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有安全感嗎?

你有安全感嗎?

「你愛我嗎?」

「愛阿」

「有多愛?」

「……這要怎麼回答」

「那你會愛我一輩子嗎?」

「我很難保證我一輩子都會愛你欸,哪知道有一天可能你跟我提分手,這樣我還一直愛你一輩子也很難吧?」

「哎呀,我不管啦,你會不會一直愛我!」

「這就真的很難說啊!我不想要隨便保證我可能做不到的事!」

「所以你其實根本就沒那麼愛我……假如你夠愛我,就會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想要努力面對,不會跟我講什麼特殊情況。」

「……」

你有安全感嗎?


疑神疑鬼的自己:查勤、吃醋、偷看手機??

你是否曾遇過這些狀況:

感情還沒開始萌芽,卻停留在曖昧時,有時候會患得患失,不確定曖昧對象到底喜不喜歡自己,當對方主動邀了我一起出去,或做了一個貼心的舉動就鬆了一口氣,這時候我終於可以「暫時」確認他/她應該是有注意到自己的。但下一刻,對方已讀卻久久未回我的訊息,又開始自怨自哀地想像著或許都是自己在自作多情,想著其實我們真的什麼都沒有,或許他就是把我當好朋友才跟我說這麼多心事吧。那時候的曖昧,那時候的不安,我們以為是因為感情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承諾,所以心情才會這樣難以控制地起起伏伏,沒有辦法在關係里感受到穩定的感覺。

可是明明我們已經在一起了,那種不確定感還是會時不時的冒出來。不論他說了幾次他愛我,有時候還是會對於他的愛半信半疑,或是他說的愛持續效果很短,只足夠讓我安心個一天或幾小時,我還是會想不斷地想問他是不是還愛我。

有時候只是聽他說愛,不足以讓我安心,會想要偷觀察他在朋友圈上都會去誰那按贊跟留言,也會想知道他常在跟誰在傳訊息聊天,聊天對象是不是大多數都是異性呢。有時甚至會去比較他回別人訊息的速度跟回我訊息的速度一不一樣,訊息中有沒有對別人有沒有比較溫柔客氣卻對我簡潔有力,跟別人說的話比較多還是跟我說話比較多……

看完他的動態,偷看完他的通訊軟體的訊息,確認前任沒有任何的消息,可以讓自己的安心期延長到兩三天,但一旦拿不到他的手機來偷看的時候就渾身不對勁。好像有一點上癮的感覺,多希望他不論是e-mail或是所有社交軟體的帳號密碼都拿來給我。好像,這都可以稍微讓安心的有效期再延長、持久一點點。然而好景不常,這些還是不足以讓自己安心下來,甚至還會不斷地想要用各種方式來測試,看看他/她到底只是偷偷刪掉證據、嘴上說說的愛,還是真心的愛著我。不論隨時打電話給他,名為關心他,其實是想確認(抽查)他現在在哪裡跟誰在一起,他跟朋友聚會的時候就是想要一直打電話,偷聽有沒有異性的聲音,要他拍現場照讓我了解他有沒有被別人吸引走的可能性……

我好像就是無法安心下來,即使用上面那些方法讓我可以安心,好像也只有一開始比較有效果,後面還是會愈來愈忐忑不安,常常處在擔心受怕的情緒當中難以自拔。看身邊的朋友不會特別想要追查男友的ip來確認行蹤,對我來說卻是我每天的必定要做的例行公事,不然一整天都感覺不安心。看著身邊的人都不會時刻想要黏著戀人,我卻被這樣疑神疑鬼的自己所困,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在與他交往之後還是這樣無法放鬆下來。

最後,對方終於受不了我一次又一次的逼問與不信任,跟我分手了。這時候的我又更加覺得,或許真的沒有人能接受我吧……


不安的迴圈:你怎麼看自己、怎麼關懷自己

人內在有一個深刻的需要,便是我們想要歸屬在一個穩定而且會被關懷的關係里。正如同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其實人的一生當中,都在追尋著「歸屬感」與「價值感」。因此在愛情關係裡面有兩個很重要的關鍵,會影響我們繼續維持這段關係的動機和信心,以及對方是否可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第一就是另一半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另一個便是另一半能否給予自己正向的關懷。

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對關係的信任與信心其實很難增加。常常不知怎麼的就會一直懷疑對方到底是怎麼看自己的,想著戀人有一天是否就會拋棄自己、不要自己了,甚至,也懷疑對方是否真的是關心自己的。即使他的另一半實際上並沒有這種想法和感受,但這些人常常會低估了另一半對自己的愛與接納。當我們持續抱持著對另一半的懷疑,這些對感情悲觀的想法與感受不僅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另一半,甚至破壞了這段關係。

是的,你沒看錯!即使兩人之間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即使擁有了一個很棒、很接納自己的另一半,但僅只是對關係悲觀的想像,就足以讓彼此的關係降至冰點,最後甚至導向分手這樣的結局。

而更慘的是,對關係與自我的懷疑,除了讓我們一次次的關係破裂,更助長了「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我們就不斷在這些鑽牛角尖的想法、不斷的自我懷疑中,也懷疑對方真心、不斷找尋自己可能會被拋棄的可能性,接著一次又一次地將自己打入失落與自我貶低的沮喪當中。

即使身邊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勸著自己「別想太多」,甚至自己也清楚很多都是自己的小劇場上演,並不是真的會發生。但其實光是「有可能發生」,就已經讓自己惶惶不安煩惱不完又擔憂不完。朋友看得痛苦,自己又何嘗不痛苦於無止盡的想像與恐慌,有時候我們甚至是不知道該怎麼中斷這些不斷上演的劇場,害怕著「他不愛我了該怎麼辦」、「我們分手了該怎麼辦」。另一半隨口稱讚另一個人體貼,都擔心著他是不是在說我不夠體貼,我應該要像他稱讚的那個人一樣,說話輕聲細語,臉上總是帶有笑容。我們對戀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格外敏感,情緒跟著自己的小劇場波動不已,只要一點小事發生就開始擔心「他會丟下我嗎?」

因為沒有安全感,開始限制另一半的行動,跟誰出門吃飯要報備、睡覺前也要說一聲、電話即使在開會也要接到、信息要一小時內讀到並回應……當另一半沒做到,小劇場馬上又「開麥拉」地上演,忍不住對對方訴說自己不安的委屈與被隱瞞地憤怒與失望,無法相信對方是「忘了」,心中認定一定是「不想讓我知道與安心」。

但這樣的苦苦相逼,累了自己,也累了另一半。即使對方努力配合,做出那些樣子讓自己安心,可是自己卻發現那安全感還是一個洞,怎麼填也填不滿,一邊想著「一定還有一些讓我不安的情況」,一邊也同時要求伴侶要做到更多的事。有時候,伴侶承受不住這些因不安全感而提出的許多要求,開始責怪我不懂體貼,我們在彼此的需求之間僵持不下。有時候,對方突然人間蒸發,不論我怎麼吵怎麼鬧,打電話到他辦公室、去他家門口堵他,他都用各種方式迴避跟我有接觸的可能性。

再一次,我相信了我真的不會被愛,過去他所說的承諾與愛,通通是假的,果然我不該相信任何人。然後,又在下一段關係里,再度重現害怕被丟下的不安,一遍遍重演小劇場,一次次加深了不被愛地信念。


停下來,看看自己的不安全感從哪裡來

在不安感當中,我們看不見也不想接受對方愛自己的方式,我們希望對方只按照我們可以感覺到愛的方式愛自己,覺得若對方愛自己,應該就會用我愛他的方式愛我。若對方夠在意我,便會像我一樣時時想知道他的行蹤,而不會不想要聯繫我。若我們沒有去看見,其實都是我們的不安,讓我們害怕去理解對方,最後伴侶也會因為挫折與疲憊,對自己的付出沒有被看見的失落與無力,甚至會懷疑會不會是真的不具備愛人的能力,所以你一直無法感受到我對你的愛,甚至被你說服了「可能我真的不夠愛他吧,所以我才做不到他需要的這些要求」。我們無形當中也把另一半愈推愈遠,也把所有想與我們好的關係愈推愈遠。好關係維持不了,卻會不斷地想要尋找不好的對象來維繫不良的關係,變成一種不安的迴圈,負向的循環。

若想改變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有必要停下來看看自己的不安全感從哪裡來,我是否不只對另一半缺乏安全感,也認為沒有人會想跟我當好朋友,沒有老師會喜歡我這個學生,也沒有老闆會認可我這個員工,不安全感可能會在很多關係當中一再出現。若看不清楚這些不安全,了解這些不安的源頭來自哪裡,再多愛的保證也只是讓我們擁有暫時的安心而已,一次次面臨分手的關係,也只是讓自己更加確信自己不值得被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世間 的精彩文章:

這幾句話送給日子過得很累,內心很壓抑,感到很壓抑的每一個人
男女之間有純友誼嗎?中了這10點,表示你們不只是普通朋友

TAG:在世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