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克利夫蘭只有詹姆斯和騎士隊?這個當代藝術三年展將為你揭秘
提起美國的克利夫蘭,
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NBA騎士隊
詹姆斯的家鄉
搖滾名人堂……
殊不知,
文化對這座城市也極為重要,
除了擁有著名的克利夫蘭交響樂團
和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這個夏天,
它又將迎來首屆克利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
今天,小編就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美國城市」!
「FRONT International:克利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
上海對話現場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首屆Front International克利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發布了項目亮點——「一個美國城市」,並宣布將於2018年7月15日至9月30日舉辦。這場籌備近四年、為期三個月、輻射整個城市的三年展,彙集了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100多位藝術家參與,其中包括八位中國藝術家。此外,三年展還在7月15日特別策划了「CHINA FOCUS中國日」,聚焦中國藝術家作品。屆時,市圖書館、聯邦儲蓄銀行、菜市場等公共設施也將投入使用,發生地點幾乎覆蓋了整個克利夫蘭城市,使之成為「全城展廳"。
關於克利夫蘭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路
克利夫蘭是位於俄亥俄州的一個海岸城市,開埠於1796年,歷史上由於運河和鐵路交匯,曾經是美國製造業的中心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經歷了大型工業的輝煌以及衰退,如今的克利夫蘭重新復甦,逐漸成為製造、保險、醫療和新興技術的中心。非常值得驕傲的是克利夫蘭擁有許多國際聞名的文化機構,如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及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關於FRONT
FRONT展區平面圖,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FRONT委任項目為藝術家提供了在超-局部和區域環境中參與更廣泛的社會議題的機會,通過重建、重新解讀,並提供當代政治辯論、歷史和審美形式的反抗,這些藝術家以象徵性的、個人的和詩意的方式塑造話語。」FRONT藝術總監Michelle Grabner說。
克利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由藝術家、策展人和學者組成的國際團隊共同開發,擁有克利夫蘭和俄亥俄州東北部的創造性資源,彙集了超過七十名跨媒介和學科、來自當地、本土與國際的藝術家。這一啟動項目的特色包括能夠在整個克利夫蘭地區激活獨特和實驗性空間的FRONT委任項目和展覽,聚焦旅遊景點、建築及承載著城市文化或政治意義的、與城市歷史和當下現實緊密相關的地點。在這些空間里,FRONT為當地、本土和國際藝術家創造和分享新作品提供展示的舞台,這些作品均深度關涉當下最重要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環境問題,以此豐富城市的身份認同,同時鼓勵居民和遊客對人與環境進行更廣泛的思考。
關於項目亮點——「一個美國城市」
首屆Front International克利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的項目亮點即主題是「一個美國城市」,但這並不意味著僅僅是對這個城市的展示,而是探索這座曾經因為工業而輝煌的城市在不斷的變遷和重建中經歷的故事,希望把克利夫蘭作為一個媒介,促使藝術家們去思考生活在一個城市的意義是什麼,以及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未來。此次三年展可以說是對克利夫蘭城市振興的慶祝和紀念,也由此對城市的歷史進行再思考。
美國圖書館
Yinka Shonibare MBE (RA),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
Yinka Shonibare MBE《美國圖書館》,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Yinka Shonibare MBE (RA) 的這一裝置與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合作,慶祝移民為這個國家帶來的豐富性。美國圖書館由大約六千本書組成,陳列在開放的書櫃里,每一本書都用彩色的非洲蠟布包裹,這是這位藝術家作品的突出特點。每一本書脊上都貼金,並印著美國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的名字,它們都是對一個特定的藝術、科學或美國文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或是一個移民異議者的名字。
重新審視的城市畫布
Julian Stanczak,克利夫蘭市中心
Julian Stanczak《重新審視的城市畫布》,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該項目重新審視了《城市畫布》,這是1973年至1974年進行的一項重要的公共藝術活動,克利夫蘭的著名藝術家們在克利夫蘭市中心的牆壁上畫上了彩色壁畫,包括已故的抽象畫家Julian Stanczak。作為對Stanczak的敬意,這個項目將復原他在Winton Manor的原址和第九街的壁畫。雖然最初的壁畫計劃是為了讓一個死氣沉沉的市中心變得活躍起來,但這一系列的戶外活動也在探索從抽象與消費文化之間的關係,從公共廣場到劇場廣場。更多的壁畫將使用增強的現實技術進行投影,讓遊客可以設想克利夫蘭市中心的城市景觀,以及FRONT的未來版本。
一個被刪除的顏色
Michael Rakowitz,SPACES(空間)
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以裝置和行為表演為主、長居芝加哥的藝術家Michael Rakowitz,將美國文化中的政治衝突問題提上檯面。他為FRONT製作的作品,名為「一個被刪除的顏色」,是一件涉及安全的權利反思的全市範圍內的藝術作品。在2014年一名警官射殺了12歲的 Tamir Rice之後,克利夫蘭被捲入了有關種族和警察暴行的全國對話。為了應對這一不公平的悲劇,Rakowitz設計了一個將克利夫蘭所有橙色的物體移除的大範圍的項目。從服裝、玩具、運動器材到家居用品,這些橙色物品將被記錄並顯示在SPACES,通過與凱斯西儲大學倫理學教授Beamer-Schneider合作,促使觀眾思考生活在一個安全權利被刪除的社會中的感覺。
魚的故事和彩票的海洋
Allan Sekula,William G. Mather鐵礦石船/大湖科學中心
Allan Sekula《魚的故事的彩票的海洋》,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William G. Mather成立於1925年,是一個跨越五大湖,在德盧斯、明尼蘇達州和克利夫蘭的鋼鐵廠之間,為Clevel and Cliffs鐵公司運送鐵礦石、煤炭和穀物的最先進的輪船。現在它已經退役了,停泊在大湖科學中心的伊利湖上。在FRONT項目中,它的載物艙將呈現由Allan Sekula(1951-2013)創作的集合了影像和攝影的裝置。這位著名的攝影師、電影製作人和作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把海洋作為一個可定義的主題,探討了資本主義對我們社會結構、工作場所和攝影本身的視覺語法的影響。
FRONT電影項目
變電站
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FRONT電影項目將在變電站的吊車廊內的一個特製的劇院中放映,呈現既有電影長度又有短形式的作品集。作品由一個活躍於畫廊和實驗電影空間的國際藝術家小組製作而成。精選的影片側重於探索全球城市中心的社會和經濟現實,包括來自工人階級和工業化、移民、全球貿易、公共空間私有化、無家可歸和住房的主題。紀錄片、幻想和個人小說模式都是由來自美國、拉丁美洲和亞洲的著名電影製作人參與的,他們以主題和背景來探索這座城市。
愛的故事
Candice Breitz,劇院廣場
Candice Breitz《愛的故事》,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這個由Candice Breitz製作的七頻道視頻裝置,問詢了人們產生共情的條件。在全球難民危機的背景下,這一工作演變為對六個逃離自己國家的人的採訪。在裝置的第一個空間里,從採訪中重新演繹的片段被編織成一個快節奏的蒙太奇,由好萊塢演員Alec Baldwin和Julianne Moore主演。在第二個空間中,只有通過第一個空間,最初版本的採訪以完整時長被投射。《愛的故事》將觀眾擱置在兩者之間,即在媒體匿名、報道第一手信息的個體,與一部以兩個演員作為可見性化身的、可訪問的戲劇之間,反映了在充斥著媒體的文化中, 虛構人物和名人的強烈身份認同,如平行世界般,冰冷地面對著那些面臨現實的困境。
溫柔將至的夜晚,黑色
Dawoud Bey,聖約翰聖公會教堂
Dawoud Bey寫真,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2017麥克阿瑟成員(MacArthur Fellow)Dawoud Bey創作了一系列的照片,喚起了人們想像中的逃亡黑奴穿越克利夫蘭和周邊地區到伊利湖的經歷,以及前往加拿大的船隻。在攝影作品中,Bey試圖重現在夜幕籠罩下穿越陌生城市和風景的經歷。作品布展在19世紀聖約翰聖公會教堂的一處地下鐵路,這個項目擴大了藝術家對歷史的持續興趣,尤其是這段可以與非裔美國人的歷史和經歷聯繫在一起,足以激發和具體化的當下瞬間。
揮發性微笑
Philip Vanderhyden,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
Philip Vanderhyden《揮發性微笑》,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Philip Vanderhyden在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富有歷史感的大堂里,創建了一個24頻的視頻動畫作品,並以監視器的形式展出。這些屏幕被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單一的無縫動畫,延至整個房間長度。以熟悉的動畫風格為靈感,拓展至有準-抽象的動畫效果的小片段。在該銀行宏大的古典建築風格的歷史背景下,這部作品通過賭場風格的自動售貨機圖像、好萊塢風格的災難序列和華爾街風格的「財務解說者」動畫,探索了美國金融系統的新敘事。Vanderhyden的開拓性的視頻技術將藝術家置於暢想繪畫經典媒介的行為和媒介新方式的最前沿。
關於「CHINA FOCUS中國日」
首屆Front International克利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在7月15日特別策划了「CHINA FOCUS中國日」,聚焦八位中國藝術家作品。
GIF
程然
中國當代藝術家,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他一般利用影片和錄像作為創作的媒介,表達個人的情緒和一系列關於人生的問題。這次三年展程然將帶來兩件作品,一件是2015年創作的電影《奇蹟尋蹤》,在觀看這個長達9小時的作品時所經歷的時間消耗,與這個曾經忙碌的工業城市之間形成一種快和慢的對比;另一件是新近創作的《狂人日記》,拍攝於紐約、香港和耶路撒冷。
程然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崔潔
她是一位非常年輕的女性畫家,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她的藝術創作是不斷在形式和內容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具象表現主義」是她在中國美術學院所學的繪畫觀念與方法。作為一位年輕和有想法的藝術家,崔潔的作品得到了來自各界的肯定,其作品在布拉格「第四屆布拉格雙年展」、北京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馬德里Tomas Y Valiente藝術中心等藝術機構都有展出。
崔潔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郝敬班
青年影像藝術家,畢業於倫敦大學。她將影像看作一種探索歷史敘事的手段,並圍繞圖像的生產機制展開實踐,揭示記憶與影像、事件與敘事之間錯綜的關係。通過長期觀察和體會她的拍攝對象和課題與拍攝對象進行深入的交流。她堅信創作者的投入並堅信影像介入、認識和描述現實的能力。
郝敬班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李景湖
當代藝術家,被稱為「那個把工廠廢品做成藝術品的人」。李景湖的作品多來源於生活,他以一種混合了幽默與平淡,直接與粗俗的矛盾方式嵌入生活和藝術兩個不同卻又相交的領域。從最細微處入手,揭示日常生活中「物」與人之關係的荒謬。這次他將選擇《白雲》參展,該作品的靈感來源於藝術家所生活的東莞這個城市。
李景湖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林科
青年藝術家,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曾獲2014年OCAT-皮埃爾·于貝爾獎和第九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大獎。他運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創作出帶有明顯網路時代特徵的藝術作品。本次三年展,林科將在克利夫蘭當代美術館展出的空間是一個樓梯空間,這個空間是由金屬切割出來的巨大的整體,他的作品會出現在樓梯空間的一樓到四樓。他將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這樣一個空間中試圖討論「通過終端掃描設備去觀看藝術作品的話,展覽空間的必要性是否還存在」這個話題。
林科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劉詩園
青年藝術家,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劉詩園在藝術實踐中一直在避免對於攝影與行為這兩種可能性的明確,也可以表達為避免「一句話」的簡單陳述,她是在實踐一個在這兩者邊界線模糊過程中的新的實踐語境。劉詩園同時一直在做對於圖像邊界線的表達與陳述,傳達的不僅僅是對於圖像本身內容的理解,是能達到對於圖像心理與圖像構成的探討,並且打破一種慣有的觀看規則。
劉詩園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陳天灼
青年藝術家,畢業於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和切爾西藝術學院。陳天灼的作品旨在構建一個虛擬的當代宗教體驗。陳天灼這次將第一次選擇以自己廠牌「Asian Dope Boys」的身份而非個人身份參與到三年展之中。他將在開幕式上做一個表演項目,一半是過往演出,一半是針對表演場地進行的半委約新創作。「我的表演場地有點類似於一個特別華麗的體育館和劇院之間,特別classic,但是我的演出又完全是另外一種相反的樣子,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結合。」
陳天灼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GIF
周滔
行為藝術家,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曾在麻省理工視覺藝術中心、三藩市和洛杉磯做過個人展覽。周滔2003年至今的創作,將「身體」作為創作中最重要的對象與方式,並以影像的面貌呈現著他對其狀態與範疇的持續探索。
周滔作品,圖片來源於FRONT官方
看了這麼多FRONT的精彩預告
你的心中是否已經有了答案?
是不是重新認識了這個美國城市?
小編期待你的評論喲~


TAG:天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