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百個將軍同一故鄉,你敢小瞧湖北「九頭鳥」?

兩百個將軍同一故鄉,你敢小瞧湖北「九頭鳥」?

原標題:兩百個將軍同一故鄉,你敢小瞧湖北「九頭鳥」?


全文共3268字 | 閱讀需7分鐘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話可以說是如今湖北人的代名詞,地球人似乎都聽說過。在十幾億中國人中,好像只有湖北人得到了如此統一的評價。


目前在大多數語境下,以「九頭鳥」來比喻「湖北佬」,我認為是形容湖北人精明能幹,甚至是將其升格為地域認同的一種標誌,這顯然是褒而不是貶,更不是地域黑的指向。


「九頭鳥」塑像


但「九頭鳥」究竟是指何物?與湖北佬有著什麼特殊關係?包含著怎樣的深層文化內涵?這些激發了許多人強烈的好奇心。


一、來源於《山海經》,升華於明朝張居正


據說,九頭鳥最早源於楚地的九鳳神鳥。出自戰國楚人之手的《山海經》,是記載九頭鳥原型的最早傳世文獻。《山海經·大荒北經》說:「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九鳳,顧名思義,就是長著九個頭的鳳鳥,因而民間又稱之為九頭鳳,是楚人崇拜的圖騰。


但後來倍受楚人崇拜的九頭鳳為何變成九頭鳥怪呢?那是因為楚國滅亡,落魄的鳳凰不如雞, 「九鳳神鳥」被貶為 「九頭鳥」,由神靈變妖魔。



《山海經》中的「九頭鳥」


既然九頭鳥的形象長期以來被醜化,人們為何還要把它同湖北人聯繫在一起呢?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個典故最先源自明朝著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並從張居正這裡得到正解。


明神宗時,吏治腐敗,賄賂公行,百姓怨聲載道,朝野動蕩不寧。據民間傳說,在這危難之際,湖北江陵人張居正受命挺身而出。為力挽頹勢,他挑選了9個處事精明而作風凌厲的湖北人為監察御史,分赴全國各地整肅官場,懲治了一批民憤極大的貪官污吏。


張居正實行的改革和反腐觸動了這些腐敗份子的利益,而那些受到整頓的貪官污吏心懷不滿,咒罵「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顯然是一種謾罵,是腐敗分子無可奈何的表現。

那年頭腐敗分子說的「九頭鳥」,正是被長期醜化的「九頭怪鳥」的形象,是對擔任巡視重任的監察御史的妖魔化。但對於明朝的老百姓來說那是吉祥之鳥、是幸福之鳥,明朝正是因為有了張居正這樣的「九頭鳥」,才在衰弱之際實現了中興。


明朝張居正是湖北第一強人。史載張居正回鄉葬父,因朝政仰賴其主持,當時凡國家大事皆快馬報送荊州,張居正在荊州處理朝政竟長達47天,其強勢由此可見一斑。



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


但是從萬曆皇帝到黎民百姓做夢也沒想到,張居正離開人世一個月,就成為朝中官員口中的巨奸大憝。他一生的作為,竟被攻訐為「擅專獨斷,專橫跋扈」。從朝廷的股肱之臣到社稷「毒瘤」,變得太快,讓人唏噓不已,也讓萬曆皇帝內心感到無比憤怒。


萬曆幼年登基之時,作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對他多年諄諄教誨,萬曆登基之後對張居正信任有加。儘管當時的內閣和文官系統,對首輔大人的攻訐從未停止過,但是自幼形成的對張居正的依賴和信任,讓萬曆總是站在老師這一邊。


因而當抄沒張居正家財的詳細報告擺在萬曆皇帝面前時,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由不得年輕的九五之尊不痛心疾首。多年來皇帝一直將這位首輔大臣視為清廉的典型,然而這些證據足以證明皇帝在察人上的巨大失誤,被欺騙和蒙蔽的羞辱感致使龍顏大怒,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張運動,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這位與「九頭鳥」有著重要聯繫的歷史人物現在成為荊州市的文化符號。荊州市修建了不少與張居正有關的名勝景點,比如「張居正故居」、「張居正街」、「太岳路」、「張居正墓園」、「太師淵」等。2007年為了給後人提供紀念張居正的場所,荊州市政府決定在「江陵碑苑」上基礎上重建張居正故居。


二、對「九頭鳥」的貶損擋不住湖北人的前進步伐


有人從歷史文獻中找到,現在「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的說法出自清末民初筆記彙編《清稗類鈔》。從一開始它就是貶義的,以九頭鳥的聰明譏諷湖北人的狡猾多詐。所以湖北民間有人這樣戲說:「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當然這是很早之前的事。

到底為什麼會有貶義?後來又有人解釋,這是因為舊時武漢為九省通衢,湖北人較早從事商業,善於做生意,因此給外人留下了精明狡猾的印象。但又有史料稱,直到晚清民國,湖北人在當地商業中的參與比重都非常低。


如日本駐漢口總領事水野幸吉稱,漢口有實力的商人多為廣東人和寧波人,而本地人則是小商小販。德國探險家李希霍芬的說法更加偏頗,湖北人主要是農民,其商業委之于山西人和江西人,運輸業讓給了浙江人和湖南人。


更典型的事例出自蔣介石,據《武漢文史資料》,1932 年 6 月蔣介石在會議上大罵湖北官員搞內鬥:「怪不得人家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北人真是難纏得很!」



漢陽鐵廠(漢冶萍公司)


但是上述貶損說法擋不住「九頭鳥」精神的光芒。近代湖北九頭鳥的貢獻之一是著名的漢陽鐵廠,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893年建成投產,包括大小工廠10 個、煉爐2 座,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鋼鐵工業,也是亞洲最早最大的鋼鐵廠。


比日本第一家鋼鐵聯合企業八幡制鐵所還要早7年。到辛亥革命前夕,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合併組成的漢冶萍公司,其鋼鐵產量佔全國的90%。


貢獻之二是建立了湖北槍炮廠,就是後來的漢陽兵工廠。該廠從1896年開始,仿造德國步槍,被稱為「漢陽造」,第一年生產了1300支。1899年,江南製造局也開始生產,但不管哪裡造,統統被稱為「漢陽造」。


該步槍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湖北新軍拿著漢陽造,推翻了清朝;北伐軍拿著漢陽造,擊敗了北洋;中國軍民拿著漢陽造,打敗了鬼子;人民軍隊拿著漢陽造,打跑了蔣介石。


武昌起義紀念館


貢獻之三是武昌起義。有專家稱,中國歷史這麼長,重要節點其實只有四個——啟廢禪讓、西周封建、秦滅六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發生在湖北,策劃者和實施者也以湖北人居多。


在起義前夜,劉復基(湖南)、彭楚藩(鄂城)和楊宏勝(襄陽)三位被清政府殺害的烈士中,有兩位是湖北人,至今武漢仍有用三位烈士命名的「彭劉楊路」,彰顯湖北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改革開放之後,湖北人的「九頭鳥」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現在的武漢已成為中國中部發展的引擎。可以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評價,那是令人仰慕的評價。


三、兩百多個將軍是「九頭鳥」精神的佐證


精明表現在很多方面,會做生意叫精明,會打仗更是精明。歷史反覆證明楚人能戰。雖然楚國最後敗給秦國,但秦朝僅僅統治了15年,就被楚人所滅。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就是以聚嘯綠林山(湖北京山)的武裝為班底,打敗了王莽的大軍,從此漢語中就有了「綠林好漢」這個典故。


抗戰時期的湖北,共產黨領導的華中抗日根據地、鄂豫皖抗日根據地和湘鄂抗日根據地,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上共同打擊日寇,湖北人民為此付出重大犧牲。發生在湖北的抗戰重大戰事,有武漢會戰、四次襄陽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鄂西會戰和豫西鄂北會戰。


由於湖北長期是抗日主戰場,湖北人民除了要征戰於前線,還要提供大量民夫完成繁重的運輸任務,他們跋山涉水,餐風宿露,如期完成任務。在湖北國統區實征壯丁69萬多人,以湖北為主要根據的新四軍第五師則發展到正規部隊5萬多人,民兵30萬。



湖北抗戰重大戰役示意圖

說湖北人英勇善戰,具有「九頭鳥」精神,湖北籍將軍數量就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新中國1614名開國將領中,湖北籍將軍有235人,佔總數的16%,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二。其中湖北籍開國上將共14人,中將共32人。僅黃安一地,就出了兩百多名將軍,是名副其實的「將軍縣」,徐向前元帥曾為該縣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黃安解放後改為紅安,就是因為這裡出紅色將領多。


為什麼這裡出將軍多呢?這是因為紅安一帶曾爆發過繼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之後的又一次大起義——黃麻起義,這次起義開闢出了鄂豫皖根據地,是革命老區,所以湧現了一大批將軍。30多年前,《解放軍文藝》曾以此為題材,發表了有關紅安縣200個將軍的報告文學。



湖北籍將軍比例圖


除了將軍以外,紅安還出了4位國務院副總理,10位國務院各部委正副部長和主任,12位大軍區司令員和政委,23位副司令員和副政委,24位兵團級幹部,130多位省級幹部。紅安籍革命烈士也有過萬的數量,許多在抗日戰爭和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更是無法統計。


湖北人對中國革命貢獻巨大,湖北人英雄輩出,就是因為有「九頭鳥」精神!



湖北省博物館出售的文創產品九頭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數萬間諜在中國橫行!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間諜的「狩獵場」!
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席地而坐」,坐上椅子的?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