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代州道教的起源與發展史追溯

代州道教的起源與發展史追溯

代州,歷史文化燦爛,如同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卷,多姿而不乏氣韻生動;古遺遍地散發馨香,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總有著獨具特色的雲外天香。

翻讀它厚重的歷史,似乎每一頁都在求索與傳承、奮鬥與崛起的交織輝映中砥礪前行。而代州道教文化以其古色古香的逸聞故事和神話傳說、不可言傳的人體修鍊技術令世人執著痴迷,而代州道情更以其奪人魂魄的藝術感染力,贏得了當地人民的喜愛,並隨著歷史的演進及文化藝術的傳播和交流,在內蒙古東南部、河北西北部和陝西東北部的黃河沿岸一代,也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道教傳入代州境內無確切文字記載,現境內遺有三觀:鳳凰觀、趙皋觀 和三清觀。鳳凰觀,「北魏太武年間,寇謙之自嵩山來,曾居於此。」(據《代州志》載)又明代《重修仙觀碑記》載:趙皋觀,創建於北魏太延年間。可見代州道教傳入最遲在北魏時期。宋闞道寧(號休休子)承寇謙之、孫思邈、董思珍、朱自然學說,養貞於此,卒年84歲。是宋代雁門關內外有名的大道士。劉海蟾亦寓觀中(民國23年在代縣城北太寧宮失火燒毀之前,真武大帝殿壁尚存有劉海蟾自畫像及手書「龜鶴長壽」四個大字)。元初,道士孫守真居山50年。(明·萬曆版《代州志》載)據1955年縣委統戰部調查,民國二十六年,代縣境內有道士20餘名,由於釋道對壘,互不相容,到1955年僅剩道士2名。2016年統計,境內有道士5名。

鳳凰觀,在縣城南35里,上有天柱、玉龍、玉案、會仙、養龍五峰,其北為真人谷和鳳門,南為青龍門。因位於鳳凰山(海拔1813米),故以觀名作為村名。北魏太武時,有鳳凰來此,建立觀,取名鳳凰觀,又名來儀觀。唐改名嘉瑞山。《代州志·金石志》載: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建天長觀。觀旁有鳳游、洗參、飲虎諸池,今觀毀。現有桃花、水薕、藏劍諸洞遺址,碑文存。1981年統計,全村有11戶,42人,78畝耕地。2017年整存搬遷。

趙皋觀,在縣城南46里,位於北天台山(海拔1630米)。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萬曆年間(1573—1620年)曾予重修,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增修。觀分南北兩洞,佔地面積2220平方米。現存北洞正殿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築。野史載:太乙救苦天尊在趙皋觀創立道教,相傳民間的《拔度血湖寶懺》就是「太乙救苦天尊」趙皋傳授的。民間傳說太上老君是老子的化身,而太乙救苦天尊正是趙皋的化身,這是民間的信仰和真正意義上的不忘初心。北洞以道教為主,俗稱人間第一蓬萊。如今是一處以深山古剎趙杲觀為中心建設的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情趣為一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道士無。

三清觀,代州城外,文革年間拆除。明朝景泰初,三清觀建在代州西關城,景泰初移在西關的西城門外。後峪口三清觀仿代州三清觀形制建,1966年觀毀,現僅存戲台。三清觀戲台,位於代縣峪口鄉下苑庄村。據題記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現存為清代遺構。坐南向北,佔地面積83平方米。磚砌台基,基寬9.65米、深8.6米、高1.55米。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前坡歇山、後坡懸山,六檁後廊式構架。

說起代州道教文化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及,他就是休休子。休休子,又名闞道寧,雁門本土人,代州道情的直接推動者,嘗住鳳凰山修真。休休子創作的道歌《道頌》作為鳳凰山來儀觀的課誦音樂、齋蘸音樂必演節目,其《道頌》被刻在代州古城南鳳凰山的崖壁上,並成了民間傳唱的道曲,直至明萬曆年間。由於山崖剝落,風雨侵蝕,《道頌》才亡佚。鳳凰山的崖壁題刻,不僅承載了休休子的道教經典作品《道頌》,還承載了由其伺身道徒親撰的《大道士闞道寧傳》。追根溯源,道情(道曲、道歌)原系道教藝術,是道家用以宣傳其宗教思想的藝術工具。根據其音調和特點分為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休休子時期,俗曲道情發展日益完備,代州道情已成形。代州道情以其獨立的個性和濃郁的地方風格在雁門大地競相傳唱,直至風靡整個晉北。自此,休休子的名字被錄入多個版本的明或清之《代州志》。

休休子有兩件事奠定了他在雁門文化中的地位。第一件事是「幼為釋,已而學道,養真於鳳凰山之來儀觀」(《代州志仙釋萬曆版》);第二件事是「年八十四,屍解弘化,莫如所終」最後保存屍體蒸發不知去向。佛家講坐化,道家說屍解,其實是得道高人的能量轉化而已。求學道教,無非兩個目的,一個是求仙,一個是得道。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專家葛洪指出「求仙,先要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太平真經》又指出,「修道得道要忠君、孝親、敬長」。無論是忠孝、和順、仁信,還是忠君、孝親、敬長,都是十分接地氣的身邊事,做起來既不費勁,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艱難困苦。如果把這些要求往凈土宗、大乘教等深奧的佛教義理上靠,又能溯出許多理論依據。這樣的傳教佈道即可得到上層社會的理解和認可,又能得到社會中低層民眾的接受和踐行。所以,休休子的《道頌》既是廟堂、道場上的必演節目,也是民間坐唱、傳唱的娛樂段子。這一點無疑成了《道頌》大行其道的有力佐證。另一點是當時年代動蕩不安,統治階級需要社會穩定和諧,其教義正好符合上層意志。休休子一出場,受到統治階層的庇護,故而,恰如其分地奠定了他的傳道地位。

宋金時期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於1244年遊歷代州鳳凰山,尋根問道。元好問據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拓跋燾推崇寇謙之,寇謙之開啟代州道情之窗)的後代,後隨父移居忻州。同行的文友有庄煉、師通元等。當時代州天慶觀道長也在此修鍊過,負責接待和講述代州人文、代州道家文化。元好問游鳳凰山時曾路宿鳳凰山入口處瑞雲庵,由當時道正(官職)王仲章安排,後人從元好問(元好問,字遺山)的《遺山先生文集》記述可知道王仲章日常居於鳳凰山並執掌山中鳳凰觀。「朱自然以天寶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升天,其日未時至京陳謝天子。天子異之,敕中使復勘。如玉以後十日亦上升。」(石立於天寶四載,元宗敕書碑)元好問《兩山行記》載:「來儀觀有天寶四載石記,是道士董思珍所造,思珍殆學究之粗能秉筆者耳,文鄙而意隱,余為之反覆數遍,始見崖略。自嵩高迎寇謙之居於此,時有鳳凰觀。太武為之立觀,且以鳳凰名之。觀歷周、隋,自唐而廢。」元好問為代州道教做了有力註腳。鳳凰山的耳聞目睹,也為元好問文、史及自然科學、藝術的研究孕育了沃土。

休休子作為雁門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一位大道士,對代州道情劇的主題開掘起到一定的影響:一是提倡向善、修道、忠孝、仁義。踐行「唱戲喻世」、「以戲化人」;二是勸諭世人做善事到一定程度就會得道成仙。現實中的休休子,可以說為代州道情的編劇及代州道情藝人的培養做出了榜樣,從而使代州道情在華夏戲曲發展史上扮演了難以取代的重要角色,為代州道教走上健康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譬如:吸收《道頌》養分後發展而成的《周公八卦》《打經堂》《劉全進瓜》等道情劇目是雁門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土壤,是研究民間宗教音樂和戲劇的活化石,也一直承擔著向社會民眾傳導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的使命。

道教,作為源於中華民族本土宗教,傳承、弘揚道教文化精髓,讓其在新時代發揮應有積極作用,吾輩責無旁貸。對代州道教進行挖掘、整理,旨在讓其在原有基礎上恢複本真面貌,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增強代州人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推動形成雁門文化發展高地,為夏養代縣、康體養老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歡迎關注秀容在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秀容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秀容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