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教女兒學漢字

我教女兒學漢字

(圖片來自網路)

依然清楚的記得2016年1月份,我們即將離開北京時,女兒收到了她幼兒園的主班老師寄來的一份禮物,一個小收音機和一張小存儲卡,卡內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的傳統故事。女兒喜歡的不得了。

還有一位女兒的小學老師,曾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到了國外,孩子們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全在家庭了。此話的份量,只有人到了國外,才能真正感覺得到。

這兩位老師,一直安住在我內心珍藏的角落,時時提醒我對孩子的傳統文化的教育不敢懈怠。

女兒剛剛到紐西蘭時,她在國內的年級是二年級下,沒學會多少漢字。如何教女兒學漢字,我也毫無頭緒。因為來之前,他們在學校背了一點兒《三字經》,我就從教她背《三字經》開始。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只要沒有必要的課餘活動,下午放學後,我都帶著她讀《三字經》。開始時,她興緻很高,因為在學校背過一部分,所以每天的任務很容易完成。有一天,爸爸發現我在教孩子繁體字版的《三字經》,便強烈要求我換成簡體版的,女兒當然願意學寫簡體字,在旁邊跳上跳下的煽火。無論我怎麼解釋,父女倆個一個鼻腔出氣,我只好甘拜下風,放棄了我的宏偉夢想,改教簡體版的。心想,簡體字學好了,如果女兒長大了有興趣讀古書,倒也難不倒她。

(圖片來自網路)

女兒學校有個中國爸爸也在教他的孩子學漢字,我向他求經,他告訴我每天教一個字。一個字,太少了吧?女兒也感覺少。所以我們依然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每天8句,24個字。先讀,讀熟了,背,背過了,再寫下來。課堂時間約30分鐘,但每每超時。

終是媽媽當老師,沒有威嚴,女兒也根本不把我當老師,一會兒蹭上來,要求媽媽「抱抱」,一會兒又蹭上來要求媽媽「親親」,一堂課,不知要抱多少次、親多少次,有時我實在膩煩了,也忍不住發火。女兒便不時翻著白眼看我,老大不情願的繼續低頭寫字。連哄帶訓,好歹終於背到了「清作終」,女兒《三字經》學習也「作終」了。女兒說沒意思,要求更換教材。換什麼呢?我發愁。兒子當時正賴在我懷裡,把玩著一本中國童謠,要麼學學「童謠」?女兒一聽,馬上高興的跳了起來。我知道,這些童謠我已經給她讀過不下百遍,她已經都背過了,但是字還都不會寫,先把這些簡單的字學會吧。於是,女兒開始學「童謠」,共101篇,每天一篇。我要求她當老師。上課時,一篇童謠,由她帶著兒子讀三遍,然後,她自己再寫一遍,最後,需要一字不差在我面前背一遍,然後下課。

相對來講,女兒學習童謠期間,我的日子更逍遙。女兒背《三字經》時,我需要備課,準備其中的歷史故事,講給她聽。我覺得我把順序弄反了,應該先讓她學童謠,再學《三字經》。

(圖片來自網路)

一本童謠學完之後,我的計劃是學《千家詩》。女兒很配合的學了前十首,又在後面挑了幾首五言詩。女兒每天搖頭晃腦的背詩,雖然我作了詳解,但她小小年紀,似懂非懂,不明其意,樣子著實滑稽可笑。我有些動搖了,又想培養她對文字的韻律感,又懷疑死記硬背,是否對她真的有幫助。

就在我猶疑之際,有一天去朋友家玩兒,發現他們的孩子在Ipad上自己學中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女兒也興緻勃勃的要自己學。我翻了翻教材,拼音、漢字、詩歌、練習、示範朗讀,很全。我樂得把自己解放出來,於是給女兒下載了電子版的教材,把Ipad交給她,每天由她自己學一課。女兒在學習時,我偷偷的觀察她,她學得很認真也很開心。一年級的內容很簡單,有時用不了10分鐘,她就學完了。我建議她學兩課,她也樂意再學一課。拼音是她自己在Ipad上學會的,我只教了幾個字母讀音。二年級的內容難度適當,她自己也可以。後來學到了三年級,她就感覺到吃力了。要求我陪著她學習,有些文章很長,她自己讀不下來,我需要陪著她一起讀。

三年級的課程還沒學完。有一天,我們走路上學時,她突然背了一首詩,我也背了一首,女兒很開心,要求再來一首,我就把以前教她的詩一首首背給她聽,有的詩她還記得,我起首句,後面的她馬上可以接下去。有的她完全忘記了,一句也接不上,有的能想起一句兩句。有的詩我自己也想不起來了。還沒走到學校,學過的詩都背完了,我一首也想不起來,想起來的女兒又沒學過,女兒卻意猶未盡。「要不,我們下午學《千家詩》」?我建議,女兒連連點頭。於是,我們又重新開始學習《千家詩》。我感覺女兒身體的韻律系統已經準備好了,她需要韻律性較強的詩或歌曲。她常常帶著兒子唱歌,也時時自己打開錄音機聽音樂......

從女兒五年級的第四個學期,我開始帶女兒班的漢語課,每周一節一個小時。女兒特別喜歡我去她的班裡上課,每逢上課的日子她都幫我拿著備課本。課上,她完成任務較早,就主動去幫助別的同學們,儼然一個小助教。課下我在家裡備課時,需要準備字卡卡片,她很高興的來幫我寫字、注音。做完一張字卡,問我一次,「媽媽,我寫的字好不好?」我鼓勵她,「好,比前段時間寫的好多了。」她聽到讚揚,便更起勁兒的幫我。在班裡上課時,我告訴孩子們哪張字卡是女兒做的,他們都驚訝不已,後來他們也開始在家裡動手製作字卡。

此外,我選了一些簡單的繪本讓她試著閱讀,同時,也準備了許多簡短的傳統文化故事,如,《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盤古開天地》等,多數是注音版本,鼓勵她自己閱讀。不過她在讀書的時候,我一般得在一邊陪著她,她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會拼的音,我及時的讀給她聽。近期,她在讀注音版的《阿凡提的故事》,兒子也在一旁聽姐姐讀故事,倆人常常笑的前仰後合。他們喜歡聽《西遊記》,晚飯後,我會給他們讀一段《西遊記》。

剛剛到紐西蘭時,我很擔心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焦慮、煩躁,不知該如何給他們補上這重要的一課。之後,我慢慢帶著女兒學漢字。在家裡規定,孩子們只能說漢語。逢到中國的傳統節日,給孩子們講我們的傳統節日和故事,唱歌,帶著他們一起做食物。然後把食物帶去班裡,一起分享......我的心態變得越來越平和, 不再焦慮不安,我希望能將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滲透於我們的這個中國家庭的一點一滴。孩子們聽著中國故事,說著漢語,學著漢字,吃著中國食物長大,他們長大後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只不過英語說得更流利一些罷了。

至今,我不知道女兒學了多少字,也不知道她到底能認多少字。我不再關心量,我關心的是她能很開心的繼續學下去。只要保持開放的學習的心態就好。

又想起那位睿智的爸爸說的話,一天只教孩子一個字。一天一個字,孩子學起來沒有壓力,再加上講解關於這個字的故事,孩子們既學到了字,又了解了文化,若持續不斷的堅持下去,你還會擔心孩子的傳統文化缺失嗎?不會。

等兒子開始學漢字時,我便每天只教一個字,講一個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在紐西蘭2016 的精彩文章:

來紐西蘭定居的首要必修課——學習洗馬桶
諾麗的七個驚人的健康秘密系列之一——什麼是諾麗?

TAG:我在紐西蘭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