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人加餐有學問,白天和晚上不一樣,你知道嗎?

糖尿病人加餐有學問,白天和晚上不一樣,你知道嗎?

大部分糖尿病人表示,一日三餐根本吃不飽飯,平時也不敢加餐,生怕血糖有個「三長兩短」。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聊,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加餐,加餐都吃些什麼,白天加餐和晚上加餐能吃一樣的東西嗎?

糖尿病人為何要加餐?

糖尿病的主要癥狀是高血糖,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也是一種誘發低血糖的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關注血糖變化不光是血糖升高,還要重視防範低血糖,而加餐就是預防低血糖的方法之一。

學會吃對飯:保持血糖穩定,患者一定要吃對飯,算好每一餐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多人吃飯不注意自己的主食,也不認真計算碳水化合物,完全靠蒙,可是這樣的結果就是血糖很難控制。吃藥的時間是固定的,但是飯量不固定,那麼血糖就不好說了。所以,吃飯的時候,計算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重要,食物種類也會多樣化了。降糖西藥主要針對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會在消化系統變成葡萄糖被身體吸收,轉化成血糖。因此,計算好這個量,患者就明白該攝入多少葡萄糖,身體需要多少胰島素對抗葡萄糖。因此,計算碳水化合物量是每個糖尿病患者必須學會的,這不僅僅是看你吃了幾兩飯、幾個饅頭,而是計算所有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總量。

學會吃飯方法:糖尿病患者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且要按照「湯、菜、肉、主食」的順序吃飯,不要剛吃飯就一個饅頭下肚,幾分鐘就吃一碗麵條,這樣血糖非常難控制。有的人雖然吃飯不多,但是吃的特別快,這樣餐後半小時、餐後一小時血糖升的太快太高,患者就想藥物干預,結果,餐後兩小時、餐後三小時的血糖又會降的太低。血糖這樣忽高忽低的話,那麼就容易出現攝入性血糖餐後半小時、餐後一小時高,餐後兩小時和餐後三小時血糖過低,餐後四小時又變成反應性高血糖,對身體極為不利。所以,患者一定要避免不正確的吃飯方法。

有人會疑問,為什麼要測餐後三小時血糖呢?因為要看餐後三小時的血糖低於6的話,就會加餐了,吃點水果或者乾果,來預防低血糖。一般情況下,加餐水果80~100克,乾果15~25克。另外, 加餐時間也有講究,比如上午十點加餐,午餐前血糖不超過7;下午四點加餐,晚餐前血糖不超過7,;睡前加餐,第二天早上空腹血糖不超過6,這樣就合理了。

晚上加餐的話,不要吃水果和乾果,盡量用牛奶和無糖餅乾,因為牛奶和無糖餅乾容易計算量,升糖指數也較低,避免攝入性高血糖和第二天清晨的反應性高血糖。

讓血糖穩:血糖穩代表著空腹血糖要控制在6以下,餐後半小時和餐後一小時要控制在10以下,餐後兩小時要控制在7.8以下,餐後三小時血糖要控制在6以下,不要出現低血糖,以及低血糖後出現的反應性高血糖。當血糖快速下降的時候,發現每小時血糖下降速度高於4.4或者5.5的時候,就很容易誘發反應性高血糖。保持血糖穩定,加餐的時候,患者自然會更加踏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鍵科技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人怎麼知道自己膳食纖維吃的夠不夠
糖尿病的幾個認識誤區,不知道就會吃大虧

TAG:流鍵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