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魅族魅藍合併 敢問路在何方

魅族魅藍合併 敢問路在何方

近日有媒體傳出魅族將再次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原有的魅族與魅藍獨立事業部再次合併,魅族高級副總裁楊柘將繼續擔任CMO負責營銷,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魅藍事業部總裁李楠則擔任CSO,負責銷售,原魅族總裁白永祥則不見蹤影。

2017年,魅族將旗下業務拆分為三大事業部,分別是魅族、魅藍和 Flyme,後續魅藍甚至還公布了獨立的 Logo。然而今天魅族卻突然公布了一條讓所有人都哭笑不得的消息:魅族將再次調整組織架構,魅族和魅藍事業部再次合併,分分合合,魅族這是要鬧哪樣。

在上次內部結構調整的近半年來,魅族、魅藍動作不斷,特別是在與高通達成和解後,魅藍已經推出了多款市場反響不錯的機型,得到網友一致叫好,大有回勇之勢。

不過相比於魅藍,魅族事業部的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在推出了魅族15系列後,其保守而略落後於時代的設計可謂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輿論也是一陣冷嘲熱諷,不少網友也是為之嘆息,網友稱其是一款依然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產品。而在之後該機的銷量上可以看到有不小壓力。

此外,獨立運營後的魅族、魅藍甚至在宣傳上還出現了「同室操戈」的情況,市場對於魅族的前景也更加抱有疑慮。

目前看來,魅族和魅藍再次合併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分拆之後的魅族和魅藍,並未各自強大,反而力量被分散,因此在銷售方面的表現有些不盡如人意。」

數據顯示,2015年魅族整體的手機出貨量為2000萬部,2016年增長到2200萬部,反而在分拆之後,2017年魅族整體的手機出貨量下滑到2000萬部,較上年減少200萬部。

其實,早在去年5月兩個品牌拆分時,魅族就被明確賦予了進佔高端市場、實施品牌升級的重任;魅藍則堅守原來的陣地,魅族去年發布的旗艦產品Pro 7,市場反饋卻比較慘淡,既沒跟上全面屏的步伐,也沒沾上AI的邊,上市前兩個月,Pro 7降幅基本維持在500元以內,兩個月後降價幅度很快就突破1000元大關。

合併之後的魅族,依然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想要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國產手機市場中更好的活下去,除了基礎的手機設計製造,還有營銷和渠道建設,而在這方面,魅族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科技 的精彩文章:

魅族回應大量裁員:末位淘汰制不超10% 網友的評論亮了!
看銷量百萬的鎚子如何改變世界 專為老羅設計的TNT工作站

TAG:牛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