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星巴克的上班族們:這些20元不到又好喝的咖啡,就在這些獨立咖啡店裡
連著兩天雨天,一大早打開電腦碼字,感覺全身都充滿了起床氣,感覺今天忌坐班,宜外采。
「嘿,今天還是Flat White嗎?」
「不不,今天我想喝一杯Ice Latte。」
跟老闆很熟,每次去都是一杯外帶的Flat White,只是今天覺得起床氣有點重,想要喝點冰的。
圖 | @20The
每次早上去太古里星巴克買咖啡,居然都還找不到座位。的確,作為咖啡界的代表品牌,星巴克太成功了,成功到讓很多愛喝三花不喝咖啡的人也習慣了在店裡喝咖啡聊天談事。
Independent · Cafe
獨·立·咖·啡·館
但如今,很多人在星巴克消耗的時間越來越少,不再有那麼多人抱著Mac做一下午,那些真正的咖啡愛好者已經不滿足於那些流水線出品的咖啡,轉而去發現能做出更好咖啡的獨立咖啡店。
圖 | JOY老大
這些咖啡店本應是特色各異的,有些扮演者生活中的第二辦公室,有些則通過室內設計給人耳目一新的體驗,但我們所謂的獨立/精品咖啡店,最重要的,還是品味咖啡本身。
1.太古里:商業
>>>Pause Coffee
就像我去的這家店,很方便,吃完飯路過也好,下班開車經過也好,買一杯冰拿鐵take-away,都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
圖 | @JanlyJudy
Pause Coffee的老闆妖妖做咖啡這一行已經六年了,開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咖啡店——一家十元店,最便宜的每杯只要10元錢,相比對面的星巴克便宜將近了30元。
圖 | @五花肉真好吃
便宜無好貨?No,No,它家的豆子都是自主烘焙的。店主也會不定期會收入來自全球各地咖啡豆,經過自主研發的手法進行烘焙,保證每一杯咖啡都是屬於Pause的味道。
人生,也許可以錯過再重來,但卻沒有暫停鍵。所以我特別喜歡Pause這個名字,讓人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時間彷彿是可以暫停的。
圖 | @xiaojin的吃貨之路
2.紅星路:媒體
>>>老榻榻咖啡屋
作為一家開在公司樓下的小咖啡館,據打聽公司內部有不少充值會員,基本上可以說是公司「非官方指定」的咖啡店了,在CBD上班的媒體工作者,特別垂青這裡。
店主倆的愛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話。
圖 | @ 成都Big榜
在保證咖啡味道和店面不虧損的兩個大前提下,老闆也是儘可能地降低了咖啡的價格。很喜歡這家的熔岩,咖啡的苦澀和牛奶的濃鬱結合在一起,舌尖能感受到一種從分離走向融合的美妙。
圖 | @ 成都Big榜
老榻榻算得上是一家,不夠網紅卻夠咖啡的咖啡店。老闆夠專業,從烘豆子、做咖啡甚至是修理咖啡機,通通不在話下。在這裡,雖然沒有華麗的裝修和酷炫的設備,但卻能找到更多咖啡的可能性。
圖 | @666要自然醒
老榻榻,大概算得上IFS這一帶最早一批的獨立咖啡店。不論是紅星路上的媒體人,還是寫字樓里白領,在這裡彷彿都能找到一種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圖 | @嗜甜灰灰君
3.東大街:金融
>>>Let"s Grind
這家店的全稱是「Let』s Grind Fresh Roasted Coffee」,簡稱Let』s Grind,翻譯過來有一起搞基的嫌疑。Grind本義為研磨、研磨咖啡,深層次講的話有「一起交流、鑽研」的含義。Let』s Grind兩個單詞的字母倒過來便是店主幹施林拼音縮寫。
圖 | @五花肉真好吃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頂著「成都最好喝的手沖咖啡店」的名號,慕名而去的也是多得數不清。老闆干施林,是2011年全國WBC咖啡師比賽冠軍,代表中國參加世界WBC比賽獲得第24名,成都最profession的咖啡師。
圖 | @吃速食麵的貓
熱愛咖啡的CBD上班族,很多都是這裡的充值會員,畢竟靠口碑,回頭客高達70%。
夏天一杯冰拿鐵,讓人回神。這是let"s grind的一位客人給出的評價。甘哥從事咖啡行業十多年,但從來沒有忘記咖啡的本質:日常飲品。除了自主烘培咖啡豆外,白天就在店裡為熱愛咖啡的客人製作順口的咖啡。
圖 | @我媽喊我怕少吃點
喜歡它家咖啡的人,除了在店裡喝,還能夠買走自主品牌的咖啡豆。比如單品咖啡衣索比亞西達摩,出品一瓶兩杯,一杯裡面會放一個冰球,會幫你倒入極少量咖啡,迅速冷卻鎖住風味,同時感受熱咖啡與冷咖啡的味道。
舒適有趣的果酸,精緻的花草香氣,滑潤但不黏稠的口感,讓人驚喜。
圖 | @icey787
這個僅有50個平方米的小店(剛開業時只有28平方米),今年已經走到了第6個年頭。在Let"s Grind,老闆有自己對於咖啡的見解和技藝,第一次來不妨靜靜品味一杯好咖啡,足矣。
4.天府三街:IT
>>>Cafe Bubble
在天府三街凱旋廣場寫字樓的底下,在寫字樓拐角處出現的只有5平方米的小巧獨立咖啡館。這家不能小得不能再mini的店,乾淨整潔,門口倒是有兩把椅子和一張小桌子,但看起來比較像老闆自用的。
圖 | @給寡人端湯來
據咖啡達人介紹,店內那台咖啡機是2017年成都的咖啡店還比較少有的 La Marzocco Linea PB Auto Brew Ratio雙頭,自帶電子秤,而它家的咖啡豆則來自於上海某大型工廠烘培的深度意式豆。
圖 | @吃土小兔
它家的海鹽焦糖拿鐵,不到20元,用充滿少女心的粉紅色被子裝好,倒也有些可愛。海鹽和焦糖交織起來的口感,咸甜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種新的體驗,關鍵是分量很足,比得上星爸爸的Grande了吧。當然,老闆還會給你拉個花。
圖 | @掉了BOWL
一杯咖啡拿鐵,在可能睡意朦朧的下午,可以拯救正在電腦前面寫代碼的IT人士們。
圖 | @666要自然醒
其實,在很多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願望: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館。在一條有些年代感卻又不失活力的小巷子,一個不大不小的店,安靜而美好,讓人可以從空虛的都市生活中抽離出來,放鬆自我,找到自我。因為有了越來越多的咖啡師,越來越多的造夢者,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咖啡店。
這個下午,去找一家小店,點一杯好喝的咖啡,安靜且舒服。
文 | 大頭蔥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情報來襲 元火初夏祭cosplay咖啡館即將營業!
※杭州-除卻游西湖,亦可品咖啡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