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想過爸媽的養老問題嗎?

有想過爸媽的養老問題嗎?

坦白講,大多數人都沒琢磨過這個問題。但槽叔是個例外——

我是真的好好研究過「爸媽該怎麼養老」這件事的,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我得到了一個讓人沮喪的結論:

夫妻雙方爸媽、四位老人,想獲得理想中的養老生活,很難,真的很難。

1

父母需要什麼樣的養老

這裡不妨以槽叔為例,談談我這個30多歲、背負著4-2-1家庭結構的中產階層,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在我眼裡,父母需要的養老應該是這樣的

1. 大家不住在一起,但住在同一個城市

2. 老人有可以交往的同齡夥伴

3.每個月都有穩定、夠用的養老金收入

4. 不因疾病而拖垮全家

5. 每年在精神文化消費方面(如旅遊、看演出等)有一定的預算

首先,作為在帝都讀完大學後就地工作的新帝都人,對於父母的養老我首先要表達的最明確觀點是:

希望他們能來北京養老。

在我的朋友圈中,有新上海人、新廣州人、新深圳人,大多都有類似的訴求。即使我們對於事業和生活的變動持開放態度,讓父母在年老時陪在我們身邊,也是最核心的訴求。

但住在一個城市,不一定意味著要住在同一個屋檐下——說白了,不和老人一起住,本身也是確保生活品質(丈母娘一塊抹布能用一個多月)、免於無畏操心(婆媳關係了解一下?)的重要前提。

獨立居住,也意味著有機會和同齡人接觸。

同齡人更聊得來,這個道理適用於各個年齡階層。

在以前,人的遷徙往往伴隨著飲食、起居等習慣的改變。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還能因為一口羊肉泡饃、睡不慣席夢思而難捨故土?

拉扯老人對故土最後思念的,可能就是老友和街坊了。

但是,相信我,來了新地方,只要能有同齡人在社交生活上的無縫對接,這個問題基本可以迎刃而解。

2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這五條標準,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錢字。

前兩條和住所有關。

父母來大城市投靠,如果沒有為他們購置住房,租房便不可避免。考慮到四位老人的生活需要,按照北上廣深的租金價格,一套5000元左右的兩居室必不可少。

後三條和收入有關。

第三條里,什麼樣的退休金是「穩定、夠用的」其實因人而異,沒有什麼標準。

以北京為例,我認為保障退休生活基本的衣食住行,不考慮居住成本,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應在4000元左右。

畢竟你去菜場買點青菜和肉蛋,捎帶點水果,基本上100塊錢就沒了。

「不因疾病拖垮全家」,如果家裡做不到輕輕鬆鬆拿出幾十萬上百萬的治病錢,那本質上需要通過保險來解決這個風險。

給老人買保險這件事我之前說得很清楚了,這裡我們默認四位老人都能購買,每人每年的保費在2000元左右。

外出旅遊等文化消費,一年保守估計:人均5000元。

我們算筆賬——

年收入:4000元×12個月=48,000元

保險費:2000元

文化娛樂費:5000元

每個老人每年的資金需求是55,000元。四位老人相加就是22萬。加上每年6萬元的房租,近30萬的開支。

我傾向於把這筆錢看做子女應該承擔的責任——你可以理解為,不管父母有多少退休金,我每個月都要給每人4,000元生活費。就算他們依然省下來不花,也和我沒關係。

問題是:作為一個背負月供、正常開銷捉襟見肘的人,我上哪弄這30萬呢?

槽叔之前和第三方評測機構做過一個活動,為了解大家的保險需求,槽叔設計過一個問卷。其中有個好玩的問題:

你每年要給爸媽多少錢?

這是所有問題里,答案差異最大的——有的人每月都要給父母三四千塊錢,有的人基本不給父母錢,或者每年春節給一兩萬意思意思。

還有2個人寫的是:不給爸媽錢,每個月爸媽還要給自己錢……

3

活得太久,也是一種風險

在保險行業,精算人員會根據不同的風險開發相應的產品,來對衝風險帶來的損失。

再比如英年早逝這個風險,可以靠定期壽險和意外險來解決。

這些風險都很好理解,但你聽說過長壽風險嗎?

是的,活得長也是一種風險。趙本山前幾年在春晚上說的「人活著呢,錢沒了」,也是這個意思。

對於25-40歲的這個群體,長壽風險一直被無意中忽視,實際上有時候也是有意識的忽視——就算知道養老生涯很需要錢,我又能做些什麼呢?

作為保險老司機,槽叔見過很多種養老保險。但任憑你保險公司推出什麼養老金產品,都很難打動這批處在上升階段的人群。原因其實就兩點。

第一,不能迅速帶來可以感受得到的快感。

現在是什麼時代?消費時代?慾望時代?反正不是攢錢的時代,不是儲蓄的時代。

老一輩愛儲蓄的觀點,已經被當下年輕人批判得體無完膚。

你讓我攢錢養老?電梯里的廣告沖我吼道「一成首付買新車」,手機App提示我「0元iPhone,今天就拿回家」。

年輕人拒絕遞延的快感——快感越早體會到,就越值得去花錢。能做到按時把欠的錢還上,已經是同齡人的佼佼者了。

第二,不符合大變革時代下中青年更開放的價值觀。

過去二三十年,是全社會價值觀大變革的時代,公眾對於理財、消費的認知不斷變化,尤其是中青年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如果你告訴他,這有一份年化4%的複利投資產品,他一定會說:手機里可以買年化8%的P2P。

你告訴他這個P2P有風險,而且過兩年可能就沒這個收益了,而商業養老保險的4%是終身保證的。

他一定會說:我管不了那麼久,我只能管得了當下。

4

寫在最後

今天寫養老這個話題,本來是想介紹一下商業養老保險。分析一下有沒有值得關注的產品。

而且萬眾矚目的稅延養老保險正式落地,這個大新聞其實很值得大家關注。

但是寫著寫著,就發現與其寫養老保險,不如先聊聊養老這件事。畢竟我們得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想要什麼,才值得仔細想想,通過什麼手段能達到這個目標。

商業養老保險,其實就是這個手段。

看得懂的保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保險 的精彩文章:

TAG:輕保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