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肉毒桿菌毒素的新用途

肉毒桿菌毒素的新用途

導語

波士頓——最新研究

作者:沿若

來源:醫學論壇網

波士頓——最新研究顯示,在心臟手術後抑制房顫發作的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策略是對導致房顫的神經系統的投毒。

專家報告說這種暫時性的毒性——在術中注射肉毒桿菌毒素A到心外膜脂肪墊中——可能會「重置」術後房顫發作的神經激素基礎,並具有持久穩定的效果。

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後的1個月和1年期間,房顫發作負擔顯著下降持續了至少3年,這是一項小型的安慰劑對照試驗研究得出的結論,為計劃更大的隨機試驗奠定了基礎。

在30例CABG術中接受了肉毒桿菌注射患者中,在術後3年通過植入式循環記錄儀,發現23.3%的患者出現房性心律失常發作。

同等樣本量含生理鹽水的安慰劑注射組,則有50%的患者出現房性心律失常發作,危險比(HR)為0.36 (95% CI, 0.14- 0.88;P=0.019),來自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醫學研究中心的醫學博士Alexander B. Romanov說。

此外,接受過主動肉毒桿菌注射的患者組與對照組相比,術後3年內的房顫發作負擔顯著降低,1.3%VS.6.9%(P

在接受肉毒桿菌注射組中有兩例患者三次入院治療,而對照組中有10例患者21次入院治有(P

但是,本實驗的樣本量只有60名患者,這對於臨床試驗下的結論是遠遠不夠的,但是肉毒桿菌用於減少房顫發作的治療是有前途的。

他引用了早前在HRS會議上的一份報告,建議在CASTLE-AF試驗中使用導管消融,似乎減少了其他形式的心律失常導致的臨床事件的風險,。

公認的肉毒桿菌毒素影響十分短暫,作用消退很久之後,依舊對房顫發作的抑制持續了數年之久。他說,這種毒性「暫時阻斷並重製了」與術後房顫發作相關的自主神經系統的各個方面。

這種「自主逆向重構」或許是這個現象背後的機制,這是與動物試驗中追蹤與該過程相關的乙醯膽鹼和其他指標的變化相符合的,Romanov說。

此外,該研究結果也讓我們認識到心外膜脂肪墊可以分泌促炎性細胞因子,並含有迷走神經支配的神經節神經叢,這是外科手術中治療房顫的目標物。

底部請隨手點贊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論壇網心血管 的精彩文章:

論急重症時的過度氧療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危及健康的隱形殺手

TAG:醫學論壇網心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