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巴士「過山車」時期已過?「嘟嘟巴士」在困境中選擇了「to B」

互聯網巴士「過山車」時期已過?「嘟嘟巴士」在困境中選擇了「to B」

2015年,嘟嘟以to C的方式切入共享巴士市場,然而在這一年裡,滴滴相繼推出了順風車、滴滴巴士、滴滴代駕,聯合之前的快車、拼車等服務,同年底其在互聯網出行領域的市佔率超過80%。

當時,嗒嗒巴士、小豬巴士、哈羅班車以及嘟嘟巴士等互聯網巴士在市場上並不好過。

事實上,早期的共享巴士大多採用to C模式,以散客為主要人群,並將應用場景選在CBD區域、上下班通勤人口密集區域等用戶流量大且粘性強的場景。但純to C的模式也給企業帶來了麻煩,比如道德風險高、上座率不穩定、巴士資源利用率低等。

2016年,互聯網巴士開始縮水,多家初創企業在這一年裡被併購或倒閉,行業開始經歷「過山車」式發展,剩餘玩家中部分選擇了轉型,也有部分繼續延用to C模式。

嘟嘟巴士創始人兼COO李鈺瓊告訴36氪,「我們發現to B能夠解決to C巴士資源信息不共享的痛點,提升運營效率與用戶使用效率。而且在我們產品積累一定口碑與用戶後,也開始不斷有企業需求找到我們。而在嘗試to B服務後發現盈利狀況良好,且客流相比to C更穩定、成本更低,我們便開始在這個方向上尋找機會。」

在經歷虧損後,嘟嘟巴士於2017年初開始將業務從C端向B端轉移,並主打企業用車、企業班車、班車系統等業務。

李鈺瓊表示,「轉型後嘟嘟開始逐漸止損,於是我們開始通過建立標準化平台,將巴士和司機資源進行統一評估、調度,而與企業合作也保證了客源的穩定,並通過數據建立信用建設、反欺詐、信息管理的風控模型。業務更新之後,公司月營收增長率達到200%。」

對於互聯網巴士來說,除了不同地區交通發展(例如地鐵建成、公交線路優化)會對其造成影響外,行業本身的門檻不高也讓很多平台在火了一陣子後就成為了「炮灰」。

而針對這些問題,李鈺瓊告訴36氪,「企業客戶的簽約周期長、決策鏈長,這是一個成本,嘟嘟提前布局所以目前有一定優勢。同時在技術上我們有自主研發的智能演算法,能夠做到智能排車,線路規劃,自動化報價,數據分析等。」

據了解,嘟嘟巴士在目前為1000+企業提供企業出行服務,同時也和華為、藍月亮、騰訊、順豐等大企業達成用車合作,在全國共有近3000條線路在運營,供應商超過300家。

36氪此前報道,嘟嘟巴士曾在2015年完成Pre-a輪和A輪融資,在2016年5月完成B輪融資,三輪融資共計約1.64億元,融資數額、節奏排在行業前列。據36氪了解,嘟嘟目前在籌備C輪融資,並已經開始拓展北京地區的巴士業務。

在互聯網巴士經歷「粗放式」發展後,成立三周年的嘟嘟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商業模式。而在這個行業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嘟嘟能否在未來成功打造城市出行新生態我們還不得而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OKex下架BCH幣幣交易,BCH價格跌至不足BTC十分之一
最新估值80億,Coinbase這次想要搶場外交易公司的飯碗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