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北京到上海,正是這一身孤勇成就了今天的我們

從北京到上海,正是這一身孤勇成就了今天的我們

我曾問過很多身邊的女性朋友,你最喜歡的女歌手是誰?其中人氣排名第一的答案,是楊千嬅。

而且有個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喜歡她的女歌迷年齡跨度極大,從25歲到45歲,分布極其均衡。

去年聖誕節前後,楊千嬅在香港開演唱會,我雖然因故沒有去成,卻在那段時間單曲循環播放了好多天她的歌——《勇》。

GIF

今天這篇推送並不是想寫楊千嬅,而是想寫寫這帶著一身孤勇一路走來並把自己活出了萬千精彩的我們。

前段時間熱播的《北京女子圖鑑》上周大結局了,《上海女子圖鑑》隨之密集跟上。憑藉優酷會員的特權,我第一時間刷完了前6集,總體感覺是女主角羅海燕比北京版的陳可更像我們身邊的女孩子(因為演員王真兒本身就畢業於非藝術類的普通高校,不像戚薇一看就是演員,更容易讓人產生代入感),而且故事更聚焦於女性自己的成長故事和心路歷程,不像北京版的各個小故事那麼「標籤化」。

劇中羅海燕正在尋找合適的出租房

但是也有共性,我關注到最一個有趣的細節:無論北京版還是上海版,有個驚人相似的情節設定是,一對學生時代青梅竹馬的情侶,在他們踏上社會面臨重大人生選擇的時候,面對「要不要奔赴/留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這個問題,都是女生比男生更勇敢、更果決、更堅定、更不貪戀家鄉小城安穩舒坦的尋常生活,而一定要與喧囂精彩的大城近身肉搏,親自趟出一條路來。

《上海女子圖鑑》里,女主角羅海燕和男朋友陳曉偉是上海大學廣告專業的同班同學,畢業前夕兩個人同時去面試廣告專業畢業生心中最好的公司「比特思」,一貫在校期間表現突出的陳曉偉被淘汰了,而面試時發揮看似不如男友的羅海燕卻意外地被錄取了。

分到一組參加面試的羅海燕和陳曉偉

求職季臨近尾聲,陳曉偉掏出兩張回山東老家的火車票,說家人已經給他在省城安排了工作,要海燕跟他一起回去。羅海燕一番思索後拒絕了深愛的男友,她的那句總結擲地有聲——「曉偉,上海這樣的城市我們走了就回不來了」。

「上海這樣的城市」,究竟是座怎樣的城市?

劇中航拍的上海夜景

我問過身邊不同年齡段從外地來上海並在此長居的女孩子,當初是什麼吸引你留下來?她們給出的回答精彩紛呈。

朋友A是在北京上學的遼寧人,當年交了個上海男朋友,兩個人從男朋友家小區開車正要出門吃飯,飛來橫禍樓上鄰居丟下一坨狗屎,不偏不倚砸在他們車頭上。這事兒要是放北京一般人也就自認倒霉罵一聲「你大爺的」就算了,A的上海男朋友立刻掏出手機撥了幾個電話,撥完對A說:「今天就讓你看看我們上海行政部門的辦事效率……」

不出5分鐘,來了3撥人,有交管,有城管,還有街道辦工作人員,立刻定點排查到了高空拋物的位置,這棟樓上有幾戶人家養狗,養的都是什麼品種,說話間就找到了那個丟狗屎的無良業主。業主乖乖向A和男友賠禮道歉,還給了賠償金,又繳納了一筆罰款才作罷。這全程一共不超過10分鐘。

於是當時已在北京工作了四年的A後來毅然選擇了搬去上海。其實去上海之前她早已跟上海男朋友分手,可她依然對上海充滿嚮往和感情,她說:「這座城市的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讓我覺得特別舒心。」

上海的快節奏生活

知乎網友「科研菜鳥」的一個回答也佐證了這一點,他說:「老婆是山東人,在上海懷孕。當時要辦一個流動人口生育證一類的東西。回山東去辦,各種材料準備好,人家硬是不辦,說我們不在山東不好管理。這個證明只有孩子母親戶口所在地可以辦,他們就是不辦,我們幾近崩潰。我們想投訴舉報,然後發現,第一沒用,第二以後我們和我們家人再辦任何事情都會有巨大阻力。後面來上海,去了徐匯一個街道的辦事處,那個態度啊,細心的告訴你準備什麼材料,準備好了符合要求立馬給辦了。全程可投訴。上海讓我體會到了一個社會底層在小城市體會不到的相對的公正。也讓我覺得也許只有在上海,年輕人依靠自己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公平而又充裕。」

朋友B,跟《上海女子圖鑑》中的羅海燕有著相同的職業,真的供職於上海一家廣告公司,我跟她也是因為投放合作認識的。有次到上海約她吃飯,晚上11點了她才忙完出來。我看著這個瘦瘦小小的單身姑娘有點心疼,問:「你總這麼加班嗎?」B說:「沒辦法,職業特性決定呀!像今天這個阿里『雙11』的投放,我們得收集齊KOL的推送預覽,給客戶看完確認沒問題了才能走。」我問她那你這個點兒下班還有得吃嗎?B爽朗地大笑:「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她帶我去的那個地方,有塊醒目的大紅色招牌,寫著「上海星火日夜實業公司」。B說:「你看這地方,有年頭吧?全中國第一家24小時食品店,1968年開業,到現在快50年了。上海為什麼便利店滿街都是?有傳統的呀!」

確實,幾乎所有我的上海朋友都會說,上海便利店數量之多、分布之廣、產品種類之豐富、提供服務之多樣,是全國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能比的。早幾年所謂的「新零售」概念還沒有這麼火爆、「便利店」也沒成為大風口的時候,北京的24小時便利店還少之又少,上海的朋友們就津津樂道於身邊如同家人般親切的「全家」和「羅森」。B就說:「每次加班回家,就在小區樓下的便利店買一碗好燉,店員姆媽順手把白天代收的快遞交給我,還叮囑幾句轉角新開那家小館子奧灶面和腌篤鮮都蠻靈的,記得吃吃看啦,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這個城市裡有自己好多家人一樣。」

而「新零售」浪潮真正襲來的時候,上海更是成為了首屈一指的試點城市。2016年1月15日,全國首家盒馬鮮生店在上海金橋廣場正式開業,直到一年以後才陸續出現在其他一線城市。「購物」這件事,一直都是上海最便利,最「好逛」。

第一家盒馬鮮生

朋友C是位定居上海的生活方式達人,她有一次自豪地對我說:「你有沒有發現,上海就是『網紅店』的搖籃呀!你看那些ins上爆火的國際網紅店,什麼lady M啊、shake shack呀,進駐中國的第一站都是來上海開店。」說這話時,我跟她正漫步過幽靜美麗的巨鹿路,她帶我閑庭信步走進一家裝修別緻的小店,說:「哎,我不知道在北京男生女生談戀愛要怎麼談呀!你看在上海,吃飯選在這樣的地方,吃完小情侶拖著手在林蔭路上逛逛,看到什麼不錯的小店就進來轉轉,可是北京呢?我 覺得只有『買東西』,沒有『逛街』這個概念的!要買東西么,那就是匆匆忙忙在一個大商場里解決,可是商場跟商場都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那吃了飯大眼瞪小眼做什麼好啊!好像也只能看看電影了!」

上海Lady M

之後我們去了巨鹿路上的上海市作協,想進去參觀,被門口的保安攔下,他說我們這裡是工作單位不是景點,不給隨便參觀的。我說我當年參加「新概念」來過這裡,對這裡感情很深,能不能讓我進去啊?保安略一沉吟拿出一本《收穫》雜誌(上海作協的官方出版物),說那要不然你買本雜誌就當是門票吧!你瞧,除了上海,哪裡的保安能幹出這麼風雅的事兒啊?

上海作協里掛的牌子

上海這麼好,可,「長安居大不易」,這座公認吸引力一流的魔都,又豈是那麼容易留住的。

我也曾問過上文中的三位女性朋友,你們在上海生活的這些年裡,有沒有哪一刻是你魔都的「至暗時刻」?

怎、么、可、能、沒、有、呢?!

朋友A,隻身一人來到上海發展後,選擇的行業和職場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之前她在北京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運營,由於上海的互聯網氛圍不如北京濃厚,在上海她加入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A說,上海和北京的公司氣氛太不一樣了——在北京,同事們性格都比較直率,有什麼看不過去的地方當面就會「懟」過來,不過懟完也就算了,不會在心裡存什麼;到了上海,她發現同事們都更講究「為人處世優雅得體」,就算腹內再多抱怨和看不慣,也不會當面發作,而是藏著掖著不表達出來。然而臉一扭,她就在公司茶水間里無意中聽到另外幾個女同事結成小團體講自己的壞話,甚至有段時間,A發現自己被辦公室里幾個上海本地女同事聯合起來排擠,為此她偷偷哭了好幾場。A說:「我作為一個北方生北方長、又在北方上大學的女孩,實在太不適應上海這邊的辦公室政治了。好幾次我都想一走了之算了,有什麼意見為什麼不能開誠布公地提呢?」

《2015年中國互聯網100強報告》

朋友B,有一次接到一個預算不多的創業公司的投放任務,因為客戶要得急,執行周期短,KOL又要求必須先打款後發稿,B自己替客戶墊了5萬的廣告費。沒想到,這個創業公司後來解散了,尾款的事情也不了了之。廣告公司出於人道主義承擔了一半,B自己的2萬5就這樣打了水漂。在當時,那剛好是她3個月的工資,也是她多半年的房租錢。B說,那段時間,她一個電影迷,楞是半年時間一場電影都沒看過。「票務平台補貼完一張電影票也就30塊,不貴對伐?可當時,我真的連30塊錢的閑錢都沒有。」也是在那段時間,她成了羅森便利店最忠實的用戶,「好燉吃了一餐又一餐,後來的一年裡,連『好燉』這兩個字都不能提,想起來就犯噁心!」

7-11好燉

朋友C,作為生活方式博主,外人看來已經很是羨慕。她卻說,留在這座城市打拚,有諸多艱難。

首先是房價高,人工成本貴。C說,她比較過上海、北京、杭州三地的房租,發現上海比另外兩座城市明顯高出一截。生活方式博主經常要拍照,要曬單,需要的空間相對大一點,裝修也要起碼文藝有調性,所以她不能跟人合租,在古北租了個一居室,租金也要7000塊一個月。

然後是累:「這裡的女孩子都太拼了,時時刻刻都講究『精緻』、『體面』,清晨六點起來趕地鐵也要化妝卷頭髮。有一次我去曹家渡逛花市,沒留神小腿被玫瑰花刺扎破了,當時第一反應竟然不是流血了要處理一下,而是『糟糕,絲襪被扎破了要怎麼辦!』」

已經拆遷的曹家渡花市

饒是這樣,身為外地人,C也會偶爾感到身邊的本地人們若有若無的歧視。

某次一個國際一線化妝品牌在上海搞了個特展,要請一群生活方式博主到場。C向品牌公關毛遂自薦,公關說:「不好意思,我們這次想請幾位上海的博主,就是那種一看就『很上海』的博主。」C說我家裡有好幾套旗袍,我也可以配合活動主題做個老上海的髮型可以嗎?公關直接反問:「那你會講地道上海話嗎?你沒有那種腔調的曉得?我們要請的,是生於上海長於上海的本地博主!」

劇中的上海囡囡

活動當天,C沒有去到現場,她們平時的生活方式博主微信群里,有其他博主在曬活動照片,還特地@了她,說:「活動策劃很用心哦,是xx你喜歡的調調,可惜你這樣的外地人這次不符合條件呢!」

C說,那一刻,她氣得隔著客廳把手機直接丟到卧室去。沒想到在上海生活了8年,她依然擺不脫身上「外地人」的標籤。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選擇逃離?為什麼還非要像羅海燕那樣,打落牙齒和血吞地留下來,胼手胝足地拼到今天?

《上海女子圖鑑》里的羅海燕,在回答廣告公司面試官「為什麼要留在上海」的問題時這樣說:

「上海是職業女性最活躍的一個城市,我想成為像她們那樣的人。」

我在優酷追劇追了一個多月,也在北京生活了16年,無論是在劇情里,還是現實中,從北京到上海,都眼見得身邊的姑娘們,比男生們還要奮勇、無畏、堅韌不拔、不管不顧地選擇留在帝都和魔都,與之死磕,隨之成長。

寫這篇文章時,我跟《上海女子圖鑑》的主編劇王丹卿聊起這個現象,她說:

可能是上海和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比起小城市來說給到女生的競爭環境確實更平等吧。就拿上海來說,男生反而在上海沒有那麼大的性別競爭優勢。上海的大型企業,特別是劇中女主角所從事的廣告行業,是職業女性快速升職、大量佔據重要崗位的一個行業。舉一個例子,近期我去參加的一次上海某區政府組織的企業走訪,在場的五位企業代表,分別是金融、旅遊、設計、影視和教育行業的,清一色的都是女性。可能相對而言,「回老家發展」這樣的決定,對女生來說,機會代價比男生反而更大一些。

王丹卿的這番話,說出了外部環境條件給予職業女性的賦能。而從內在的心理探究來說,說實在的,當今的職業女性們,比同齡的男性要有野心得多,社會對她們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

GIF

劇中「女魔頭」Scarlet

男人只要不太油膩、能掙錢養家,就會被公認為「絕世好老公」,而女人,要做好身材管理、皮膚管理,維持顏值20年不掉線,還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職場上要是幹練女白領,家庭中要做「老公帶得出手的太太」,就連當媽也必須是「辣媽」,甚至愛好也得發展成特長,跑團活躍分子、插花半專業選手、KTV歌手級水準、廚藝也要有「能夠發朋友圈」的水平……

身在創投圈5年,我認識數不清的女創業者。每次媒體採訪、朋友聊天,對她們提問都繞不開一個話題:

「身為職業女性,你怎樣平衡事業與家庭?」

怎樣平衡?很難平衡啊!

可是,我身邊的那些姑娘們,還是把這諸多角色都完成得很好,諸多任務都漂亮地通關。

原因無他——付出數倍於他人的努力,一刻不敢鬆懈,須臾不能懈怠,精密地做好日程規劃和時間管理,一分鐘掰成兩半花地做好手頭的事,當稱職的媽媽、賢惠的太太、能幹的高管、孝順的女兒。

晚上跑步的時候,就想想明天的工作安排,復盤一下上午開過的會議;上班的時候,見縫插針做做拉伸和腰背訓練,讓自己保持優雅的背部曲線;帶娃去遊樂場的時候,順便和老公交流一下近期的思想動態……

多少職業女性,就是這樣如「精算師」一般地,裁量和計算著自己的可支配時間畢路藍縷地殺過來的。

因為生活早就教會了我們,「賣萌」和「扮可憐」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迎難而上直接跟生活battle,才是王道。

就像《迷霧》中的高慧蘭說的那樣:

回到文章開頭寫到的那個現象,為什麼這麼多都市女性大愛楊千嬅?因為她最能唱出如你我這樣,身處大大都會,卻又平平無奇,所憑藉所依仗不過一個「勇」字的女性心聲:

羅海燕的故事,高慧蘭的故事,甚至章子怡的故事,楊千嬅的故事,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而命運,最終從不會虧待那些真誠肯乾的人,就拿前面提到的朋友B來說,後來那個被墊款的KOL得知了這件事,深為B的仗義靠譜所感動,把自己的商務獨家代理權給了B,而且給了她別人沒有的超低報價。B如今也已是公司的客戶總監了,月薪翻了4倍不止。A和C也不例外,如今都已是自己所在行業小有所成、圈子裡頗有名氣的人物。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就是在這以汗,以淚,以血打拚的過程中,我們,憑著一身孤勇,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走過這段風雨來時路,驀然回首才發現,當年的傻乎乎、愣頭青,其實正是「愛我所選,從不退縮」的閃光品質。這樣的閃光品質,或早或晚,終歸都是會被兌現的。

羅海燕的故事才剛剛展開,我們,在《上海女子圖鑑》中,笑看她,也看自己的一路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就贊一下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范兒 的精彩文章:

詩酒趁年華:古人搞轟趴也是666
卧蠶有多重要!你看明星們就知道了

TAG:麻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