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你也有哪怕只是一次,借酒消愁,那麼,請背下這首唐詩!

如果你也有哪怕只是一次,借酒消愁,那麼,請背下這首唐詩!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今天我們一起重溫這首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公元744年,李白被排擠出長安城,失意、困頓,喝酒。第一杯酒,他感慨時間流逝,嘆黃河歸海不復,青絲變白難改。大概酒是他一切力量的源泉,喝到第二杯時,他又忽然高亢了起來,天生之我才,前金還復來。

喝到第三杯時,他已經醉了,對酒狂歌,抒心中之痛。第四杯,越醉就越清醒,酒話往往才是真話,何必做聖賢,聖賢皆寂寞,不如喝個痛快。第五杯,又重新回到了近似癲狂的亢奮,千金美酒才銷得萬古憂愁。

李白把一生和一生的詩都寄托在了酒里。酒喝到哪,人就活到哪,詩就作到哪。如果你也那麼一次,哪怕只是一次,借酒消愁,那麼,請背下這首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瞰伏牛 的精彩文章:

春天正是挖野菜的季節!帶你認識幾種春天裡常見又美味的野菜!
這個季節的西泰山美成畫,千傾野生杜鵑競相開放燦若雲霞!

TAG:瞰伏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