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師長、副軍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司令,全都是中將銜,國軍中將為何這麼多?

師長、副軍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司令,全都是中將銜,國軍中將為何這麼多?

在《亮劍》中,楚雲飛當了7年的上校團長,1945年358團接受擴編,楚雲飛也晉陞為少將師長。淮海戰役中,楚雲飛身負重傷,康復後晉陞25軍軍長。去了台灣後,楚雲飛又被調任為金門防衛副司令,與駐守在福建的李雲龍對抗,小說的最後,楚雲飛已是中將。

從抗戰時期開始,國軍的將官體系就比較混亂,出現過師長、副軍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司令都是中將銜的情況,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國軍的中將會這麼多呢?

之所以會這樣,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國軍的軍銜制度是向德軍學習的,因為德國的軍事實力確實很強,而且抗戰初期國軍與德軍的往來較多,直到後來德國為了讓日本出兵蘇聯,才中斷了往來。德軍將官序列比較清晰,少將旅長、中將師長、上將軍長、大將兵團司令,等級分明,不存在混亂的情況。

而國軍的情況又與德軍不同,國軍沒有大將,只有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少將、中將的授予管得比較松,而上將的晉陞非常難,這就造成大部分將官一直被卡在中將,使得中將群體的規模一直在擴大。比如淮海戰役的剿總副司令杜聿明,也只是中將銜。

馬歇爾來為國共內戰進行調停時,其中一個要求就是雙方要嚴格規定編製,限制軍隊的快速擴張。國軍為了多保留一些實力,就把軍改為了整編師,師改為整編旅,兵力、裝備水平不變,只是名字變了。比如張靈甫,他在1941年晉陞少將師長,後來接管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嚴格意義上張靈甫指揮的是一個軍的兵力,但他的軍職是師長,中將銜。

還有孫立人將軍,他率軍在印度作戰時,就已經是中將軍長了。後來解放戰爭中擔任台灣防衛司令,依舊是中將。一直到1951年接任陸軍總司令兼台灣防衛總司令,這才晉陞為二級上將。國軍的上將除了要看能力,還得看資歷,如果資歷不夠,那就只能在中將這一級「熬資歷」,一直到符合晉陞上將的標準。

延伸閱讀

廠長李雲龍帶走200套軍裝,抗戰時期200套對後勤來說多嗎?張部長為何總惦記著?

京師周邊有7.1萬軍隊,康熙晚年,四爺雍正控制了其中的多少?

楚雲飛從排長到團長用了10年,晉陞速度在國軍里算快嗎?有人從排長到團長只花了2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亮劍里最被低估的八路軍軍官,處處都被李雲龍比下去,但卻比李雲龍更早當上軍長
無數窮人想把孩子送進宮裡當太監,在清朝,太監一年到底能賺多少錢?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