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來西亞的新興「政治海嘯」

馬來西亞的新興「政治海嘯」

文章來源:The Diplomat

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歷史性大選結果?馬來西亞將何去何從?

【改革!希望聯盟!】

五月十日晚,也就是此次歷史性大選後僅一天,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舉著這些標語,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國家皇宮周圍遊行。馬哈蒂爾·默罕默德將於這裡宣誓就職,成為馬來西亞第七任首相。在殘酷的競選時期,反對派喊出的口號像是充滿痛苦的吶喊。而如今,人們的呼聲中充滿著喜悅與對這個國家的美好未來的憧憬。

馬哈蒂爾·默罕默德在吉隆坡慶祝大選勝利。

不只是在國家皇宮,首都吉隆坡到處可見人們或是揮舞著反對派的旗子,或是鳴笛,來慶祝馬來西亞歷史上政府第一次以民主的方式更換執政黨。這真是自馬來西亞獨立以來最具歷史意義的事,因為六十年來,這個國家始終受到唯一的政黨——「國民陣線」的統治。

【「國民陣線」的「政治海嘯"】

回顧過去,2008年與2013年的大選已經預示著「希望聯盟」今年的勝利。自2008年以來,「國民陣線」的衰敗愈發明顯。支持他們的人佔總人數的比重已小於三分之二,而這是修改憲法所需支持人數的下限。此外,在各州政府方面,儘管今年大選前反對派(希望聯盟)只掌控著一個州政府,但是「國民陣線」已經失去了對各州政府的掌控。這被認為是一場「政治海嘯」,因為「國民陣線」失去的州政府遠比預計中的要多。

在2013年的大選中,儘管「國民陣線」仍維持著國會多數席位,但他們的席位還在持續減少。同時,「希望聯盟」在普選中獲勝。面對普選的失利,「國民陣線」只好通過一些專制的方式,例如私自改劃選區和操控媒體來維持他們的統治。

「國民陣線」領導人、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布?拉扎克

除了「國民陣線」專制的統治,馬來人對馬來民族統一機構(UMNO)——「國民陣線」執政聯盟的核心黨派——的支持進一步鞏固了「國民陣線」的統治。「國民陣線」由馬來民族統一機構、馬來西亞華人協會(MCA)、馬來西亞印度國會(MIC)以及沙巴州和沙拉越州的當地黨派等十餘支政黨組成。儘管「國民陣線」應當代表這些少數人口的利益,但是他們所出台的政策明顯偏袒馬來本土居民。這也是許多觀察者認為馬來西亞的政治是「種族政治」的原因。儘管馬來人,尤其是非城鎮地區的馬來人似乎仍忠於「國民陣線」,但是非馬來人,尤其是華裔和印裔開始持反對立場,特別是從2008年開始,這一年發生了這場「政治海嘯」。

基於這些趨勢以,反對派聯盟的建立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國民陣線」的垮台仍令人出乎意料。這一驚人的選舉結果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是什麼讓「希望聯盟」在如此不平等的情況下獲得了大選的勝利?

針對這些問題還需要詳細的分析,但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因素在於馬來人,包括那些非城鎮居民的轉變。「國民陣線」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的誕生地以及忠實支持地——佛柔州的選舉出人意料的失利,暗示了這一趨勢。事實上,「國民陣線」失去了佛柔州,在國會僅留下19個席位,而「希望聯盟」贏得了36個席位。在各州政府層面,即使是在馬來人占多數的選區居多的州,「國民陣線」也僅能在玻璃市州和彭亨州維護他們的多數席位。

【「馬哈蒂爾效應」】

馬哈蒂爾·默罕默德曾是馬來西亞首相、「國民陣線」1981年至2003年的領導人。他以「希望聯盟領導人」的身份重返政壇,並批判由納吉布·拉扎克領導的政府。一度退休,今年即將93歲的馬哈蒂爾被稱作「現代馬來西亞之父」並仍然廣受愛戴,尤其是在馬來人中。他作為領導人,對「希望聯盟」的支持影響了尤其是非城鎮地區的馬來選民,這些人原本是支持「國民陣線」的。

當馬哈蒂爾在吉打州蘭卡威到競選時,一些選民在公投兩天前便表達了對馬哈蒂爾和「希望聯盟」的支持。一名長期支持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和「國民陣線」的選民表示:「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支持反對派。因為我尊重馬哈蒂爾。他不僅為這個島的發展,而且為整個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支持馬哈蒂爾的集會

類似的呼聲也出現在其他地方。在雪蘭莪州吉隆坡外城的一個選區,一名馬來選民表達了他對納吉和一些馬來民族統一機構骨幹的不滿,並表示對馬哈蒂爾的侮辱是不可接受的。他還表示,「國民陣線」反對馬哈蒂爾的政治運動使得他決定支持「希望聯盟」。除了醜聞纏身的納吉以及上升的生活成本,這一「馬哈蒂爾效應」似乎的確對選舉結果有很大影響。

【新政府與新政策】

既然馬哈蒂爾已經宣誓就職並開始組建內閣,這屆新政府會有什麼新政呢?儘管新政府仍存在不確定性,但是除馬哈蒂爾之外,一些「希望聯盟」的核心成員都有著十分豐富的執政經歷。例如2015年被納吉政府解僱的前副首相穆希丁·雅辛。同時,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DAP)和人民正義黨(PKR)——「希望聯盟」的核心政黨---分別統治過檳城和雪蘭莪州。因此,新政府的運行實力也是十分雄厚的。

話雖如此,但協調「希望聯盟」中代表不同利益的政黨會帶來一些挑戰,這包括任命曾入獄的著名反對派人士安瓦爾·易卜拉欣做首相。馬哈蒂爾曾承諾饒恕安瓦爾來為他取得政府最高領導權鋪平道路。縱觀「希望聯盟」在選舉運動中的政策,例如:取消商品服務稅(GST),重啟燃油補助金以及引進一套針對低收入人群的醫療保障措施,這些顯然會增加財政負擔。同時,新政府如果不能兌現承諾,便會激起公眾憤怒,這會成為政治危機的隱患。人們對新政府愈發強烈的呼聲使得新挑戰更加複雜、困難。

【馬來西亞政壇將天翻地覆】

長期來看,我們會看到馬來西亞政治上天翻地覆的變化。例如:東馬來西亞,一般指沙巴州和沙拉越州,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國民陣線的固定資產」,並且是「國民陣線」的重要支持地。馬來半島也是如此。然而,此次選舉中,「國民陣線」在這兩州都喪失了席位。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的政黨可能會加強與「希望聯盟」的關係,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與聯邦政府保持良好關係至關重要。他們沒有理由以反對派的身份留在「國民陣線」中。此外,「國民陣線」也面臨著嚴酷的未來,因為少數人口政黨,尤其是馬來西亞華人協會(MCA)、馬來西亞印度國會(MIC)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民眾支持。馬來西亞華人協會領導人廖中萊的失敗,明顯意味著他們的時代已經結束。馬來民族統一機構作為「國民陣線」的核心政黨可能會拉攏泛馬來西亞伊斯蘭黨(PAS)因為他們的穆斯林支持者有一部分也是該黨的支持者。然而在後者看來,與沒有權力的「國民陣線」和馬來民族統一機構聯合卻沒有什麼意義。

正如所提到的,此次大選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它象徵著「種族政治」的終結,這一直以來是馬來西亞政治的特徵。在此次反對「種族政治」的運動中,甚至是在大選之前,少數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建立。在檳城佐治頓「希望聯盟」選舉大型集會上,群眾們甚至冒雨來到公園以表達對「希望聯盟」的支持。他們中間不止是這個地區的主要華裔少數民族,還有共同站在「希望聯盟」標語下的馬來人和印裔少數民族。

同樣,正如文章開始所提到的,在這次國家皇宮周圍自發的集會中,人們忽視種族的差異,共同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一名跟隨母親和姐姐而來的印裔男孩舉著寫有「我愛馬來西亞—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的標語。這一標語受到了其他人的好評。

通過這次大選,馬來西亞已進入了一個全所未有的時期,他們的確需要面對一些新的挑戰。

【作者】Michio Ueda

【作者簡介】德勤諮詢(Deloitte Consulting)高級顧問。主要研究東南亞以及東亞國家政黨與選舉。曾就職於日本防衛省和波士頓諮詢集團。

圖片來源:The Diplomat

編輯/董一

翻譯/穆伯揚

排版/董一

校對/季天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訊 的精彩文章:

4月8日晨間速遞 德州向美墨邊境駐兵,邊境問題再起波瀾
委內瑞拉的危機,我們從頭說起

TAG:國際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