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世界博物館日:一批珍貴文物首次亮相我市

世界博物館日:一批珍貴文物首次亮相我市

2018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江蘇省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徐州博物館舉行,同期舉辦的"古俑煥彩--徐州博物館館藏曆代陶俑特展""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徐州淪陷80周年文獻特展"向觀眾開放。在陶俑特展的展廳內,一些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陶俑,首次亮相徐州,一起去看一下。

東甸子北朝墓出土的北齊俑、花馬庄出土的唐代三彩俑、動物俑、鎮墓獸,館藏的元代黑陶官吏俑、明代綠釉儀仗俑栩栩如生、憨態可掬,這些珍貴文物都是首次公開對外展出。這其中,徐州楚王山宋墓出土的陶卧嫗俑為宋代肖窯的代表作品,白色瓷土捏塑。

老嫗側卧榻上,身覆薄衾,面部皺紋清晰,眼袋下垂,睡態安詳。做工精緻大氣,實屬罕見。

陶俑,指用陶土製作的各種人俑和動物俑形象,是中國古代殉葬明器的重要內容。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有"東方維納斯"之稱的漢景帝陽陵"裸體"俑、美輪美奐的唐代三彩俑等都已成為時代的永恆記憶,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而在徐州博物館藏品體系和展覽體系中,陶俑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於考古發掘,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時代序列,包括兩漢、北朝、隋唐、元、明等多個時期。

這些陶俑中,獅子山的兵馬俑、馱籃山的樂舞俑、北洞山的彩繪儀衛俑早已名聞遐邇,成為徐州漢文化的重要代表文物;東甸子的北朝俑、花馬庄的唐代三彩俑別具一格,有濃郁的文化交融和地域文化特色;館內舊藏的元代黑陶官吏俑、明代綠釉儀仗俑則栩栩如生。透物見人,通過陶俑也可以重現古人的想法與內涵,感受文物的魅力。"千秋萬歲"俑就體現了古代君主期望得到飛天的美好幻想。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在我們徐州北郊茅村鎮花馬庄唐代墓葬裡面挖掘的,在神話傳說當中,它被刻畫成了一個人的臉,拖了一個長長的鳥尾巴,還有一個像馬蹄子或牛蹄子一樣的足,這個俑,男性的叫做萬歲,女性的叫做千秋,故稱為千秋萬歲俑,放在墓葬中主要是希望墓主人在死後能夠長出翅膀飛上天,能夠早日升天的這樣一種美好的願望。

無線徐州全媒體記者 曹廣可 李冠男

編輯 王晨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線徐州 的精彩文章:

她是無數徐州人的年少回憶,見證了徐州三代人的青春!可你知道她如今的模樣嗎?
莫讓「春日游」成了「春日憂」

TAG:無線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