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山壽畫展「楓林詠句圖」

黃山壽畫展「楓林詠句圖」

黃山壽(1855-1919),原名曜,字勗初,號旭遲老人、麗生、鶴溪漁隱、裁煙閣主,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官直隸同知。幼年貧困,一志於書畫,書法工唐隸、北魏及鄭燮、惲壽平,得其神韻。善畫人物、風景、山水、走獸,尤擅畫墨龍.凡寫人物,風景。喜用工筆重彩,雋雅研秀;山水以青綠為多,氣韻古逸;雙鉤花鳥神態逼肖,筆力精勁;間作墨梅、竹石,揮灑自如,亦具韻致。

後來,他「客游寧波、粵東、津門,畫名甚噪」。遊歷的結果就是口碑大增,被清廷得知,召入宮內,賜官直隸同知。這對於民間畫家來說,相當於魚躍龍門,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宮廷畫師的主要職能是對皇家歌功頌德,所以多繪製一些皇族肖像和日常行止題材。據黃家後裔介紹,黃山壽給慈禧、光緒畫過肖像。黃氏族譜也記載,黃山壽在慈禧太后70壽辰前,繪製了12幅「群仙祝壽圖」敬獻,被作為珍品藏於故宮。但大時局下的個人,即便是金鑾殿主也不能掌控自己命運,雖然黃山壽一貫「言行篤誠,樂於為善」。1900年,爆發庚子之亂,慈禧太后棄城而逃。兵荒馬亂中,曾受皇家恩寵的黃山壽也離開京城。

一般人對黃山壽(1855—1919)作品的初步印象,是題材通俗,用色浮艷,是標準的海上畫派代表。造成這種結論的原因有許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他的學生眾多,傖俗的臨本泛濫。

作為繼改琦(1773—1828)、任熊(1823—1857)之後,又一用色用墨的能手,可與吳榖祥(1846—1903)鼎足而四,為晚清四大設色墨彩名家,可想而知其書畫之珍貴,尤其是目前中國收藏品的市場愈加火熱,其字畫升值空間極大。

此外,他的兒子黃巘亦習家法,然其功力筆致,設色用墨,皆去乃翁甚遠。這些拙劣的模仿作品,在畫法與境界上,在書法與題款上,皆與黃山壽的本尊作品相去甚遠。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步不及,便落惡道,萬劫不復。

例如黃巘的《松蔭瀑泉圖》青綠紙本立軸,在用筆上,空疏無根,不耐細看;在設色上,一味濃重,艷而近俗;類似這樣的作品,如果歸之於黃山壽名下,後果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人們對黃山壽的作品,做一番全面又深刻的檢視之後,此一偏差的印象與結論,便立刻大為改觀。原因無他,大家所習見的「黃山壽」,多為仿本或偽作,線條油熟,設色過火,難登清麗之室,不符壯雅之懷。

而黃山壽的精品佳作,從二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無論是水墨或設色,無不清雅絕倫。無不潔凈含蓄,墨色煥發。

他的設色作品,艷而不俗,麗而不挑,用色特異,產生一種獨特的清鮮亮眼氣息,是改琦(1773—1828)、任熊(1823—1857)之後,又一用色用墨的能手,可與吳榖祥(1846—1903)鼎足而四,為晚清四大設色墨彩名家。

深圳中皇拍賣有限公司

聯繫人:鍾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聖談收藏 的精彩文章:

TAG:小聖談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