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開國重臣,有王佐之才,滅國之功拱手讓人,最後卻含冤而死

他是開國重臣,有王佐之才,滅國之功拱手讓人,最後卻含冤而死

他是開國重臣,有王佐之才,滅國之功拱手讓人,最後卻含冤而死

文|歷史的故紙堆

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並最終統一全國,結束了南北朝長期分裂的局面,他手下的文臣武將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又以高熲出力最大。他是文武全才,隋朝的股肱之臣,不光領兵治國,而且還為國舉薦人才,隋文帝在位期間一大批優秀大臣都是高熲提拔舉薦上來的。

高熲,公元541年出生於渤海高氏,其父高賓曾被北周皇帝賜姓獨孤。高熲是隋朝的開國重臣,被封為渤海郡公,17歲就參加北周滅齊的戰爭並立下戰功,被封爵。楊堅當了皇帝之後,高熲就成了隋朝的宰相,楊堅封了許多官爵給他,但還覺得不夠,每次見面都親切地稱高熲為「獨孤」。高熲辦公的時候常坐在朝堂北面一棵槐樹下,有司曾因此樹不順數列要砍去,楊堅堅決不讓,堅持把這棵樹留下要給後人做紀念。

高熲能文能武,他跟在隋文帝楊堅的左右,早年就有統一天下的夙願,為了能夠南北統一,他策划了一系列的對陳戰略。楊堅曾命令他節制討伐陳國的大軍,當時正趕上陳宣帝駕崩,高熲提出「禮不伐喪」的戰略,班師回兵,在陳國士民心中留下了隋軍是仁義之師的形象,不費一兵一卒完成了一場攻心戰,收攏了人心。

但班師回朝的高熲並沒有真的停止滅陳的準備,他不停地在麥收時派兵騷擾陳國邊境,延緩了陳國的收麥時間,對陳軍的糧草供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他還派人秘密渡江縱火燒毀了陳國大部分的糧倉,對陳國的錢糧經濟進行沉重打擊。

等到大軍再次出發伐陳的時候,高熲被任命為元帥楊廣的副手,並擔任實際上的戰時總指揮。在攻陷陳國都城建康後,為防止楊廣貪念陳後主寵妃張麗華的姿色,他下令將張麗華斬首,負責執行這項任務的則是後來的唐高祖李淵,他們二人因此被楊廣記恨在心。

大軍凱旋之後,高熲儘力淡化自己的功勞,在隋文帝面前,他把南下滅陳這樣的大功勞都讓給了另一位將軍賀若弼。儘管如此,高熲的功績和才幹還是被朝中的很多人所嫉恨,經常有人以流言蜚語誣陷誹謗高熲,但隋文帝在位時非常信任他,絲毫不為所動,每次發現有誣陷高熲的官員,楊堅都會罷黜或殺掉這些卑鄙之人,還重賞高熲,授上柱國,封齊國公,高熲可謂是位極人臣了。

隋文帝是如此的欣賞和信任高熲,還把太子楊勇的女兒許配給高熲的兒子。但這件事情卻讓高熲在日後捲入了太子之位的紛爭中,獨孤皇后與楊廣對高熲恨之入骨,兩人不停的用各種謠言來攻擊高熲,雖然隋文帝一再地表示了對高熲的信任,但卻開始流露出對太子的不滿,最終太子楊勇被貶為庶人,楊廣登基為帝,而高熲的好日子也走到了盡頭。

很快高熲就被罷了宰相之職,楊廣將他任命為管禮樂的虛職——太常寺卿。但針對他的陰謀並未就此停止。他之前在朝堂上的敵人,很快就摸准了隋煬帝楊廣的心思,不斷地造謠,甚至傳言高熲自比司馬懿,伺機奪取大隋的政權。

高熲沒有理會這些謠言,雖然只是擔任一個虛職,但基於對自己親手打造的大隋深沉的愛與責任,高熲直言批評楊廣喜好聲色犬馬,生活奢靡,好大喜功,除此之外還評論時政,說朝廷無綱紀,國將不國,甚至預言楊廣的一切所作所為是亡國之象。高熲的這些言論深深地刺痛了楊廣,最終607年,公元七月,有人向隋煬帝進讒言,楊廣下詔以「誹謗朝政」的罪名將高熲、賀若弼,宇文弼等殺死,高熲享年六十六歲,諸子都遷徙到邊疆。

這位以天下為己任,殫精竭慮為國效忠,統一南北,治國執政20載,提拔了無數名臣戰將的「真宰相」,就這麼因為自己的剛正不阿和直言不諱,最終冤死。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對隋煬帝說一個不字,最終強盛的隋帝國僅僅兩代就分崩離析了。其後楊廣的表弟李淵在群雄逐鹿中勝出,建立了大唐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