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走近中醫:張仲景教你飲食養生之道

走近中醫:張仲景教你飲食養生之道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的本能。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吃的學問已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學者鄭重指出,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學會科學地吃,以至因為不會吃而嚴重損害了健康。

在現代社會,飲食養生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從全球範圍看,到21世紀,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導致的疾病將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中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例如,高熱量攝入、脂肪過剩、煙酒過量等等,導致多種富裕病的廣泛發生,如心腦血管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故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非常必要。

隨著人類科學文明的發展,許多國家已經把對民眾實行飲食營養指導,採取立法、制定政策、培養飲食營養人才、加深營養科學研究等列為加強國民健康的重要措施。飲食科學化是一項強國強民的工作,以科學的營養知識指導人們的飲食生活,已經成為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的食療,源遠流長,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逐步積累形成的。

食療在我們的日常保健與疾病治療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可補益身體,又免藥石之苦,還可以避免因輕易用藥,大劑量用藥所帶來的毒副作用。仲景在《傷寒論》中採用了不少食物,書中提到的用於治療心腹血虛寒痛的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就是一首典型的食療處方;而唐代藥王孫思邈則在《千金走方》中列食療專篇,首用豬肝治療夜盲,建立了以臟補髒的原則。他還引用扁鵲語:三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藉以說明食療的重要性。

現在談飲食營養當然已不是三高,而是注意三點:多樣( Variety),平衡(Balance),適度(Moderation)。這種平衡飲食觀有很高的實用價值。仲景的養生方法就充分體現出這種思想。具體地講:

五穀為養,是指黍、秫、菽、麥、稻等穀物、豆類作為養育人體的主食。

五果為助,是指棗、李、杏、栗、桃等水果和乾果。在這裡泛制指水果和瓜果食品。是平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食品。

五畜為益,是指牛、犬、羊、豬、雞等禽畜肉食,在這裡泛指肉食類及海產品。這些三高食品是人體生長、修復組織及增強抗病能力的重要營養物質。

五菜為充,是指葵、韭、薤、藿、蔥等,這裡泛指植物蔬菜類,蔬菜類食物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纖維素等,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輔助食品。具有增強食慾、幫助消化和補充營養的作用,又有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和防腸癌的作用。

飲食要因人制宜,若得宜則益體。與具體的身體狀況相宜的飲食便對身體有益。得宜的飲食人人不同,不可整齊劃一,不可用一種模式定天下人飲食。茲將仲景論飲食要與身體狀況相適應的條文彙集於此,並簡要釋之:

羊肉,有宿熱者,不可食之

[注]羊肉性溫。若人體素有內熱者,不可食羊肉,食之內熱必增。

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終生不愈

[注]古人認為腹中有積聚寒熱者,若食熊肉,其病將終生不愈,不知是何道理。但是,從愛護野生動物的角度講,是不應當傷害這種保護動物的。

扁豆,寒熱者不可食之

[注]寒熱者,外感病而見惡寒發熱。按照《醫宗金鑒》的觀點,扁豆性滯而補,若寒熱病患者食之,邪滯於內而不得散,病難痊癒,故不得食之。今寒熱病多不禁食扁豆。驟難辨孰是孰非。

時病差未健,食生菜,手足必腫

[注]時病指外感傷寒熱病,古稱大病。差,痊癒。大病初瘥,身體未完全康健,脾胃之氣尚弱,若食生菜,其寒涼之性必致脾胃氣傷,脾失運化,水濕聚積,手足腫脹即有可能。

病人不可食胡荽及黃花菜

[注]芫荽辛散,且不易消化,故患病之人,不可多食芫荽,否則易致舊病發。黃花菜亦然。更多資訊請關注「康盛好方」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輕視胃反酸,後果很嚴重
躺著養生的秘訣,你知道嗎?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