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團長被槍斃,蔣介石聞言大怒,還把團長嬌妻充軍上前線

兩團長被槍斃,蔣介石聞言大怒,還把團長嬌妻充軍上前線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外來侵略持續時間最久的,反對規模最大的,也是一場前所未見,全民族積極動員奮起反抗的戰爭。

此次戰爭經過歷史評價,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被動挨打、2戰略相持、3戰略反攻。所謂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矛盾,而國民政府在這一階段中做的事,實在是令人費解。

1938年10月25日,中國軍隊主動撤離武漢,武漢會戰告一段落,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一般我們覺得戰爭相持是一種雙方力量的一種權衡,但實際上雙方都在整飭建制,物資,人員,發動大規模的會戰。

此時日軍不再做速戰速決的打算,而是試圖打通粵漢鐵路,集結兵力主攻長沙。而國民政府方面亦在長沙建立戰區和前進指揮所,並且司令長官陳誠亦駐紮於此。

然而即使國民黨軍隊為了長沙會戰下了大量準備,但是黨內和軍內仍有保守主義,很明顯的就是國民黨中央出台「焦土抗戰」政策。最早的這種策略,借鑒於昔俄人之蹴拿破崙於境外,是指一蹶不振。

近代史學家吳相湘認為,這就是「以空間換時間」對日戰略的最早公開,此後蔣百里,傅斯年,胡適,李宗仁,毛澤東,等人也都相繼倡議運用中國當今條件長期抗日,形成後退決戰的抗日戰略。

然而也正是此舉,導致至今許多人都仇視蔣介石,然而不管如何說,蔣介石是抗戰有功的,不管在如何否定,他都是中華民族有功之臣,人無完人,換成其他人,站在蔣介石的高度,不一定做的比他更好。

但是為何要實施焦土抗戰?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原因:1.近代以來中國國疲民困,屢遭列強侵逼,因此鑒於當時情況,願以環境和物資的破壞犧牲達成持久抗戰目的。

2.中日自開戰以來,一直處於戰略上的被動,雖然取得過平型關大捷等小勝,但是大規模會戰基本處於失敗狀態,國民黨軍隊士氣低下,焦土抗戰的實施可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3.中國軍隊本來物資條件緊張,缺少發動大規模戰爭的重型武器,不予任何資源、條件以資敵,是軍隊後撤的目標。可以說,中國打戰爭真正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環境,物資,軍需,人員的壓力著實可見!

自然焦土抗戰也產生了許多影響,自開戰以來,華北多地戰場一度失守,如開封失守後,決堤花園口,撤退廣州,長沙時縱火焚城,釀成長沙大火等歷史悲劇,這不僅損失慘重,引發民怨,也為日後淪陷區恢復工作也勢必受到影響。

長沙大火是焦土抗戰非常的例子,其後因失算未達效果反而損失慘重,負責人互相推諉責任,至最後張治中因此事革職,徐昆,文重孚等被執行死刑。

徐昆、文重孚兩位警備團長被槍斃之後,兩人的妻子不服,遂前往行政院複議,由於是蔣介石親自定性的案子,行政院官兵不願得罪蔣介石,以案件完結為由,將兩人打發過去。

俗話說,最難纏的是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於是讓蔣介石顏面無存的事情發生,徐昆的妻子鄧情兒聯繫多家報社,散布蔣介石情史謠言,說蔣介石曾包養於她,並製造假證據等手段,讓蔣介石顏面無存,讓國民政府威信蕩然無存。

蔣介石特派戴笠查證此事,並就「情史」案召開「茶話會」在蔣介石強有力的手段下,事件被翻篇,徐昆、文重孚兩人的妻女,因侮辱領袖罪,被發配前線充軍三月。

原本美好的家庭,隨著丈夫被槍斃,妻子被充軍而破滅,而追溯事情的源頭,則是焦土抗戰原則,若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也不會有後續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焦土抗戰是國民黨中央短淺的見地,但也是歷史時期不可避免的選擇,雖避免部分物資資敵,但卻對戰後重建工作增加困難。但是現如今我們祖國的各種工程,建造,已是全球亮點,我們要恆念物力維艱的時代,在新時代努力奮鬥,創造更加驚人的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家霸唱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越南為何被打的措手不及?
「抗日神劇」為啥被日本當教材研究?真相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TAG:史家霸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