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這是六百年前的「裸眼3D」

這是六百年前的「裸眼3D」

法海寺始建於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落成於正統八年(1443年),歷時4年完成,為明英宗的近侍太監李童在民間集資,由漢藏兩族官員僧眾共同設計修建,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

古寺清幽,遊客稀少,沒有一般寺廟中升騰的煙火氣。大雄寶殿前有兩棵千年白皮松,據說歷史比法海寺還悠久,朋友心心念念的那十鋪彩繪壁畫,數百年來就一直深藏在這大殿中。

自從1985年法海寺開放參觀以來,壁畫真跡無限制開放,光源、二氧化碳等因素對其損害嚴重。

如今,出於對文物的保護,整個大雄寶殿的內部全部用遮光布包圍,並且調節了環境溫濕度。

遊客看壁畫真跡需要預約講解,每個場次限制人數,館方不允許拍攝、臨摹、觸摸,必須穿戴鞋套才能進入大殿參觀。

現存壁畫共分十鋪,面積237.7平方米,正如書中描繪的那樣:

「天衣飄動,漫筆生輝,諸如梵天肅穆,天王威武,金剛剛毅,天女嫵媚,鬼子母慈祥,兒童天真……」

法海寺壁畫為工筆重彩捲軸畫法,有《祥雲圖》《佛眾赴會圖》《三大士圖》和《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等,藝術價值與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齊名,不僅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最久和最完整的明代壁畫,更是海內外公認的「明代壁畫之最」。

當時參加寺廟建築、壁畫繪製的畫師工匠共有169人,耗時4年8個月完工。其中,宮廷畫士官宛福清、王恕,畫士張平、王義、顧行等15名作者的名字被鐫刻在了寺門前的《楞嚴經幢》上,至今仍保存完好,這種為畫士留名的做法在明代非常罕見,足見法海寺壁畫地位之崇高。

法海寺壁畫之美,美在匠心獨運。15個宮廷畫士,每一個都身懷絕技,融合了集體智慧的法海寺壁畫,最終畫風和諧統一,集明代工筆重彩繪畫技藝之大成,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更難能可貴的是,十鋪壁畫上無論是七十七個人物,還是花鳥、祥雲、瑞獸、草木,沒有一處是「廢筆」。

要知道,即使在敦煌壁畫中,畫師也時有疏漏的時候,甚至還有尚未完成的半成品,但在法海寺,壁畫上每一組線條都如行雲流水,流暢自如,絕無二次描摹補塗。

現場有一位學過畫的觀眾邊看邊感慨:

「單看這一筆,我就打心眼裡佩服,可是你再看這幾百根頭髮絲,粗細均勻,每一筆都那麼完整,中間一點兒沒有中斷。畫過工筆的人都知道,這隻能是同一個人在極短的時間裡,屏著氣畫完的,想到這我都要落淚了!別說我做不到,現在幾乎沒人能做到了!」

大殿上三尊大佛背後的三鋪《祥雲圖》,每鋪高4.5米、寬4.5米,上千朵升騰而起的祥雲,每一朵都不相同,寓意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萬千變幻。

位於大殿兩側的《佛眾赴會圖》是很多寺觀壁畫常見的繪畫題材,但法海寺壁畫給人以一種真實感。

真實源自於藝術家對自然世界的細微觀察,比如湘妃竹上的點點「湘妃淚」,桂樹結出的金黃桂子,嬌艷的牡丹花下醜陋的根莖,池塘里蓮花盛開時水潤通透的質感,甚至快要被微風吹散的蒲公英種子……一草一木,無不畫得真真切切。

一位大叔一邊仔細端詳,一邊告訴同行人:

「這花我小時候在北京經常見,我們管它叫』小雞喝酒』,就是中藥材里的地黃!」

僅僅依靠想像,曹雪芹在《紅樓夢》里描寫的華服美飾,已經讓人驚嘆古代服飾製作工藝之繁複,而當你親眼所見法海寺壁畫人物,畫士對服飾的質感、肌理、紋飾的精心描摹,只能讓人嘆一聲「此景只應天上有」。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法海寺壁畫中兩大應用得出神入化的繪畫技巧——瀝粉堆金、疊暈烘染,這兩大「絕技」構成了所謂的「裸眼3D」效果。

瀝粉堆金技法包括貼金、混金、描金、撥金等高難度技術。金粉堆砌令每一條輪廓線都獨具浮雕般的立體效果,這是敦煌壁畫或永樂宮壁畫所不具有的。

壁畫上的觀音、菩薩和天女周身佩戴寶石鑲嵌的瓔珞,流光溢彩。逆光時,能清晰地看到凸出的金線輪廓;

而從正面看,金線隱藏在圖案里,金線中間用顏料繪製的五彩寶石彷彿也是立體的,散發著耀眼光芒。

法海寺壁畫上人物手臂部分圖案細膩而立體

最震撼的效果體現在《水月觀音像》上,高達3米多的水月觀音衣袂飄飄,周身纏繞著一條朦朧的白色輕紗,紗上綴有一朵朵六菱花,六個花瓣,每個花瓣由48根金線組成,細如蛛絲,精妙至極。

疊暈烘染,就是將顏料層層疊染,這種技法在工筆重彩中應用廣泛,但法海寺壁畫藝高一籌的原因,除了技法更細膩(有時候暈染達到七層之多),在顏料用色上也頗為考究,較多採用上等的青金石、水晶、硃砂等天然礦物質顏料,色彩層次鮮明。

比如,《帝釋梵天禮佛護法圖》中,梵天手中的一串白水晶珠,近看是用白色暈染勾線,距離越遠,越顯得透明渾圓、晶瑩剔透,據說是使用了天然白水晶研磨入畫;

辯才天腳下溫順降服的獅子和狐狸,毛髮豎起,根根分明,透過放大鏡,連耳朵上粉紅透明的毛細血管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在中國繪畫史中,壁畫是獨樹一幟的一個藝術門類。

2001年,北京市和石景山區文物部門經過專家論證,決定通過「珂羅版」印刷技術原樣複製部分壁畫,陳列在後殿供遊客近距離參觀,但在還原瀝粉堆金和疊暈烘染的技術環節,至今尚無法完整複製出壁畫的原貌。

法海寺壁畫講述著千百年來中原文化的深厚積澱,時光慢流孕育而出的動人傳說。

看繁華褪盡,畫上的歲月滄桑沉默不言,也勝過萬語千言。

▌藝庫APP

藝庫,為藝術愛好者提供藝術資訊和優質的藝術教育。由專業藝術機構大韻堂打造,助力活躍在藝庫平台的藝術家實現藝術夢想,幫助藝術愛好者在線學習,推動當代藝術發展。陪伴這個時代最有夢想的人,順利的完成他們的藝術夢。

下載藝庫APP,立即報名聽課,先人一步,掌握更全面的藝術知識,提高更優質的藝術素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庫 的精彩文章:

藝術市場的概述與藝術品價值評估的因素
你見過用鉛筆構造的創意雕塑么

TAG:藝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