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點「新思維」的分享

兩點「新思維」的分享

我有時會在朋友圈發一張圖片,不配任何文案,這張圖片是某書或者某電子書上的某段文字,為什麼呢,用老舍先生的「談讀書」中這段文字回答再貼切不過了:

「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工夫去細細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評。「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這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因此,設若我真去批評,大概是高明不了。」

像是流沙包剛好咬到餡兒流出的那一口,像是喜歡的歌兒到了副歌最耐聽的那一句,像是等了半個鐘看到暗戀的人兒從課室中下課出來的那一瞬,大快朵頤,酣暢淋漓。

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拍照分享了出去。

這一段時間,除了工作與玩樂,在那麼一丟丟的閑暇之餘,還是朝著自己今年「讀紙質書」的目標慢慢靠近的。

所以今天分享兩個讓我感受到「印象甚佳」的部分。

一、「真正的原因和結果」

我們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是某些信息輸送到我們腦子裡時,我們最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才能保持理性,保持真實。那,為什麼呢?

給大家一條新聞 「xxx權威研究機構經統計發現,小時候受到過體罰的孩子長大後會比沒受到過體罰的孩子的智商低5-10分,所以,家庭暴力萬萬使不得。」

我們來思考下:究竟是體罰會使孩子變笨,還是原本就笨的孩子比較容易受到體罰呢?

也可以說成:原本就聰明的孩子比較能夠避免挨打,所以他們長大後智商仍然比正常孩子高。

不是說這條新聞的結論不對,家庭暴力在現代社會確實不被倡導,但是我們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要想證明這種因果,只能用實驗來證明:

先集合一定數量(經過智商測試)智商幾乎相同的孩子,並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在相同的生活環境進行成長。其中一組不管孩子乖不乖都不打,另一組就比較慘,不管乖不乖,都要打。這樣才能排出無關因素,的確,不可能實現,但也反過來證明此條新聞在邏輯上有明顯的錯誤。

再舉一個例子,:夫妻每周抽出一段時間陪自己的孩子一起散步的家庭幸福指數更高,這樣的家庭比普通家庭收入高20%-30%,夫妻二人離婚率也極低,並且到了一定年齡得職業病和老年病的幾率也更低,平均壽命也會比正常家庭高出4-5歲。

乍一看沒什麼問題,這是個好習慣,的確有利於家庭合睦,但是真的能增加收入、延長壽命、減少患病這樣誇張嗎?

還是說原本收入就高的家庭,更有時間去維持家庭關係、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與服務,所以他們壽命長,患病少呢?

這樣一個新的思維模式,讓我沉默了許久。

二、「如何爭取溝通的主導權」

很簡單,就是謙和的不爭取。咱們中華傳統文化一直把「謙」、「和」作為重要價值取向,譬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禮之用,和為貴」。

太深的東西我也不懂,只能在我的認知里談談這兩個詞。

凡是有爭論、辯論、基於反對而出現的溝通,都是沒有贏家的。

即使你獲勝了,也是空洞的、因為你丟掉了對方的自尊、對你的好感,以及自己的好心情。

明人陸紹珩說「人心都是好勝的,以好勝之心應對對方,事情非敗不可。人情都是喜歡對方謙和的,我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別人,就能把事情處理好」。

坦白的說,溝通的開始就不可以營造「對抗」的氛圍,這個是單方面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說,你自己是可以決定溝通結果的走向的。以下三個基本步驟,供你細細玩味:

1、永遠不要從你的口中說出你的想法,不要以「我要證明什麼給你看」的思想去溝通,此為「謙」。

2、使對方多說話,你的回答是去做引導,這種引導的最好結果,就是讓對方立刻回答「是的,是的。」

3、讓別人覺得那是他們自己的主意,真誠的換位思考,注意,換位思考是感受情緒,而非行為。教人的時候,要像若無其事一樣,想講事情在不知不覺中被提出來,此為「和」。

有些抽象了,再坦白點兒講。

今天你有一個觀點,但是另一個同事和你觀點不同,你直接提出你的觀點反駁他,無疑是最蠢的行為。

和他進行溝通前,先詢問他的觀點,再肯定他的觀點,再去把雙方的觀點做鏈接,提出一些小問題,引導他講話,使他在他觀點的基礎上慢慢靠近你的觀點,最後讓你的觀點從他的口裡說出來。

但是,溝通的過程中你也要不斷反思,因為你的觀點一定也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爭取最後是兩人觀點取精華棄糟粕的結果。

哎,說白了,就是前一段時間流行的「如何優雅的反駁愚蠢的人?」——「對,你說的都對」!

最後隨便聊聊:

有時候,讀完一本書覺得好空洞啊!像是從未讀過一樣,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覺?

沒關係,現在市面上的書為了營銷不擇手段,很多書籍不值得細細推敲,空洞也是正常的,開卷不一定有益,這本書很大幾率在「非有益」的範圍內。

……

到底是因為那本書「開卷無益」,還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理解能力無法讀懂和駕馭這本書呢?

不要被我騙了哦,我是劉豇豆,下次見,哈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豇豆 的精彩文章:

TAG:劉豇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