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讀書報告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讀書報告

作 陳奕然 編 王猛

01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可以說是所有文科生應讀的一本書,儘管裡面的內容較為枯燥,純理論性的東西太多。馬克思·韋伯也是當代社會學之父。我懷著崇敬的心情把書「囫圇」地讀了一遍,或許是自己能力的問題,較為深刻的內容不甚理解,但在一些內容上也有了一定的收穫。其實韋伯先生完全可以分兩本書來寫,在看新教倫理時不時想起資本主義精神,反之亦然,頗為費力。

02

資本主義精神在於對財富的追求,一方面使資本家不勞而獲以資本賺取資本,一方面又是以壓榨勞動工人來賺取資本。韋伯先生生活在19世紀,正值兩次工業革命,當時所流行的「底薪高產」一說,原理基本如下:例如一個工人收割一英畝土地獲取十先令工資,那麼它可以一天收割三英畝獲得三十先令的報酬。若將工資提升到十五先令,那麼工人一天只會收割兩英畝土地來獲得報酬,而不是向資本家所想的收割更多的土地獲得更多的酬勞,反之若資本家將工資下調到五先令,工人就必須收割更多的土地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資本家開始用底薪高產的方式來獲得利潤。富蘭克林也是提出過時間就是財富、道德是財富、守信是財富,通過種種無形的途徑讓一些抽象的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財富。資本主義精神核心便在於得到更多的財富,並以得到更多的財富為目的來從事各項活動,以至於各種美好的品質都以得到資本為思考方式。

03在歐洲的中世紀,宗教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神學對人民思想的控制遠高於國王。天主教會有著明確的禁慾思想,打壓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方面,天主教會讓世人節儉,用大量的勞動侍奉上帝而只獲得那麼一點的薪酬,另一方面教會大肆收斂錢財,甚至出現兜售贖罪券這樣的舉動。於是,一場資本主義抨擊教會神權的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了。

04

在書中,新教主要分為四個教派:加爾文教(長老會)、路德宗、循道宗、浸信會。其中路德宗和浸信會都有支持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相信「因信稱義」、更相信賺錢是上帝賦予的天職,這是資本主義發展所帶來的結果,也是教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加爾文教和循道宗則比較保守,雖然繼承了「因信稱義」,但仍然大肆宣揚禁欲主義,認為對世俗的迷戀會使自己與上帝愈來愈遠,以至於得不到上帝的救贖。

05

「救贖論」在這幾個教派中各有不同的體現。加爾文教有著先定論的說法,認為上帝在一個人出生前就已經確定這個人是否要被救贖,於是加爾文教的教徒就可以進行一些無關於其他教派被救贖的事。換句話說,加爾文教的教徒就可以為所欲為,反正命由天定。但什麼人被救贖這無法確定,於是每個教徒都開始像最初天主教那樣,認為被選定的人應當是一個善良的人,於是開始行善,但無法確保行善的人就一定可以得到救贖,這也是加爾文教一個自我糾結的地方,漸漸的,加爾文教越來越趨向保守,也就成為禁欲主義宗教也就不奇怪了。路德宗可以說是宗教改革的領頭羊,由馬丁路德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大潮,這決定著路德宗是一個不同於天主教會的一個開明的宗教。路德宗認為只要信奉上帝做好本分的工作,不犯罪過就可以贖罪,並認為世俗是上帝所賦予的,一個人賺錢也是上帝賦予的,這也體現著一個人在世俗上獲得的成功越大也就越容易成為被上帝選中的人,路德宗的教義合乎資本主義的發展,得到了大量資產階級的追捧,書中對循道宗和浸信會的篇幅較少。循道宗正如其名,遵循天主道德的教會,十分保守也宣揚著禁欲主義。浸信會較為開明與路德宗同理。

06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資本主義精神與新教倫理間的關係。如果我是一個資本家我會很樂意僱傭天主教徒,因為天主教較於新教來說太保守了,認為工作是上帝的天職,工作會十分努力,如果只能從新教中選擇我會優先考慮加爾文教和循道宗,其宣揚的禁欲主義精神讓工人們的生活極為樸素,這樣我就可以支付很少的工資。如果一個資本家信仰基督教,一般來說是一個路德宗或浸信會,因為這些教派支持對資本的賺取,同樣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宗教改革解放了資本家的思想,也是對社會的進步有推動作用。

07

其實如果沒有宗教改革,天主教會必然走向資本主義化的道路,這是有其教義本身所決定的,天主教會認為金錢是世俗的,罪惡的,同時要求那些天主教徒克制慾望,節儉的生活。於是教徒越節儉積累的財富就越多,金錢越多就便越感到罪惡,開始尋找施手的對象,但中世紀的社會是一個全民信教的社會,而且乞丐是被認為一個不勞而獲的惡人形象,於是教徒便陷入一個關於教義的死循環並開始懷疑宗教本身。

08

宗教改革之後,資本家特別是教徒資本家開始認識到賺錢也是為上帝增加榮耀,教會的發展也需要的資金的支持,甚至包括原資本主義精神中也有著許多符合教義的道德,例如勤勞,守信等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兩者在宗教改革運動中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也構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精神。一方面對財富的賺取,這有利於創造更多的財富並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另一方面,西方的發展精神包含了基督教義,關於節儉、仁愛、善良,人道主義等等,西方的大財閥也多信奉這些道德,可以說西方社會精神既有資本主義進取的一面又有對基督神學溫和的一面,兩者達到一種巧妙地平衡,這點正是當下中國暴發戶需要反思的。

對於中國,宗教的影響力並不大,從屬於強大的封建王朝,作為統治臣民的思想工具,馬克思曾認為宗教作為控制思想而剝削階級服務,而宗教的本質真的這樣的嗎?我相信宗教的本質是引人向善的,西方的道德多半與此,同樣也在於由此派生的人文主義,中國的道德多半在於服從,文化土壤的區別正在於此。

快點關注我們吧!

小編PS:相關設置未更新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里之外花正開 的精彩文章:

TAG:千里之外花正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