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的這個惡習 讓人痛恨的想要屏蔽瀏覽器

大數據的這個惡習 讓人痛恨的想要屏蔽瀏覽器

幸福

幸福除去被關愛,更重要的是要放縱自己的思想自由,不被綁架。

2008年我剛開始做編輯的時候,領導訓話「標題一定要控制在規定的字數內,內容一定要是原創的,關鍵字一定要設置……」幾年過去了,我回家生了個孩子,跟手機say拜拜了一會兒,再出來混的時候發現看個新聞標題長的跟防孩子走丟繩似得(伸縮自如),看完標題就不必再看內容了,因為標題都說完了。更可氣的是,所有的瀏覽器都根據用戶點過的新聞做了推薦,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一個三俗的新聞,從此以後這樣的新聞就霸佔了你的屏幕。而且契而不舍,哇塞,你在好長一段時間都會發現,媽媽呀,翻了好幾十頁了,還是這類新聞,搞的你都開始懷疑人生了。好幾次我都想直接卸載了瀏覽器。

大數據分析逼的我只用瀏覽器查詢,不用來看新聞

從我發現該死的推薦讓我長時間停留在同一類我不愛看卻不經意點了一下的新聞上,或者是我愛看卻千篇一律的新聞上後,我就決定半屏蔽瀏覽器。

半屏蔽就是還用瀏覽器,但不點開就看,而是只共搜索。瀏覽器這個東西,已經鑲嵌在我們的生活里,有的時候用用還是挺方便的,徹底不用很不現實,但是我可以選擇繞開那個該死的大數據分析過後的推薦。這就好比你的朋友圈都是賣東西的,不管你怎麼翻都不能滿足你窺探朋友生活樣貌的一二,你就不會再翻看朋友圈了(當然喜歡買東西的除外)

大數據神奇的把人群同類化了,而玩大數據的人卻從不看大數據下的內容

記的干編輯的時候,領導每次開會都會強調「內容為王」現在看來並不如此。大約多數的文章(權且說文章吧,說新聞有辱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都以新鮮的配圖來吸引人點開來看,而非用來佐證內容。到底有多少撰文者成為了網路運營的傀儡不得而知。只是網路運營最明確的指標是流量,你可以用一個圖片來吸引,也可以是一句話,一個標題,或者一個莫名其妙的令人費解又好奇的其他東西。所有的運營人員都是這麼跟撰文者交代的,於是很多人會發現,網路上充斥著同類的卻不同方式的文字,這些文字佔據了你的屏幕,你看著看著時間就沒了,看著看著就好像對這些東西也感興趣了,看著看著你變的跟身邊其他人都一樣了也不曾發覺。而玩大數據的人們偷偷的笑了「用戶習慣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結論就是你莫名其妙的被實驗了,他們莫名其妙的認為自己得到了正確的數據,繼續著一輪一輪的文字踐踏。

現在如果有個瀏覽器能正常的推送幾個新聞(正在的新聞),剩餘的任由用戶自己探索的話,我一定第一個用,而且會推薦給別人用。人生能夠思想自由並留白於我而言是最好的服務。

不指點,也不效仿,我有我的思想。你知道我們都是成年人。不管3歲之前,還是7歲之前,亦或者是12歲之前,那都已經過去。

如果可以交個朋友,我是清水木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的寶貝 的精彩文章:

TAG:媽媽的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