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5G敗了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華為5G敗了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這幾天在國內著名的通信論壇C114上,關於「華為5G是否已經失敗」的話題討論了異常激烈,有人直指「在高通一路摧城拔寨之下,華為5G可以宣告失敗了」。

而這種言論再結合不久前在華為分析者大會上華為輪值徐直軍關於5G略帶悲觀的發言——「雖然5G技術更快、更可靠,但消費者不會發現5G與4G技術之間存在實質性差異。實際上,5G不過是更快的4G罷了。而且大多數消費者不會注意到新技術的好處,運營商也將很難從中賺錢」。

兩者結合來看,似乎可以坐實了「華為5G失敗」的事實。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下。

首先,5G跟過往的3G、4G有點不一樣,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5G由三大場景組成,分別是:eMBB,mMTC和URLLC——eMBB對應的是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mMTC對應的是大規模物聯網業務,而URLLC對應的是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

我們判斷誰將主導5G主要判斷的依據就是誰在以上三個場景中的話語權更大。

先來看eMBB場景,eMBB又分為控制信道和數據信道,理論上這兩個信道採用同一套編碼更有利(如,4G網路不論信道控制還是數據控制都採用的是LDPC),但為了平衡各方利益,這兩個信道最終分別採用了不同的編碼方案,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華為主導的Polar成為了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編碼方案,而數據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方案則歸屬高通LDPC碼。在這個場景上,華為和高通算是打成平手。

而剩下的mMTC和URLLC兩個場景的信道編碼方案又是由誰主導的呢?據網上可查的信息,5G UURLC、MMTC場景下的控制信道的信道編碼方案均確定為FFS。那這個FFS是個什麼鬼?

對不起,FFS不是一個組織或企業,FFS全稱是"For Further Study",有待研究的意思,就是還沒有確定。而事實上,我確實在網上查詢不到這兩個場景的信道編碼方案的歸屬,按照常理推測,這兩個場景還在爭奪當中。另外,我查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今年2月份,西班牙電信和華為在馬德里5G聯合創新中心,共同完成了全球首個基於3GPP 5G新空口標準展開的車聯網(5G V2X)概念驗證(PoC)測試。這些信息證明,華為還在為UURLC、MMTC場景的控制權而努力。

所以,一切還在進行中。

1G的時候,世界是模擬網的,中國能用上現成的已經很高興,雖然付出蠻大代價,但從來沒想過去爭奪什麼控制權。

2G時代,世界分為了GSM和CDMA兩大陣營,歐洲和美國明搶暗戰,打得不亦樂乎,中國還是只能拿來主義,付出了巨大的專利費。

3G時代,我們蹣跚學步,弄了一個標準,成功成為世界3大3G標準之一,然而,由於技術不成熟,沒有人願意用,只有國內中國移動苦苦支撐著。

4G時代,我們吸取了3G的教訓,認識到雖然有了專利,但也要有人用才能賺錢,才能做大,於是FDD和TDD融合成了一個標準的兩個分支,然後我們又發現有標準了,還要能生產晶元才賺錢,於是我們開始了晶元運動。

5G時代,世界只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了,我們開始參與到標準的制定,開始對標準的關鍵領域實現掌控,到了這一步,已經不能簡單地談成敗了,最起碼在未來5G時代里,中國一定有一席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了傷的白犀牛 的精彩文章:

製造「磚頭」比製造晶元賺錢?
五大銀行裁員近3萬人,銀行扛不住了,運營商還能扛多久?

TAG:悲了傷的白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