」發動機前7級高壓壓氣機的葉片等幾種零部件湊在一起的面子工程,堅持到2002年定型生產,裝備部隊後屢次發生空中停車等嚴重險情,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全面撤裝,換裝老型號渦噴-13發動機。

不過,殲-8III雖然下馬,但有關部門卻明白了一個道理—殲-8Ⅱ落後的機體已經無法大改,只能從航電上下功夫。後來,殲-8Ⅱ放棄渦噴-14發動機,繼續改進雷達和火控系統,終於在超視距空戰方面達到了早期三代機的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錄談 的精彩文章:

再見,銅陵艦—一個時代的終結
中國CR929寬體客機發動機及主要機載系統研製工作正式啟動

TAG:牛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