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經畏罪潛逃的老張

曾經畏罪潛逃的老張

我曾經就職於一家國企,廠里有個變電所,變電所里有個電工師傅叫老張。老張五十多歲,身形矮小黑瘦,頭髮花白,整日穿一件「勞動布」工作服,腰裡挎個工具袋。他操一口當地土話,語速很慢,而且每一句話後面都要拖一個長長的「啊」字,聽起來「嘎嘎」的,像鴨子叫。

有一次,我經過變電所,聽到那裡人聲嘈雜,老張憤怒的「嘎嘎」聲顯得特別高亢。過去一看原來是老張和一位女工在吵架,旁邊圍了一大堆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那時的國企人浮於事,整天閑得慌,於是我也過去湊熱鬧。只聽那女工語速特快,音調很高,聽著「咯咯」的像雞叫,襯著老張緩慢的「嘎嘎」聲,就像雞鴨對話,倒也有趣。話說吵架無好話,兩人嘴裡一串串的亂碼滿天飛,把對方的祖宗八代都問候了個遍,還是不分勝負,只聽那女工蹦出一句:「你這個通緝犯,你這個畏罪潛逃的壞分子!」老張頓時急了眼,啥也不顧了,上去要揍那女的,眾人趕忙給拉開了。

我覺得很奇怪,老張怎麼就會是通緝犯呢?看他那模樣也不像作姦犯科之徒啊。回到辦公室,我把這事告訴了老朱,老朱是建廠元老,一肚子掌故,廠里的事沒他不知道的。聽我一說他就樂了,說:「這事你問我還真問著了,如今廠里知道這事的人已經不多了。」於是他就給我說了老張畏罪潛逃的故事。

文革中,所有場所都要掛毛主席像,變電所里除了牆上掛的主席像以外,在桌子上還放了一座毛主席石膏像,每天的「早請示晚彙報」儀式就是在這座石膏像前舉行的。有一天晚上,輪到老張值夜班,他閑得無事,就喝著小酒聽著收音機打發時間,喝得微醺時,手腳有些不聽使喚,不知怎麼把那座毛主席石膏像碰到了地上,石膏像的頭掉了下來。這在當時可是不得了啦,這是大不敬,會被打成反革命坐大牢的,弄不好槍斃都不是不可能。

老張的酒一下子嚇醒了,回過神來後趕緊手忙腳亂地把石膏像的頭重新按上去,試圖用膠水粘牢,但怎麼折騰也弄不好,眼看天快亮了,接班的人馬上就要到了,可石膏像的頭還是歪的,老張這時已經魂不附體,失去了理智,於是拔腿就跑,一直跑回鄉下老家,躲在被窩裡不出來。接班的人沒見到老張已經很詫異,再看到石膏像的頭歪了,也嚇得夠嗆,連忙報告保衛科。保衛科不敢怠慢,一方面布置保護現場,一方面向公安局報案。公安到現場後認定這是現行反革命案件,鑒於老張已經畏罪潛逃,立即對他發出通緝令,當天下午,就把老張從被窩裡拖出來了,繩捆索綁押回廠里,經連夜審訊,老張認了罪。第二天召開全廠批鬥大會,老張被扭成「噴氣式」批鬥了一整天,挨了不少揍,被打得鼻青臉腫。會後就把老張帶回公安局關了起來。本來老張是要被判刑的,由於他成份好,家裡是三代貧農,他自己人緣也不錯,關鍵是他有個徒弟在區革委會當頭頭,幫他說了許多好話,最後老張被定性為「壞分子」,押回廠里監督勞動,直到改開後才得以平反。

後來我調到了能源科,與老張在一個部門,漸漸與他混熟了,說話也不再忌諱,有一次閑聊時我提到了這事,問他當時為什麼不主動去說明情況,即使逃跑也該逃遠點,逃到讓人抓不到的地方去,逃回家躲在被窩裡能躲得過去嗎?老張說:「當時都嚇傻了,六神無主,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只想著趕緊逃,別的根本沒想過。」時隔多年,他說這話時仍一臉驚悚,就像一隻老貓爪前的老鼠,無力反抗,也跑不掉,只有瑟瑟發抖,聽任擺布,可見當年控制人們精神的那股力量有多強大啊。

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小朋友們看這個故事會覺得不可思議,但當年的確就是這樣的,如今想來都覺得不寒而慄。現在人們的言行自由多了,可以說以前不能說的話,干以前不敢想的事,但同時卻要面對污濁的社會環境,忍受貪官污吏的欺凌和盤剝。對此,即使是老張那樣的文革受害者都覺得憤怒,我多次聽到他用那「嘎嘎」的聲音抨擊著社會的腐敗:「毛主席那會兒哪有這麼多貪官啊?要槍斃的啊!」他說這話時,好像那個曾經強加給他折磨和羞辱的年代才是理想中的天國,而還給他公正的後來卻是黑暗的地獄。

改開前,社會比較清正,基本沒有貧富差距,人們心態比較平和,但言行受到禁錮,物質匱乏,甚至要忍受飢餓。改開後,社會變得渾濁了,產生了巨大的貧富差距,人們的心態普遍失衡,變得焦慮,好像人人都在痛苦中掙扎,但物質條件比原來豐富得多,以前的夢想,甚至夢中都不敢想的事如今也成了現實。人們之所以感到憤怒和痛苦是因為人們在享受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希望生活在以前那種相對清廉公平的社會環境中,但這卻是魚和熊掌,永遠不可能兼得的。社會真要發展到了那種境界,那麼矛盾和鬥爭都消失了,人類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將陷於停滯乃至滅亡。

老張的事情過去幾十年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們對前三十年前和後三十年前到底哪個好的爭論還非常激烈。近代中國戰爭與革命頻仍,每一次大的動蕩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顛覆性地變更。文革就是建國後歷史進程中的一道分水嶺,評判其前後的優劣這樣的問題實在是太複雜了,需要有哲學的高度和歷史的寬度,就讓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去研究吧,普通民眾與其在瞎子摸象式的爭論中鬧得面紅耳赤,還不如努力適應當下,爭取美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渴死的水 的精彩文章:

TAG:渴死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