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海勘航年年是好年 日日是好日

學海勘航年年是好年 日日是好日

作者簡介:蘇成子,女,樂清南塘人。小學就讀於南塘鎮小,初中就讀於南塘鎮中學,高中就讀於樂清中學,2014年進入華東政法大學學習,2017年以387分通過司法考試,2018年考取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生。

年年是好年 日日是好日

蘇成子

作為2014屆的高中畢業生,在2018年突然受邀寫一篇關於分享求學期間學習經驗的文章,老實說,我的內心非常惶恐不安。我本來也稱不上成績拔尖的學生,沒多少可以拿出來說道的成功經驗,再加上時光易逝,早已遺忘殆盡,剩下的儘是一些看上去完全無足輕重的生活細節。但是我轉念一想,記憶的篩選機制應該自有其絕妙之處,在大浪淘沙之下有幸得到保留的記憶片段必然是隱含著某種寶貴的生活哲理的隱喻。於是我挑挑揀揀,拼湊成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以期共勉。標題取自一位宋代詩人釋師範的一首小詩,很俗也很討人喜歡,也契合我寫這篇回顧文章的心情感受,就拿來用了。

我在2011年考入樂中,在此之前一直在鄉鎮學校讀書,過著十分自由的日子。鄉鎮學校的不足自然有許多,但鄉鎮學校也有鄉鎮學校的好處:學業壓力不大,課內課外作業也不多,每天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早上我習慣起得早,洗臉刷牙吃飯,然後出門。冬天天亮得很遲,走在路上,時常能遇見尚未熄滅的路燈,從路的這頭走到那一頭,路燈一盞一盞暗掉,一抬頭就發現天色已亮。這種感覺很妙。很多年後,我在上海的一所大學念書,一次寒假留在學校實習,有一天晚上下班較遲,我沿著一條長長的路走回寢室,道路兩旁種滿了樹,它們長得很高,枝葉繁茂,遮天蔽日,一盞盞路燈就嵌在這排樹叢中。我一路走,那些燈一路暗,「卡塔、卡塔」地依次發出聲響。等我走到宿舍區,回頭望,眼前漆黑一片。假定命運的發展中存在前後呼應這一模式,那麼這一場景和我少年時期的冬日清晨趕路時刻真是形成了一幅絕妙的對比。

小學和初中課程難度不大,容易讓人變得懶散和懈怠。不過幸運的是,在我的班上有幾位成績非常優秀的同學,我們時常在課間和課後交換各自碰到的難題和怪題,題目多是數學,偶爾物理。互相交流成為班上的學習風氣,我們討論,爭辯,絞盡腦汁地去尋求一個漂亮的答案,一個絕妙的邏輯。我們為解出題目而開心,為沒能成功解題或遲對方一步而懊喪。這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快樂,快樂源於對自我的肯定和對科學之美的一點點粗淺的認識。日後我讀到一篇關於楊振寧的人物報道,他在採訪中談及科學之美,講了這樣一段話:

「世界的美妙的結構是無限的,自然的結構,是人不能想像的美妙。一個科學家,在發現了一個非常妙的東西的時候,他的感受,就是他把上帝最神秘的秘密給泄露出來了。科學的美和藝術的美的分別在於,科學的美是無我的美,沒有人類,美還是在那兒;而藝術的美則是有我的美。研究科學的人,既可以了解有我的美,又可以了解無我的美。從這個角度講起來,研究科學的人佔了一個便宜。「[1]

天地有大美而無言,幸運的是,通過教育,我們得以從中窺得千萬分之一二。

?

高中算是大多數人求學路上的一道分水嶺,於我也不例外。憑藉自主招生考試和學校的報送政策,我僥倖得以進入樂中實驗班。樂中是很好的學校,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優秀,生活在這樣的一群人之中,我竊喜之餘也常惴惴不安,但是得過且過之心難免,於是大多數時候抱著濫竽充數和渾水摸魚的心態度日。前兩天收拾房間,翻出了一張高一時期的成績單,年級段排序為192名,但當年的我應該不以為意,甚至覺得還不錯。畢竟一個年級700人,前兩百名馬馬虎虎也算是優秀了。當年的我應該就是這樣安慰自己的。之後成績不知為何越來越好,到了高三偶爾還能考進年級前20,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的奧妙。自我審視一番,契機或許是在於某個時刻內心突然翻湧起的想要考一個好成績的渴望,一種非常非常強烈的渴望。內在的動力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非常高效地啟發人的潛能,我剛好抓住了這一時機。此外,我的高中同學和老師真的非常優秀,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方法和態度,我都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當時我們班有著非常強烈的向老師提問和討論問題的風氣,老師在課後總是被團團圍住,同學們七嘴八舌地發問,有些是課堂上尚未理解和消化的,有些是課本內容的拓展延伸,還有些是個人思考以及對老師上課所說的糾正。課間的10分鐘往往太短,於是午休和晚自習,辦公室里也時常能看到同學提問的身影。此外,同學間的互相提問和答疑也能極大地促進雙方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對提問者而言,無疑,處在同一學習階段的同學相比老師能夠更了解當下的困惑,可以快速勾勒出問題的輪廓,提供淺顯易懂的解決方案;同時,對於被提問者,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課本知識靈活運用的場合,在你來我往的交談中、在對知識點的深入挖掘中加深理解。無論是作為提問者還是被提問者,我都時常會有「頓悟」、或者說是「會心一擊」的時刻。這種時刻不可多得,它和前文所述一樣,同屬「一種純粹的快樂」。

圖書館是我高中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不是一個很愛運動的人,每周一至兩節的體育鍛煉課,我大多選擇去圖書館。樂中的圖書館樓很高,但是就位於一樓的閱覽室本身而言,確實有些矮了,房間很大,看上去就像一個扁扁的長方體,再加上採光不好,視線遠方的桌椅隱匿於陰影之下,乍一走入閱覽室,難免會產生壓抑感。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它,因為這裡非常靜,腳步聲輕不可聞,交談聲也幾近於無,最有存在感的反倒是紙張翻動的聲音,倒襯得周遭更安靜了。人踏進去,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樣一種安靜的磁場,心也平靜了許多。如果要功利地談論閱讀的好處或是作用,我或許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卡爾維諾的這番話或許能夠從一個新穎的視角給出解答:

「……青少年時期的閱讀可能具有某種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賦予我們未來的經驗的一種形狀或形式,為這些經驗提供模式,提供處理經驗的手段,比較的措辭,把這些經驗加以歸類的方法,價值的衡量標準,美的範例:這一切都繼續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哪怕我們已差不多忘記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書,那些東西仍留在我們體內,成為我們內在機制的永恆的一部分……」[2]

另外,撇開閱讀的意義不談,無論在圖書館看書也好,去操場上跑步也好,都是一種讓人平靜下來的方式,適用性因人而異。在巨大的課業壓力和緊張的作息時間表掙扎的高中生,或許更需要這樣一小段的平靜時光讓自己整頓心緒,重拾動力。

?

上了大學,日子開始變得散漫。成績不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尺度,也不再是生活里亘古不變的追求,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讓我邁出躍躍欲試的腳步,去做一些我嚮往的但一直沒能做的事情。我在話劇社呆了兩年半,過程有笑有淚,事過境遷後一回想,也覺得有滋有味,不算白來。然後到了大三下學期,收心,按部就班地準備司法考試,考研,一切看上去似乎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只是不知道命運的下一步棋打算怎麼走,我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

寫這篇稱不上文章的小文章時,音樂播放器里循環播放著甲殼蟲樂隊的nowhereman。歌曲的開頭永遠讓我心有戚戚:

「He』s a real nowhere man,sitting in his nowhere land, making all hisnowhere plans for nobody.」

Nowhereman是正在埋頭苦讀的你,也是面臨著人生分岔路的抉擇的我,更是默默無聞的沉默的大多數們。困惑和自我懷疑是兩道高高豎起的門檻,攔在你我人生的必經之路上。但是毋庸置疑,困惑和自我懷疑同時也是及其寶貴的品質,可以這樣說,相較學習經驗和技巧,他們將更長久地伴隨在我們身側,不斷抽打,鞭策和激勵我們,去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仍是套用歌詞中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nowhereman,don』t worry, the world is at yourcommand.」

(文章發表於語文小報2018年第三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小報中學版 的精彩文章:

寫作導引細節,文章出彩的一個支點

TAG:語文小報中學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