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商言商的柳傳志,能否摘掉聯想「賣國賊」的帽子

在商言商的柳傳志,能否摘掉聯想「賣國賊」的帽子

近日,聯想陷入了輿論的旋渦,這個旋渦不涉及財務問題,而是敏感的立場問題,它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這個帽子是沉重的,「搞不好,要掉了聯想的腦袋。」半退休後的聯想創始人,74歲的柳傳志終於坐不住了。5月16日上午,柳傳志與楊元慶和朱立南發表聯名信,《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

聯想官方聲明

曾經在商言商的柳傳志能夠打贏這場戰爭嗎?能否摘掉這頂帽子?恐怕僅靠在商言商是不行的。

聯想這頂「賣國賊」的帽子是輿論編製的,柳傳志們面對的是由民族主義情緒構成的網路環境。

網上傳言,在3GPP舉辦的有關5G標準的表決會上,聯想集團針對中國企業提出的5G標準短碼方案選擇了棄權,這使聯想選擇站隊美國晶元企業高通,放棄了對中國企業華為的支持,最終導致華為以微弱優勢輸了。

聯想集團對事情進行了澄清,在里斯本的會議上,聯想基於自身技術和專利儲備的考慮,將贊成票投給了由三星牽頭的方案。但是對會議結果並沒有起到作用。事後,華為出面澄清,聯想投了華為一票,使其成為5G標準的一部分。

企業經營屬於自主行為,即使聯想將贊成票投給高通又如何?通信行業人士表示,高通在5G領域專利積累多,產業相對成熟。華為之所以受到業界關注,是因為業界擔心高通在5G時代,利用自己雄厚的儲備,延續專利優勢,繼續製造高昂的「高通稅」,所以選擇技術相對成熟的華為與高通共同制定標準,避免一家獨大。

但是,這都是發生在兩年前的陳年舊事,為何最近又被翻出來了?

貿易戰背景下的企業

2018年的焦點是中美貿易摩擦,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興通訊又受到了美國商務部市場最嚴厲制裁,制裁的核心則是中興乃至中國的要害——晶元,而晶元掌握在美國企業高通的手中。一切似乎就聯繫起來了,在這場貿易戰的核心之中涉及到兩家企業,華為和高通,他們在5G標準上也存在著競爭。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兩家企業的競爭會被人當做是國家競爭的一部分,當然這必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柳傳志認為,這是搞垮聯想的陰謀。其實,這可能是陰謀,也可能是一種必然。

世界上歷次貿易摩擦除了經濟地位變化的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與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蔓延有很大的關係。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也正是對這種民族主義的巧妙利用,民族主義往往同愛國聯繫起來,但是更容易走向極端和狹隘,這時候的民族主義情緒必然會衝擊企業乃至個人的權力和利益。

當年的釣魚島事件殃及了國內許多日本車車主,現在的中美貿易戰會不會殃及美國車主?在民族主義面前幾乎沒有企業和個人能夠不受波及。

聯想是一家誕生在北京的企業,也是誕生在體制內的企業。柳傳志作為企業創始人有著足夠的政治敏感性,正是這份敏感性使他提出了「在商言商」的論調。

早在2013年6月,柳傳志一句「在商言商」激起了許多企業家的不滿,因為當時企業家的社會影響力在不斷擴大,這一群體的政治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柳傳志的話明顯是反潮流的,中國商界第一高端人脈深度社交平台正和島總裁發了一個短文,說「柳總說從現在起我們要在商言商,以後的聚會我們只講商業不談政治,在當前的政經環境下做好商業是我們的本分。」導致了許多企業家退出了正和島。2013年6月份,柳傳志在《北京晚報》回應了「在商言商」的言論,他說:「在商言商是說作為企業家,我們更多的是要做實事,比如把企業做得更大、招收更多僱員為社會解決就業、讓僱員享受更好的待遇、將社會風氣帶動得更好,不是逃避社會責任。」

現在看來,柳傳志確實具有敏銳和預見性的政治敏感性。但是,他似乎忽略了,企業做大之後,他就不僅是商業的一部分,還是政治的一部分。在聯想走出國門的那一刻起,聯想集團不僅是中國商業政治的一部分,甚至還是世界商業政治的一部分。聯想甚至還是這種政治的受益者,當年聯想收購IBM電腦業務,被國內媒體大肆渲染為「蛇吞象」,一股民族自豪被推動起來,也推動了聯想業務的發展。

聯想作為曾經的受益者,現在又被同樣的事物反噬。「賣國賊」這頂帽子有點重、又有點虛無縹緲。既然柳傳志都被激動起來,看來這頂帽子不好摘。

柳傳志出山了,但是如果他堅持「在商言商」的特點,這頂帽子是摘不掉的。因為這頂帽子是充滿民族主義情緒的網路,在恰當的時候送給聯想的。

在商言商的柳傳志與聯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散人陳傑 的精彩文章:

有人問中國房價會跌倒什麼程度?

TAG:散人陳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