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寶藏第二季!你會站隊哪家?

國家寶藏第二季!你會站隊哪家?

夕陽簫鼓

 琵琶

劉德海 

00:00/03:28

去年年底央視播出的《國家寶藏》系列艷驚四座,泱泱五千年沉澱出的歷世國寶、或熱血或感人的歷史故事、專業強大的合作陣容,都看得人心潮澎湃!它能將初涉歷史者引入大門,也能讓文物愛好者大呼過癮,如此優秀的節目一定會有第二季,小編也已經開始迫不及待地YY啦!

如果請來這些國寶,你將站隊哪一家?

長生不老」的金縷玉衣

河北博物館、徐州博物館

金縷玉衣,顧名思義,是以金線縷結玉片而成。它是漢代規格最高的殮服,只用於皇族和部分貴族的下葬,全世界也只在中國發現過,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中國人對玉文化是痴迷的,漢代時人們也相信「玉能寒屍」,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可使屍骨不腐。一套金縷玉衣需要上等玉片兩千多片,金絲上千克,其花費的人力物力巨大,但皇族們仍然窮奢極欲地追求不朽的夢想。事與願違的是,將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用作葬服反而招來了盜墓毀屍的厄運,因此至三國時曹丕下令禁止再使用玉衣,它便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上消失了,可悲可嘆。

目前中國出土的玉衣有幾十餘件。河北博物館館藏的靖王劉勝及其妻的兩套玉衣,是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出土時曾引起世界轟動。玉衣組成完備,每件玉片的形狀大小都經過嚴密設計,以金絲編綴,歷經上千年都未破散,讓人嘆為觀止。徐州博物館館藏的楚王劉戊玉衣,是目前出土中年代最久遠、玉質最好、玉片數量最多、工藝最精巧的一件,全由和田白玉、青玉雕制而成。無論是實際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金縷玉衣作為國寶都當之無愧。

無價之寶八重寶函

法門寺博物館

秦地一向靈脈彙集,偏僻的陝西寶雞作為青銅器之鄉,佇立著一座香火鼎盛、金壁輝煌的寺廟——扶風縣法門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評它為「世界第九大奇蹟」。1978年在寺內地宮中,發現了絕世寶物八重寶函。據考證此函為唐懿宗御賜,里外共套了八層,最外層是檀香木函,裡面套裝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塔。最外層的檀香木銀棱盝頂寶函由於出土時已腐朽,現在只能見七重。

寶函已是珍貴至極,但更驚人的是它收藏的東西——佛祖釋加牟尼的真身佛指舍利!

法門寺也由此成為世界仰望的佛教聖地。當年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將釋加牟尼真身火化後的舍利重新取出,分成八萬四千份,分送各國供奉。中國共有十九座護國真身佛塔,經歷了四朝大型的毀佛、滅佛事件以及無數動蕩歲月後,目前僅剩兩座。法門寺的原塔也被燒毀,但寺僧以影骨(真骨的仿製品)代替搪塞唐武宗毀佛的命令,最終保下這枚真身指骨。

出土時八重寶函中供奉的也是影骨,而真身指骨在一個銹跡斑斑的盒子里被發現。經歷了歲月坎坷,這枚留存的佛指舍利價值已無法估量。

如夢如幻的青銅神樹

三星堆博物館

1986年在四川的廣漢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石器、玉器、金器等文物。當時破碎的青銅神樹被零碎地送進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楊曉鄔團隊堅持不懈地十年修復下,青銅神樹終於恢復驚艷原貌。

三星堆一號神樹,也是最大的一棵。它高達396cm,共分三層九根枝丫,上飾雲氣紋,九枝花果與頂部應共立十隻神鳥,下部懸龍。在青銅樹枝上仔細觀察能發現細小的鑽孔,考證可用於懸掛青銅發聲器。想像也許幾千年前,當風起時,這棵美麗的青銅樹就能發出夢幻般的聲音。

它的造型類似於扶桑樹,具備著神樹和太陽鳥的意義,也是「社」的象徵。三星堆作為古蜀文明的代表,青銅樹也許有著通日月的寓意和神力,也是一件跨越三千年的曠世傑作。

飛上宇宙的「太陽神鳥

金沙遺址博物館

在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著一件來自商代卻依舊熠熠生輝的國寶。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太陽神鳥金飾。

它的出土非常驚險與偶然,和大部分文物的發現方式一樣,它在工地挖掘時被帶了出來,暴晒一段日子後又被回填,直到人們從管道施工中發現了部分文物,才細細地將它發掘出來。當時的太陽神鳥已被各種外力揉作一團,考古人員細緻地將其復原展開後,才讓世界一睹真容。

此金飾含金量高達94.2%,厚度僅0.02cm,以圖案鏤空的方式,內圈等距分布十二條齒狀光芒,外圈有四隻神鳥逆時針飛行。其形象雖然簡單,但構圖嚴謹、線條流暢、結構清晰,非常具備動感的視覺效果,反映了古蜀人的高超藝術製造工藝,也象徵著太陽崇拜的文化。

太陽神鳥在現世後四年就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更搭載上神舟六號飛船,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光明的精神走上了太空。

巧奪天工「馬踏飛燕」

甘肅省博物館

1969年,在甘肅省武威市的雷台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其中有不少神態靈巧的銅馬。經修復後,其中有一匹銅奔馬造型特別,它重7.15公斤,長45厘米,馬的形態惟妙惟肖。更重要的是,它右後足踏一飛燕,僅以這隻展翅的飛燕作為支撐點,其餘三足均騰空。

這件文物後來引起無數專家與觀賞者的讚歎,它不僅蘊含了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思維,更在工藝上做到極致,用巧妙的力學平衡塑造獨特的形象,靜中有動,力中有巧,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雕塑的最高成就。

1985年,銅奔馬被定為中國旅遊業的標誌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孤品鑲金獸首瑪瑙杯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在著名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中,有這樣一件藏品讓台北博物館的專家們嘖嘖稱奇。它是目前所見唐代的唯一一件俏色玉雕,身份神秘,因為從造型看它可能是由中亞或西亞進貢的禮物,收藏於唐代的皇宮,具體製作年代、出自何人之手均不詳。但毫無疑問,它是一件海內外孤品,列於中國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名單。

此獸首杯選材精良,用一整塊紅絲瑪瑙雕刻而成,工匠又利用天然寶石的紋理設計雕刻出杯子,利用到瑪瑙的俏色將獸首呈現出羊角般的質感。

台北博物館的專家認為它可以媲美肉形石,這種材質與雕工渾然天成的作品,是我國古代工藝的完美體現。

鮮活欲滴「翠玉白菜」

台北故宮博物院

剛才提到了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寶——肉形石,其栩栩如生、渾然天成,甚至可以讓人產生「油膩感」。

而台北故宮還有另一件國寶,讓人看了頓覺清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

這枚白菜原為清朝紫禁城永和宮的陳品,相傳是光緒的妃子瑾妃的嫁妝。白菜寓意冰清玉潔,葉片上有兩隻螽斯,寓意多子多福。工匠運用天然的玉石色彩進行設計雕刻,使它與真實的白菜相似度高達百分百,讓人嘆為觀止。

文物的價值不單在其本身的珍貴,更有歷經歲月沉浮的遺世艱難。那些為保護文物作出過努力的人們,為傳承文化所立志的精神,更是一種財富。

在這些稀世國寶背後,是否有你愛讀的故事呢?

本周五就是世界博物館日,希望大家都能近距離地了解我們的文化瑰寶,感受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

夏朵國際致力於開發傳統營養的凍干食品,一起傳承中國文化!

歡迎打開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關注本文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朵國際 的精彩文章:

TAG:夏朵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