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醫療急不來

互聯網醫療急不來

在醫療健康行業搞「互聯網+」,僅有技術和資金還差得遠。

文│本刊記者 姚 堯

5月4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好醫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開盤價報57.30港元,總市值超過600億港元。眼下,互聯網醫療企業正扎堆上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於一直未能實現盈利,只能卯足了勁上市。

互聯網醫療進入融資模式已有3年。春雨醫生葯企事業部前負責人表示,虧損仍是常態,之前融到的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今年是該努力上市了。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上市不僅意味著將獲得穩定的資金流,更增加了試錯的籌碼,即便失誤,市場也會將企業向前推動。但從整個行業來看,上市融資只能算權宜之計,行業前景仍不明朗。

虧損陰影之下

平安好醫生的招股書顯示,2015年和2016年分別營收2.787億元和6.015億元。而2017年僅前九個月就創造營收10.163億元。營收數字雖然亮眼,但卻難以擺脫虧損陰影。2015年、2016年、及到2017年9月30日止,凈虧損分別為3.237億元、7.582億元及4.974億元。

虧損在互聯網醫療行業並非個案。據熟悉該行業的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許多企業最初的思路是通過規模快速擴張,與數百家醫院合作,通過大數據技術製造想像空間,最終實現上市。但最後發現,盈利是個大問題。按照上述思路,許多業務甚至難以覆蓋成本。

分析互聯網醫療企業的發展軌跡,基本都是從「搬運工」做起。醫院傳統的挂號、問診、診斷、隨訪、繳費和健康管理等流程都發生在線下。互聯網公司將這些流程「搬運」到線上。此後資金迅速湧入。據統計,該領域僅2015年就有187起融資事件,涉及金額達18億美元,是2014年的1.3倍。2018年5月9日,微醫宣布完成5億美元pre-ipo戰略融資。

微醫全科中心

企業希望通過重金開拓市場,集聚流量並整合資源,先做大用戶規模,跑馬圈地,最終通過流量變現。但事與願違的是,企業靠用戶增值服務和與醫院合作的項目收費,靠交易傭金、數據營銷等模式創收,都難以形成規模化營收。「從醫院收錢不成,從用戶收錢市場沒有培養出來,消費習慣沒有形成。」前述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

2017年5月,微醫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採訪時曾表示,由於保險發力,微醫可能會在2016年實現盈利。但此後,微醫集團首席戰略官陳弘哲則對媒體否認了這一說法,「我們正在進行上市前的審計工作。」

互聯網醫療行業盈利難題為何普遍存在,還得從改善用戶求醫問診的複雜性說起。

在線問診曾被多家企業寄予盈利厚望,但病情描述不清的問題緊跟著就來了。根據醫米發布的《中國醫生在線問診行為報告》顯示,只有約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夠通過互聯網描述清楚自己的病情。2017年前9個月,平安好醫生在在線醫療諮詢服務業務上的收入僅為165.1萬元。

流量成本高也在蠶食企業利潤。2016年,平安好醫生新增用戶超過1.3億,但卻耗費近6億元推廣和廣告費用。盈利出現困難,互聯網領域流量為王的定式已受質疑。

商業模式之憂

為了破解盈利難題,互聯網醫療行業已經嘗試過在線問診、互聯網醫院等商業模式,而微醫等企業也在加快全科中心建設的步伐,可穿戴設備和AI人工智慧都是互聯網醫療企業可以涉獵的領域。

2018年4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例行吹風會上,對互聯網醫院的合法性首次做出了確認,但也提出了一系列規範條件。會上提出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醫療機構可以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允許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等。但互聯網醫院必須落地在實體的醫療機構,線上線下要一致監管,並且必須有實體醫療機構作為依託。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分析認為,這對醫院來說,等於拓展了業務範圍,拓展了服務半徑,是政策利好。但政策仍然禁止患者在家中直接接受互聯網診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世界各國都是這樣要求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只被允許做遠程會診、慢病管理等輔助性業務。

總體而言,醫改對於互聯網醫療企業而言機遇絕對大過挑戰。2018年,好大夫在線重點轉向基層醫院,連接上下級醫生,開展遠程專家門診業務;春雨醫生則為醫院提供系統改造,也是為引入遠程會診、遠程慢病管理等。

微醫則早已開始了線下布局。2015年12月,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在烏鎮上線發布。從線上走到線下是微醫的關鍵一步。據微醫副總裁趙宇介紹:該院由微醫與桐鄉市政府合作共建,微醫將桐鄉三院的18000平方米院區買了下來。目前,烏鎮互聯網醫院已連接了2700多家醫院的22萬名醫生,7400多組專家團隊,患者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享受便捷的就醫服務。

趙宇認為:「真正的互聯網醫院不僅要有『向上』的能力——線上連接和服務,還要有『向下』的能力——線下接診和支持基層。」家庭醫生健康服務平台、全科中心、健康中心、健康卡雲卡成為烏鎮互聯網醫院承接線上醫療和線下服務的載體。

利益格局之困

互聯網醫療面臨的最為嚴峻問題是如何處理與醫院間的利益分配。據獨角獸工作室有關負責人分析,在分級診療提出後,有關部門明確表態支持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台,開展遠程醫療。但要實現分級診療,最為棘手的是捋順上下級醫院及第三方的利益關係。

遠程問診具有一系列優勢,可以實現醫改提倡的分級診療。所以,將大醫院需要解決的疑難雜症向下分流是本輪醫改的目標之一。

但基層醫院在承接這部分患者時遇到了設備價格昂貴等資金問題,即使通過遠程問診,大醫院給出了治療方案,基層醫院也缺少治療條件。而大醫院則缺少動力。這是因為遠程診療將分流大醫院的患者資源。據了解,即便是互聯網醫院模式相對成熟的企業,目前更多以「小病」和「慢病」為主,大病的遠程會診則極少。

有業內人士認為,打通醫院資源的問題沒出在技術上,而在於資源的不平衡。有的醫院不缺患者不缺資金但缺少合作的動力,這就使得互聯網企業在協助醫院完成自身系統的信息化後,就很難進一步獲得醫院的訂單。

這也迫使互聯網醫療企業爭相投入巨資於全科中心的建設。自建診所是一舉兩得的,這既可以為互聯網診療提供醫療機構資質,又搶佔了線下入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4家丁香診所投入使用;微醫的全科中心和全科學院已有3家;企鵝診所已建成3家。只有醫院還不夠,還需要醫生資源的支撐,以及政策方面,需要拓展在線結付功能,包括異地結算、一站式的結算來方便患者。

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賀濱說:「從長遠看,對互聯網醫療企業而言,與公立醫院的合作是過渡,未來將出現更多可能性。」可以肯定的是,醫療健康產業還不是一個可以用資本快速催熟的行業。前述融資案例只是公司發展的一個基本保障,而遠非結果。

互聯網醫療企業負責人們對此也有清晰地認識。健康160CEO羅寧政稱,「目前行業還處於極早期」。好大夫在線CEO王航也同意這一觀點,「互聯網醫療的收穫期還遠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的精彩文章:

賈躍亭:敗局已定?

TAG: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