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北京最「臭名遠揚」的美食,傳承300餘年,如今「臭」文化代表

老北京最「臭名遠揚」的美食,傳承300餘年,如今「臭」文化代表

提起臭豆腐,喜歡他的人自然對它讚不絕口,但是討厭它的人,卻對它避之不及。但是無論是喜歡的人,還是不喜歡的人,聽到臭豆腐三個字,自然而然會想到另一個的名字:「王致和」。

目前,臭豆腐已經漸漸的走上了一條「臭文化」,並形成了文化形式的代筆之一,同有的還有「臭鱖魚」等。所謂臭味的來源,是因為豆腐在發酵中不但產生了硫化氫催發了強烈而有刺鼻的臭味,同時也產生出了賴氨酸。這樣一綜合,就變成了真正的「聞著臭、吃著香」了。

說起臭豆腐,不能不提起一個人,王致和。歷史上的王致和,經過考證確有其人。歷史上的王致和居住在西河務,臨近北京通縣。家境貧寒的他靠賣豆腐來完成學業,到了中年學有小成,也深受百姓稱道。

有那麼一年夏天,天氣炎熱,王致和挑擔外出賣豆腐,不料親戚突然做客邀請他去家中幫忙。結果王致和本該拿去賣的豆腐就這樣「餿」了。王致和本來就是貧苦人家,他不甘心的打開包著豆腐的包布,掩著鼻子一看,雪白的豆腐上面竟然長了一層綠毛。他不甘心的抓起一塊豆腐嘗了一嘗,沒想到卻是出奇的好吃。

就這樣,王致和白豆腐、臭豆腐兼營,生意變越做越大。而老北京的「臭豆腐」也漸漸的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烙印在每一個老北京人的心裡。

自古以來,人人都喜歡名流千古,可偏偏就是這個人反而「遺臭萬年」了。在老北京的京味兒文化中,臭豆腐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且在老北京的圈子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臭豆腐就窩窩頭,吃多久都吃不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雞技巧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絕地求生》中最沒用的空投物品,網友:「撿它,還不如撿子彈」

TAG:吃雞技巧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