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女子「對鏡貼花黃」是一種什麼樣的裝束?

古代女子「對鏡貼花黃」是一種什麼樣的裝束?

黃花閨女一般形容未出嫁的女子,這在中國歷史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到現代還有地方如此稱呼未出嫁的女子,但是為什麼管未出嫁的女子叫黃花閨女,而不是紅花閨女或藍花閨女呢?

而歷史上關於黃花閨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個女兒叫壽陽公主,生得美貌天仙。某年正月初七下午,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里嬉戲,過了一會兒,因稍感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這時恰好有微風拂來,將開得繁盛的臘梅花吹得紛紛落下,其中有幾朵碰巧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而經壽陽公主嬉戲而產生的汗水漬染後,便在前額上留下了淡淡的臘梅花痕,拂拭不去,卻也使壽陽公主顯得更加嬌柔嫵媚。被皇后看見,十分喜歡,特意讓壽陽公主保留花痕,三天後才將其用水洗掉。此後,本就愛美的壽陽公主便時常摘幾片臘梅花,粘貼在自己前額上,以助美觀,這種打扮方式被稱作「梅花妝」。宮女們見此個個稱奇,並跟著仿效起來,「梅花妝」(或簡稱「梅妝」)便在宮中流傳開來。

此事在宋代李等撰寫的《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引《雜五行書》有如下記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後來,「梅花妝」又進一步流傳到民間,一時傳播開來,年輕女孩子愛不釋手,尤其是官宦大戶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舞女們,更是爭相仿效。

但是臘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將其做成黃色的粉料,再用其將薄紙片、乾花片、雲母片、蟬翼、魚鱗、蜻蜒翅膀等染成金黃色,剪成各種花、鳥、魚的形狀,然後將其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而這些用黃色花粉染制而成的飾物就被人們稱為「花黃」(亦稱「花鈿」、「花子」)。久而久之,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出嫁的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木蘭辭》中就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之說。在當時人們看來,不貼黃花,就缺少了女性的特徵,就像今日女孩子們對口紅的喜愛與執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這位君王用穿胡服換來了國家的強盛被稱為黃帝後第一偉人
此人是東吳的諸葛亮,臨危受命託孤,一生卻無緣相位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