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一首最有爭議的詞,其中一種觀點涉及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蘇軾一首最有爭議的詞,其中一種觀點涉及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我們之所以喜歡詩詞,是因為詩詞具有無窮的魅力。其表現之一,在於詩詞的多義性。有的詩詞主題是確定的,意義是單一的;有的詩詞主題具有不確定性,或是因為時間的久遠,或是因為詩意的朦朧,我們無法把握其主題,因此就具有了多義性。而這樣的詩詞更增加了美感,更具有迷人的魅力。眾所周知,李商隱的《錦瑟》一詩就具有這樣的魅力。北宋大文豪蘇軾流傳下來的詩詞,多數主題是確定的、單一的,但也有少數是不確定的,所以,時至今日人們仍在爭論、探討。其中,《卜運算元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一詞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堪比李商隱的《錦瑟》詩。

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缺月掛疏桐

這首詞的字面意思大概是這樣的:彎彎的月亮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正是夜闌人靜的時候,漏壺的水已經滴光了。有誰見到幽人獨自往來,彷彿天邊孤雁縹緲的身影。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驚嚇,驟然飛起,並頻頻回頭,卻總是無人理解它內心的無限幽恨。它不斷於寒冷的樹枝間逡巡,然而不肯棲息於任何一棵樹上,最後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時的作品。有觀點認為,蘇軾雖然表面是樂觀曠達的,但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詞人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誰見幽人獨往來

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渲染了一種孤高清幽的境界,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接下來的兩句,「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萬物入夢的此刻,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隻孤單飛過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

飄渺孤鴻影

下闋,詞人把鴻與人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獨的時候,總會四顧,回頭的尋覓,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獨,「有恨無人省」,有誰能理解自己孤獨的心呢?世無知音,孤苦難耐,情何以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於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這裡,詞人以象徵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

驚起卻回頭

但是,人們歷來對這首詞的主旨說法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詞,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影射、刺時之作;還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寫作者的寂寞之情的。其中有一種說法最為有趣,據《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記載,這首詞前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凄涼的故事,內容如下: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揀盡寒枝不肯棲

大意是說:蘇軾寓居定惠院後,每到他深夜吟詩時,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當他推窗尋找時,那女子卻已經翻牆而去。於是蘇軾就為她物色王郎之子,與她聯姻。不久之後,蘇軾離開了惠州,那女子隨之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當蘇軾再次回到惠州,只見黃土一堆,個中幽憤之情可想而知。於是,就賦了這篇著名的《卜運算元》。

這篇序言,短短的數十個字,道出了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真是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從序中所寫來看,那女子應該是鍾情於蘇軾,好像就是為蘇軾而存在的。果真如此的話,那麼這首詞上闕寫到的就是女子深夜聽蘇軾吟詩情景,下闕則是紀念這位痴情的女子。

寂寞沙洲冷

這個觀點給這首詞賦予了無限神秘的色彩,美麗的情懷,更讓人們對這首詞無法釋懷。然而今天人們品評這首詞的時候,多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釋為準,他認為此詞上片寫鴻見人,下片寫人見鴻。此詞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人不掩鴻,鴻不掩人,人與鴻凝為一體,托鴻以見人。這個表達很抽象,還是蒙曼老師表達更直白,她認為,蘇軾其實是在尋找明主,但明主又不易遇到。蘇軾內心中是有原則的,這些原則是不可突破的,這就是他「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原因。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風雅 的精彩文章:

《宋詞三百首》中一首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詞,很少有人讀過
李白的這首詩在題目中清楚地註明寫送別,竟然被後代詩評家極力否定

TAG:古今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