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交+」模式 將商業與娛樂結合起來

「社交+」模式 將商業與娛樂結合起來

社交媒體在中國廣受歡迎。人們平時用社交應用與他們的朋友保持聯繫,同時這些應用軟體還是提供娛樂方式的途徑。

根據eMarketer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平均每天在智能手機上花費3個小時,全國有超過6億人經常經常訪問社交網路。

中國的企業們很快就發現了商機,並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被稱為「社交+」。在這個模型中,來自不同行業的公司都依靠社交來推動用戶的參與和用戶數增長。

外媒指出,在這種模式下,教育、新聞和電商等不同行業均構建起自己的社區環境,以此吸引用戶的到來和留駐。

據《南華早報》消息,「社會+」模型通常發生在以下兩種方式之一:中國企業可以利用用戶的當前社交網路來擴大用戶群,或者他們開始自己的一個小社區,吸引用戶參與和貢獻。

第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拼多多。它聰明地立足於已有的社交網路,依靠口口相傳,在三年內積累了3億用戶。與大多數電商一樣,拼多多也是賣東西,不一樣的是,用戶可以在微信分享交易或發起「團購」,便有機會獲得更多折扣。

第二個成功的案例則是「小紅書」。但它和拼多多的「微信+電商」有著細微不同,它採用的是「Instagram+電商」模式。「小紅書」鼓勵用戶上傳自己的照片,通過個人真實的展示,向別人介紹身上穿戴的衣服飾品,並在平台上發布相應的電子商務清單。

由於社交活動的影響,「小紅書」已經成為了知名的化妝品推薦平台,並吸引了不少名人,包括中國女演員范冰冰和江疏影。

事實上,「全行業社交」的理念很早就已出現,例如,螞蟻金服就曾依託支付寶,多次推出社交軟體。不過,過去的嘗試多以失敗告終,直到像抖音這樣的「社交+視頻平台」、小紅書這樣的「社交+電商」崛起,此概念才重回視界。

此外,中國傳統也助力了「社交+」模式的發展。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至今未泯,導致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表達慾望常常被壓抑。在網路上,這種壓抑的表現欲終於爆發開來,造就了網路社交平台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去還是留?伊朗為英法德給出為期60天「最後行動期限」
法國國營鐵路公司罷工繼續:政府淡定 工會不滿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