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耶路撒冷憶事——帶你三分鐘看完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耶路撒冷憶事——帶你三分鐘看完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寫在前面:儘管我是歷史曾經考過滿分的歷史課代表,但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還是又重讀了一遍耶路撒冷歷史。本文所有材料均基於歷史史實,部分文字材料來源於西蒙所著《耶路撒冷三千年》,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請讀者指正,本文不包含任何的主觀觀點。

一、源起

1,耶路撒冷的地理位置:

耶路撒冷位於近東黎凡特地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於猶大山地,介於地中海與死海之間。(圖片來自網路)

2、猶太人進耶路撒冷:

據《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記載,希伯來人的始祖是亞伯蘭——書上帝還把他的名字改為「眾族之父」——亞伯拉罕。在旅行的過程中,亞伯拉罕受到薩勒姆的祭司國王麥基洗德的歡迎,麥基洗德以至高真神伊利昂的名義歡迎亞伯拉罕的到來。這是《聖經》中第一次提到這個城市,這意味著耶路撒冷已經是一個由祭司王統治的迦南聖地。後來,上帝命令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地」的一座山上——摩利亞山,即耶路撒冷的聖殿山——拿他的兒子以撒獻祭,以測試亞伯拉罕的忠誠。亞伯拉罕的無賴孫子雅各通過耍手段奪得了繼承權,但在同一個陌生人的摔跤比賽中拯救了自己,這個陌生人就是上帝,他的新名字「以色列」——「與神角力之人」由此而來。猶太民族正是起源於此。

此後,猶太民族在耶路撒冷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大衛王在此建立了自己的王城,他的兒子,所羅門王在王城的衛城內建造了金碧輝煌的為上帝提供住所的『上帝之家』,也就是後世被猶太教徒奉為朝聖之所的『聖殿』。(聖殿於公元前500年左右被來自波斯的君王大流士修復擴建,公元前20年前後來自羅馬的希律王重修了規模更加宏大的聖殿。)

自此,猶太民族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起源之地,也為他們幾千年來在這片土地上曲折起伏的經歷拉開了序幕。

3、耶穌基督!

公元20年前後,因表兄被希律王朝的安提帕斯殺死,耶穌為躲避危險,來到沙漠,他經常到耶路撒冷城,學習猶太《聖經》,同時也開始自己的佈道,吸引了很多信徒。

由於 耶穌在佈道中提到耶路撒冷的末日,殘酷的當權者會被懲罰跌入地獄,上帝將在耶路撒冷建立一個彌賽亞的王國的說法,引起了民眾的恐慌和當權者極度的不安,當權者決定獻祭耶穌,以避免國家的滅亡,而耶穌的門徒猶大在那時背叛了他,導致耶穌被警衛抓住。

公元33年4月3日星期五,耶穌在接受了殘酷的審判後,在耶路撒冷城附近的一個場所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史稱『耶穌受難』。公元60年左右,耶穌的信徒保羅將福音傳播給非猶太人,此後逐漸形成了以《新約》為基礎的基督教,因此,耶路撒冷也成為了基督教的重要的聖地之一。

4、先知

公元600年左右,出生在麥加的阿拉伯人穆罕默德,以其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華,在當地的阿拉伯人間樹立了威信。穆罕默德喜歡思考 ,他對基督教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當妻子和叔父去世之後,穆罕默德遭到了麥加城中富裕階層的反對,麥加人意圖謀害默罕默德。不過,來自葉斯里卜的一群人剛好與他取得聯絡。葉斯里卜位於麥加北部,是猶太人部族建立的一個綠洲,同時是異教的手藝人和農民的聚居之處。於是,穆罕默德和忠誠的信徒們一起移居到葉斯里卜。之後,這個地方被稱為「聖城麥地那」。在麥地那,穆罕默德將他的第一批信徒和新的追隨者以及他們的猶太同伴融合,建立了一個新的團體——烏瑪(umma)。這是公元622年,伊斯蘭曆的起始之年。

穆罕默德定居麥地那之後,和當地的猶太人信眾一起建立了第一座清真寺同時決定將耶路撒冷聖殿作為最初的禮拜方向。他在周五(猶太人的安息日)日落的時候禮拜,在贖罪日齋戒,禁止吃豬肉,並施行割禮。

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了自己的小國家,在與麥加人交戰的時候,為應對麥地那人的背叛,他驅逐了猶太人。公元630年,穆罕默德最終佔領麥加,並通過強制改宗和武力在阿拉伯地區傳播他的一神教。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繼承了他的領導地位,他有能力平定阿拉伯地區。隨後,伯克爾將目標轉向了拜占庭和波斯帝國。在穆斯林看來,這兩個國家是短命、罪惡和腐敗墮落的國家。於是,穆斯林的領袖派遣了駱駝騎兵去襲擊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地區。

在宗教政治處突,以及國家利益衝突的多重因素影響下,在這之後的千年時間裡,耶路撒冷地區戰爭不斷,歐洲人,德國人,阿拉伯人輪番佔領耶路撒冷。

二、復國

1、赫茨爾

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是維也納的文學批評家。1895年,在巴黎報道德雷福斯事件中,一個無辜的猶太軍官被判為德國間諜,赫茨爾親眼目睹了巴黎暴民在法國這個猶太人已經獲得解放的國度里尖叫著喊道「處死這個猶太人」的情景。這使他更加確信對猶太人的同化不僅失敗了,而且激起了更強烈的反猶情緒。赫茨爾的結論是,沒有自己的家園,猶太人就永遠也不會安全。

1898年,在進行了很長時間的運作之後,赫茨爾終於在耶路撒冷麵見了德國皇帝,提出了自己想要在耶路撒冷建立猶太國家的計劃,由於皇帝不喜歡猶太人,所以對他的想法不置可否。

彼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已經很多,導致了巴勒斯坦國內對這種情況的不安,而隨著世界其他國家反猶太人的情緒高漲,赫爾茨只能轉向諸如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樣的猶太企業家尋求幫助。

儘管赫茨爾未能成功爭取到皇帝和蘇丹的支持,他的猶太復國主義思想卻成功激勵了俄國那些備受迫害的猶太人,尤其是普朗斯克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出生的孩子——戴維·格魯恩。

2、血與火的耶路撒冷

戴維·格魯恩將大量俄國人帶進耶路撒冷,引起阿拉伯人的反感,進而引發衝突,隨後,覬覦耶路撒冷的西方人也進來攪局,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是在這個沙漠地帶掀起新一輪的戰爭風暴。

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戰爭,1948年5月14日下午4點,猶太代辦處主席戴維·本-古里安本-古里安站在赫茨爾的肖像下向二百五十名聽眾宣布:「我將宣讀建國宣言……」經過協商『以色列』成為了這個猶太國家的名字「以色列之地,」他宣讀,「是猶太民族的誕生之地。」

三、耶路撒冷何去何從

公元上午11時15分,受到支持泛阿拉伯化,支持巴勒斯坦襲擊以色列的阿拉伯政治家納賽爾的影響,約旦炮兵部隊向猶太人的耶路撒冷密集發射了六千枚炮彈,揭開了阿拉伯復仇戰爭的序幕,然而就在同年的6月5日,以色列贏得了這場戰爭,納賽爾辭去了埃及總統職務,巴勒斯坦也失去對耶路撒冷的控制。

後記:耶路撒冷,有著極為特殊的地緣政治和宗教政治的影響力,幾千年來,猶太人,基督教徒,阿拉伯人,從未停止對耶路撒冷的爭奪,時至今日也未能塵埃落定,只是,耶路撒冷誕生了無數的英雄,也製造了無數的鮮血和眼淚,如果把耶路撒冷比喻成一位飽經風霜的聖人,那不知道她看著這幾千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會作何感想?善良,包容,和平,才是人類社會的唯一出路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妮妮和光 的精彩文章:

TAG:妮妮和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