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被世人成為「無雙國士」,若不早逝,定能助東吳一統三國

此人被世人成為「無雙國士」,若不早逝,定能助東吳一統三國

呂蒙在東吳是承上啟下的人物。前有周瑜、魯肅,後有陸遜,幾人歷經了三國鼎立時期,也是東吳集團的擎天四玉柱,東吳中興時期最功勛卓著的英雄。孫權對呂蒙有高度評價,稱其有「國士之風」。三國豪傑多如過江之鯽,呂蒙更是風口浪尖的不世奇才。

在《三國演義》中,呂蒙被羅貫中編排了一幕被關羽附身而死的玄幻情節,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社會崇關羽的風氣已經很盛,羅老師自然而然地傾向於武聖關羽關二爺,因此編造了個他死後還成神,索命還能報仇的傳說。不過,因為呂蒙在白衣渡江一役之後就迅速病死,客觀上也給大家留下了這種發揮想像的空間。

實際上,呂蒙身體不好,經常生病這是當時人們都知道的事情。荊州之役前他已經生病,而孫權假裝把他召回的借口也是回來治病,可見其身體的確不好。而在這樣的身體狀況下,他還堅持帶病出征,為了東吳事業盡心儘力,這種表現,的確無愧於他「無雙國士」的稱號。

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唯有呂蒙身故之時,孫權寢食難安如坐針氈。不僅親自將其迎接到駐地的內殿裡面,還懸賞千金募集醫生來治呂蒙。孫權關心他的病情,又怕去了之後干擾了呂蒙的休息,便派人在牆上鑿開了一個洞,站在那裡偷偷觀看,如果呂蒙能吃口東西便喜不自勝,如果病情加劇則憂愁嘆氣,甚至到夜不能寐的地步。孫權如此看重呂蒙原因何在?關鍵在於:呂蒙是東吳諸多名臣良將中,唯一由孫權親手培養、步步提拔的將軍,呂蒙也是戰略眼光最符合孫權本意的將官。周瑜、魯肅保東吳之前已是天下名士,陸遜是他們家的女婿,只有呂蒙是出身普通士卒,靠孫權的栽培和他自己後天苦修和戰功慢慢成長為都督。

此外,孫權始終對荊州耿耿於懷,不然也不會在魯肅身死之後,屢次提及魯肅力主借荊州給劉備為一短,終究還是心懷不滿。呂蒙則一心為東吳攻城略地,一直是對蜀戰略的鷹派,這點倒是君臣一致。因此呂蒙在發動荊州攻略之時,順理成章地得到了孫權的支持。而對於呂蒙這個既能明白他的戰略觀點,還能實現這個戰略的心腹愛將,孫權又怎能不看重愛護呢?

呂蒙曾不是全才,他少年恃勇輕文;呂蒙也曾不算名士,他有過粗暴好殺的時候,也有過憤世嫉俗的舉動;但呂蒙靠不斷揚己之長,克己之短,努力拚搏最終成為文武雙全的三國名將!這是呂蒙本人在歷史上寫下的最光輝一筆,也是能激勵眾人效仿和致敬的模範!英雄莫問出處,豪傑多出市井。話雖此說,但三國時期真正做到這點的除了劉備集團的幾位英雄,也就是東吳的呂蒙了。

呂蒙,忠、義、禮、智、信、勇俱全的英雄,從布衣小卒到三軍都督的傳奇,實乃當之無愧的無雙國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孫策死後,弟弟孫權怎樣對待他的後人?有沒有霸佔大喬?
三國第一常敗將軍,卻讓孫吳整整頭疼了十八年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