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我邊界—真的很重要

自我邊界—真的很重要

讓我們近一點吧,因為我們都互相需要,但也不要太近,不要近得分不清哪個是你,哪個是我;或者我們互相離遠一點吧,但是不要遠得在我們彼此需要愛的時候,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追夢赤子心

中國新歌聲 第3期

徐歌陽

00:00/

與文章並沒聯繫,純屬覺得好聽分享...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自斬斷臍帶之後,個體與個體之間就有了截然的界限;同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尋求與他人的連接。這種分離與連接感相互交織碰撞,構成了心理學中所說的「自我邊界」。

建立自我邊界但也不要越過對方的邊界,有各自的空間,並不是說兩人就完全陌生,有健康完善的自我邊界更能拉近彼此關係。

尊重對方,讓對方成為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也成為自己。

不代替,不越界。

世界上最好的改變別人的方法,其實就是通過自己的接納,讓對方真正的做自己。

世界上最好的關係,其實就是尊重彼此的邊界,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

說到底呢,只有三件事情,老天的事情,管不著,別的事情,管不了,自己的事情,管好就不錯了。

自我邊界清楚的人,並不意味著他不需要別人。

也就是說,他並非在任何情形下都自己承擔一切,拒絕別人在情感上和行動上的支持。自我邊界清楚意味著,一個人與他人接近,但沒有近到他失去自己的程度,也沒有近到把別人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的程度,他還是他,別人還是別人;與此同時,他也不會離別人太遠,不會遠到喪失愛自己想愛的人的能力和可能性,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他會從別人那裡獲得不虛假的安全感與溫情。

即使在夫妻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朋友之間,每個人也都應該有清楚的自我邊界。那種消弭了自我邊界的情感,遲早會對身處這種情感關係中的每一個人造成傷害。也許有人會說,在這樣親密的關係中把邊界線弄得那麼清楚,會不會使關係變得很冷漠?回答是不會。因為自我邊界清楚,並不意味著沒有情感。而且,兩個都有著清楚的自我界限的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才是最深厚、最真實和最有價值的。

舉幾個例子:本來要結婚的伴侶,最後女方受不了對方毫無邊界感的討伐:「你應該和我共享你的朋友、圈子、心情及所有的通訊信息。」一對中年夫婦:「我們結婚了,你就有義務把每月的工資卡給我。你有權利記住我的生日,並需要誠意的生日禮物。你還需要幫助我解決,任何我解決不了的事情。還有作者或藝人,習慣通過公共平台,分享自己婚姻里最私人的情感……。」

把對方當成自己。所有以愛的名義試圖佔有、控制、羈絆,更容易讓人失去自由。也容易讓人在自我邊界的意識里模糊不清,最終失去自我。

自我邊界意識模糊的人,除卻精神和人格的不成熟之外,最重要的是,暴露出了自我的不懂節制,及盲從的控制欲,這種慾望就像燃燒的火焰,因為自身的放縱、不懂克制,很容易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與人的關係過於隨意和熟悉,不分你我與彼此,是真正的親密。事實上,它很容易給一段好的關係造成新的矛盾。比如:父母可以隨意偷翻孩子的日記,成年後,又以為孩子好為由,干涉其婚姻;朋友之間,以為情感很熟,就可說話肆無忌憚,口不遮言;夫妻之間以為結婚了,就可以隨意無間。

最好的關係、最為妥帖的情感,在於彼此間可以親密,不要無間;可以留有距離給予扶持,而不是毫無邊界的取暖。世間所有珍貴、值得敬重的情感,在於各自看似分開,卻能時刻感應對方的存在與需要。

知見可以永無邊界,但關係需要有所邊界。一個邊界意識薄弱或總是模糊不清的人 ,很難相信他身上有某種堅如磐石般的內核存在。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道德經》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我看來,這裡的「知止」就是邊界,立場,原則,也是「歸屬」。

以上內容部分為轉載

掌柜今天聊一些心理學知識也是個人愛好,希望今天的自我邊界分享能對閱讀的你有點幫助。現今每個人都有獨立的社交圈,有人在圈內過得很好,有學習有成長,有的人卻感覺很累,覺得社交無用,為自己徒添煩惱。試著多了解一下,看看問題是否出在自己身上。

感謝支持心靈客棧,掌柜在此謝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客棧掌柜 的精彩文章:

TAG:心靈客棧掌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