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何為「五子登科」?

何為「五子登科」?

原標題:何為「五子登科」?


最近筆者在黨風廉政教育學習中,接觸到一個成語,「五子登科」,說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乘機搶佔地盤,地方軍政要員更是大撈特撈,大肆在五子(車子、房子、票子、金子和女子)上下功夫,貪污腐敗,巧取豪奪,結果民怨沸騰,國民黨政府散失人心,丟掉了政權,敗逃到台灣了。那麼五子登科它真正意思是什麼呢?讓小編給大家一一道來。


「五子登科」原本是民間經常祝福的俗語,說的是五代後周事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三字經》也有記載:"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用這句話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念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



隨著時代變化,這個成語也在不斷演繹。五子登科剛開始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到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舊官僚的"五子登科"是指:說話賣關子,開會擺架子,玩樂有點子,做事沒法子,每天混日子。國民黨時期是指:車子、房子、票子、金子和女子(漢奸的妻妾)。


這就是「五子登科」的來歷以及它的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真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口井」給人們的啟示

TAG:歷史真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