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民營火箭上九天攬月,大陸航母下五洋捉鱉

民營火箭上九天攬月,大陸航母下五洋捉鱉

今天,如果你問中國的科技迷,最令人激動的新聞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首飛成功 !

5月17日早上7點33分,中國首枚自主研發的民營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號在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這枚火箭從研發到最終的發射僅用了1年時間,所有的設計工作全部由一個平均年齡為85後的年輕團隊完成!

這個新聞的確是夠吸引眼球的。國外,Space X的發展如火如荼,開發的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9號運載火箭,每次發射都是全世界矚目。埃隆·馬斯克靠這個一次次刷臉,廣大太空迷是他最大的擁躉。而中國,一次次火箭發射直播的時候,大家看到的都是軍事技術人員的身影。大家一致以為火箭這種高科技的東西都由軍方掌管,沒有民營企業什麼事。

今天,「重慶兩江之星」號發射成功的消息,徹底的刷新了人們保守的認知。

驚訝之餘,更多的是感嘆。

1960年,在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帶領下,中國第一枚自製的火箭東風-1研製成功,僅用時兩年半左右的時間,已經讓世人震驚。那時候條件差,但是有世界上最頂級的專家指導,還是舉全國之力。

今天,一個年青的團隊——零壹空間,通過資本市場操作,就能實現固體火箭的成功發射。

中國的進度是看得見的!

可以預見的是,他們將在小型火箭發射領域將佔有一席之地,從而展現中國民間航天團隊的風采。

四天前,才看大陸航母「下五洋捉鱉」;今天,又見「重慶兩江之星」「上九天攬月」。 隨著航母遠航的是胸懷,伴著火箭起飛的是眼界。

從網路披露的公開信息來看,2013年底,大連造船廠舉行了大陸航母建造的開工儀式;2017年4月26日,舉行了大陸航母下水儀式;2018年5月13日清晨從大連造船廠碼頭啟航,赴相關海域執行海上試驗任務,主要檢測驗證動力系統等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從開工建造到下水,大陸航母用時三年半時間;對比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的5年、福特號航母的8年多,我們用時很短。

從下水到出海試航,大陸航母用時一年;對比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的3年3個月、福特號航母的2年7個月,我們用時依然很短。

中國速度成了全球最快,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不再那麼的落後了。這種令大家振奮的好事情,怎麼看都不嫌多,怎麼看也看不夠。

祝願我們的「重慶兩江之星」和大陸航母后續的研發之路順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心比手高!俄欲造航母有心無力,可否找中國幫忙?
戴高樂號歇菜!法國艦載機找上美軍蹭航母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