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拍明朝一品大官蝸居 清貧廉潔當年連皇帝都驚呆了

實拍明朝一品大官蝸居 清貧廉潔當年連皇帝都驚呆了

在浙江杭州市上城區祠堂巷42號,有座不起眼的小房子,說起他的主人,在歷史上可是赫赫有名,他就是組織了京師保衛戰,拯救了千萬黎民百姓的明朝重臣——于謙。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清官、民族英雄。于謙曾巡按江西,巡撫豫晉,政績卓著,被譽為「於清天」。正統十四年(1449)瓦剌入侵,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明王朝危在旦夕。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尚書,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政治主張,力阻南遷,成功組織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後加少保(從一品),總督軍務。

後來明英宗被瓦剌釋放歸來,于謙遭冤殺。當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北京的家裡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可以說家徒四壁。一個從一品的大官家裡竟然如此窮困,這不但令抄家的人驚呆了,也讓明英宗朱祁鎮很震驚。于謙的清明廉潔由此可見一斑。

于謙在杭州老家的故居位於祠堂巷,是一處粉牆黛瓦,具有明代建築風格的院落。近人鍾毓龍《說杭州》中記載:「祠堂巷北通太平坊巷,南出河坊巷,東由高銀巷出太平坊。宋時名出南街。明於忠肅公謙之宅在此。」

故居一進有井一口,一面靠牆,三面由石欄杆圍住。當年于謙在這裡汲水,井圈內壁繩痕還在。井邊有一間十餘平方米的起居室,于謙在這裡起居,在井邊洗漱後開始一天的晨讀。

于謙15歲考中秀才,16歲起就讀於吳山三茅觀,寫下了千古名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詩成為他一生為人的寫照。

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于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于謙故居忠肅堂後是個小園,靜穆得彷彿能聽到池中的天光雲影。明成化二年(1466),于謙案昭雪,杭州故宅改建為憐忠祠,以資紀念。如今,故居的忠肅堂、思賢庭、古井已照原貌修繕一新,陳列于謙生平事迹。相比歷史上一些達官貴人的豪宅,于謙的故居堪稱「蝸居」。方寸雖小天地寬,在這片狹小的空間,人們更加能夠感受到于謙的錚錚鐵骨與碧血丹心。(圖文:三日/路邊新鮮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邊新鮮事 的精彩文章:

西湖邊年輕家長「神器」溜娃 再也不怕弄丟了
西湖邊的那些低調超級豪宅,肯花1個億都買不到,有的可以免費參觀

TAG:路邊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