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教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VR看房、VR講房、VR帶看是貝殼找房上VR系三大核心功能。到2018年底,我們將實現全國30多個城市、70萬套二手和租房房源、3500個新房樓盤的VR呈現,這將是VR三維重建技術在中國不動產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鳥哥

4月27日,貝殼找房如視事業部的VR看房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惠新宸(鳥哥)介紹了貝殼如視團隊自主研發的VR看房,這是國內首次在不動產領域大規模應用三維實景和虛擬現實技術。

正因為是首次,產品的擴展性及不確定性給了研發團隊更多自由想像的空間,同時也帶來很多從未遇過的問題。於是,我們找到了負責將VR看房呈現到大家眼前的「教主」的楊永林

楊永林(教主)

2015年底加入鏈家任鏈家網前端總架構師,2017年11月調至如視軟體工程部參與VR看房項目。

在VR看房項目中,我主要做的是工程部分,將硬體團隊和演算法團隊的產出變成一套業務流程將結果展示給用戶。你可以理解為肉眼能看到的東西,比如,標籤、標尺、展示優化以及在各個客戶端app上傳播……這些都是我們做的。

我們的VR看房是什麼?

VR看房是通過VR(Virtual Reality 虛擬現實)技術讓客戶看到房子的戶型和內部細節,實現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限制的看房。

以前市面上的線上看房產品,僅有一套房子的全景圖,並不能稱之為真正的VR看房。我們的VR看房不但能看房,還有VR講房和VR帶看,讓用戶擁有沉浸式、互動性、實時性的VR看房體驗。

1

沉浸式

VR看房的虛擬現實技術讓用戶可以從房間中的一個點慢慢移動到另一個點,實現多角度看房,給用戶帶來身臨其境的看房感受。再配上專業經紀人的VR講房,讓用戶通過影像形式了解房源。

2

互動性、實時性

用戶與經紀人能夠實時互動。VR帶看結合客戶端的IM即時通訊產品,使用戶與經紀人能夠在虛擬房間中同時移動,看到相同的房源畫面;通過語音的方式,經紀人也能及時解答客戶的各種疑問。

一套VR看房如何產出?

教主團隊需要服務7個業務方,包括二手房、新房、租賃、旅居、海外、德佑、百川,每個業務方具體的操作流程不一樣,目前業務量最大的是二手房。那麼以二手房為例,一套二手房的VR看房是如何實現的呢?

1

經紀人LINK下單

一套房源錄入到後台後,經紀人(一般為房源維護人)會在LINK中預約實勘。

2

攝影師拍攝

每一個區域都有對應的實勘攝影師,如果是拍攝VR的攝影師,他就會根據VR看房拍攝的標準流程,使用自主研發的掃描設備對房源進行掃描拍攝並將數據上傳至相應的伺服器上。

3

原素材優化處理生成模型

通過演算法對原數據進行優化處理,包括缺失信息補全、錯誤信息矯正、將標註信息反映到模型上等,做完這些操作就會生成一個三維模型和全景圖片。

4

人工標註

在基礎三維數據上做人工標註,比如,匹配上戶型圖、添加戶型分析信息、做截圖操作提供圖片傳播資料、給隱私信息打上馬賽克等。

5

人工審核

一套VR看房處理完成後會先進行展示,如果用戶有問題反饋或者審核團隊發現問題,就可以要求駁回展示。

6

功能添加

在VR看房場景中打上經紀人的標籤、添加講房及帶看等功能。

教主回憶道:「2018年2月28日VR看房功能上線,3月15日正式開始拍攝,3月已經覆蓋了成都10%的房源,到4月底一共拍攝了一萬多套房源。

▲VR看房

未知是最大的困難

在整個VR看房技術研發的過程中,教主團隊遇到了太多的難題,但「未知」才是最大的困難。

「很多開發者的常態是在一個已有的、成型的業務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創新,有可參考的產品。但VR看房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先例,很多功能我們不知道有沒有人實現過。在這個過程中出現過什麼問題、會出現什麼問題都是未知的,只有開發到了那個節點才發現還有這樣一個問題。這是我們做這件事的時候比較困難的,但也正因為這些未知,才有這些人樂意去做這件事,樂意去解決未知的問題。」對於VR看房的難點教主這樣說道。

1

找到核心價值

教主說:「面對整個行業里沒有做過的產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能自己想辦法把這些事情做得靠譜,做得有價值。」

在產品層面,團隊沒有可借鑒的產品,當時思考的主要是產品的功能是否有價值。VR看房能給業務帶來什麼?是否是解決了痛點?能否實現多贏?然後思考的是這些價值體現在哪?如何表達?切入點有哪些?從哪個點切入是多方容易接受的?所以,最終產品看起來像是虛擬一個線下的看房場景,但思考的過程是價值導向的。

教主分析說:「首先,我們生成了房源的三維模型和全景圖,並在看房場景中打上了標籤,增加經紀人的頭像、聯繫方式等。後來我們想到,既然有了對房源全量信息展示的空間,房間任何一個角度的畫面都有,那麼就可以介紹這個房子,於是有了聲音與畫面同步的VR講房。經紀人跟用戶之間經常需要互動,不止經紀人自己說,還希望能得到用戶的反饋,用戶能提問經紀人能回答,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想能否讓用戶和經紀人同時看一套房,所有就有了VR帶看。」

2

實戰積累 合理預判

在VR看房產品的研發中,對細節的把握和對效果的檢測比較重要。

首先,要知道所有的產品細節是否能實現。因為功能之間是緊密聯繫的,如果有一個功能點無法實現,整個技術方案就要修改。

其次,產品功能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於沒有先例,教主團隊甚至沒有任何可參考的先驗數據,而數據有問題時,無法得知具體是哪個因素引起的,這時就考驗團隊的經驗與能力了。

要掌控以上兩點,要求工程師們有過硬的實戰經驗,對產品整體規划進行合理的預判。教主認為面對未知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經驗部分固化:「拆解整個項目,把自身經驗驗證過的部分固化下來,變成常量,減少其帶來的不確定性。比如,我們用的架構方案都是自身最熟悉最拿手的,以此來減少問題。

3

擁抱變化 快速迭代

「變」是教主一直以來在架構設計上的原則,他曾說過:「可變化的代碼才是有生命力的代碼,在架構設計上我也會趨向於讓項目的代碼可以一點一點的變化演進,而不是一言不合就重構。」

架構設計要能「變」,開發中遇到問題也要能「變」。教主說:「因為未知太多,所以要多做預案,做最壞打算。實際上我們的產品有最基礎的功能版本,會思考如果某些不確定點出現問題,怎麼降級產品功能。對於項目關鍵點我們會嘗試各種手段攻破,盡量不修改主開發路線。當然定方案前的調研也是少不了的,做到起碼心裡有八分譜。」

· VR講房錄音

做VR講房時,教主團隊原本想在網頁里做錄音,但是發現蘋果機型無法使用網頁訪問麥克風,最後改成客戶端提供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這時就需要快速的修改方案,從不依賴客戶端發版變成了依賴客戶端發版。

· VR講房錄屏

在設計VR講房錄屏時,最開始參考了遊戲上的錄屏功能:一局遊戲可以通過錄屏的方式保存下來,後期隨時播放。VR講房和遊戲錄屏看起來很像,但實際開發中卻發現了問題。遊戲版本往往是經過很多內測,產品非常完備後才對外發布的,一個版本可能會使用幾年。比如CS,版本升級後操作有變化,之前的錄屏可能就無法播放了。

「這對於遊戲來說可能不是大問題,但是對於我們的產品卻是致命的。」教主分析道:「我們的業務是需要持續升級迭代的,VR講房不是一個快照,不應該是一個包袱,不能一次升級後所有的VR講房都不能使用了。應該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不影響產品整體升級,並且還具備一定的擴展性。」

· VR帶看

規劃VR帶看之初,團隊想的很簡單,只要建立一個虛擬空間,經紀人與用戶進入就可以進行互動。在實際開發中遇到特別麻煩的問題:怎麼確保經紀人與用戶進入的是同一個房間?比如,經紀人從IM給用戶發起了領秀新矽谷一套房源的VR帶看,進入虛擬房間後發現用戶沒有進入,於是又給用戶發了一條鏈接,此時就有了兩條鏈接。如果經紀人進了第一個鏈接的虛擬房間,用戶進了第二個鏈接的虛擬房間,那麼他們永遠都不可能進入同一個虛擬房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主團隊迅速轉變思路,將虛擬的帶看房間與房源、經紀人、用戶的ID綁定,只要進入這個房間,雙方就能建立連接。

▲如視產品技術團隊

貝殼的工程師不止有超強的邏輯,還有超強的應變能力和「比心還大」的腦洞。產品開發過程中,針對一個技術點,大家會給出多種解決方案,然後從邏輯上、場景上分析每個方案的優劣,選擇一個方案快速去試,如果試出問題就迅速更換方案。每個工程師都有對自己方案的堅持,而「互懟」也成了常態,「懟」出來的解決方案才能更完美的解決問題。

自動標尺、打標籤……每一個技術點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教主團隊依靠超強的應變能力,打敗通往勝利道路上的小怪獸和大boss,一關一關升級前進。

目前我們上線了兩個版本——基礎版本和帶看版本。產品上線只是從0到1的過程,未來還有更多功能需要去實現,很多細節需要去打磨精細。」教主說,「比如經紀人端的優化、攝影師效率的提高、交互細節的優化等,雖然不會有肉眼所見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一定會讓產品的體驗越來越好。」

5個客戶端、7條業務線、樓盤字典、IM團隊……VR看房的上線是公司多個團隊合作的產物。教主團隊要跟很多團隊對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幫助,也產生過摩擦,但大家都有統一的目的地,到達讓所有的過程都成為美麗的風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曾經的窮小伙,如今是日本首富,勵志「造服於人」
100個常見榫卯連接方法圖解大全木工必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