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去世後,百姓要為他立廟,劉禪卻不答應,原因很簡單

諸葛亮去世後,百姓要為他立廟,劉禪卻不答應,原因很簡單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因為過於操勞而病重,最後亡於五丈原。諸葛亮一生為劉備父子鞠躬盡瘁,是兩千年來帝王推崇的典範。然而,諸葛亮去世後,百姓要為他立廟,劉禪卻不答應。

《三國志》記載: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

短短的一句話,許多人會理解為劉禪討厭諸葛亮,因為自己常年被架空。事實上並非如此,諸葛亮死後,劉禪基本上按照他生前交代的,讓推薦之人掌握蜀漢大權。

而且,劉禪對諸葛亮一家頗有關照,不僅將公主嫁給了諸葛瞻,後來蜀漢生死關頭,還將留守的全部兵力交託給諸葛瞻。那麼,劉禪為何不準百姓為諸葛亮立廟呢?原因有兩點。

1.不符合禮制。平民老百姓不懂,以為只要是有功大臣就都應該立廟,實際上並非如此。《周禮》記載: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通典》記載:漢制,祭功臣於庭。生時侍宴於堂,死則降在庭位,與士庶為列。所以,諸葛亮只能以功臣的身份,配食劉備。

2.立廟地址不恰當。老百姓和下級官員認為可以在成都為諸葛亮立廟,是因為他們不熟悉宗廟禮制。劉備的廟已經立在成都,如果諸葛亮也同樣在這裡立廟,就有侵逼主君之意。劉禪作為帝王,身邊有這類懂得禮法的人,不可能犯這種錯誤,因此否決了此事。

諸葛亮去世後的二十九年里,劉禪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此事一拖再拖。可是民間要求為諸葛亮立廟之聲從未中斷,百姓見官方沒有行動,因此私自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祭祀諸葛亮的儀式。可能是有感此事不解決是不行了,於是提出「立廟沔陽、斷其私祀」的方法,爭論多年之事才得以平息。

其實,這個方法也不完全正確,為臣子單獨立廟有違禮制。但是這種方法控制了各地私祀的問題,也讓諸葛亮的親族得到了安慰,總的來說,也算是順利解決了立廟之事。

參考文獻:《三國志》、《周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分鐘讀懂,戰國230年的六個階段
戰國最狂妄的騙子,哄得七雄團團轉,最後還能善終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