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步減肥?別開玩笑了!

跑步減肥?別開玩笑了!

減肥都說是管住嘴邁開腿,當說到邁開腿時,很多人都會想到用跑步,於是慢跑彷彿成為減肥首選的運動。

朋友圈曬跑步路線數據的逐漸代替了曬美食吃喝的,早晨小區和街道上總能看到戴著耳機的跑步者。就在前幾年馬拉松還只存在於電視里,如今誰還沒幾個跑過馬拉松的朋友。

跑步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方面歸功於國家和商家的大力宣傳推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跑步具有太多其他運動所沒有的優勢,如門檻低、花費少、場地不受限、簡單易行等。

誠然,跑步是一項不錯的運動。但是,如果想用跑步減肥?

對不起,別開玩笑了!

不管是跑步還是其他運動,本質上都是一個通過挑戰並超越身體極限,以將身體脫出舒適區,從而使身體發生改變的過程。

而所有挑戰和超越機體承受能力的運動,都會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損傷身體的某個或某些部位。

唯一的區別就是:有些損傷是暫時的、可逆的,如健身房舉鐵暫時可逆的損傷肱二頭肌(大臂肌肉)以獲得肌肉恢復後更粗的臂圍。而有些損傷卻是永久的、不可逆的,甚至暫時不會被察覺到的,比如:超過承受能力的運動對膝蓋里關節面軟骨的反覆磨損。

軟骨,可以看做骨頭跟骨頭中間的一層緩衝墊,以避免骨頭間直接硬碰硬的摩擦和震動。然而不幸的是,人體的軟骨如薄薄的冰層一樣光滑脆弱,更可怕的是關節軟骨有著兩個特殊的解剖學特點:

軟骨沒有血管

軟骨沒有神經

沒有血管,意味著關節軟骨只能靠關節液來攝取營養,所以軟骨損傷後自我修復的能力差到讓你難以想像。因此,相對其他部位更容易出現不可逆的磨損。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之處,最可怕的是軟骨沒有神經。因為這意味著即使軟骨在被嚴重損傷時,人體也不會感覺到疼痛,於是便不會停下損傷軟骨的各種行為。直到某部位的軟骨被磨損的一乾二淨,露出了軟骨下面的骨頭。這時,骨頭上的神經被刺激,才會引起了疼痛。

肥胖成為引起跑步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最大危險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肥胖者由於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和耐力相對不足,無法有效穩定膝關節、緩衝衝擊力;另一方面,過重的體重意味著在跑步過程中下肢關節要承受過大的衝擊力和摩擦力。

更為可怕的是,一些自媒體出於營銷目的,並不是宣傳正確的運動理念,而是一味誇大甚至虛構跑步的益處。

微博386萬粉絲的大V

在藥物鎮痛作用下,人作為自我保護的痛覺失靈,除了只能讓軟骨磨損更嚴重外並沒有任何益處。

另外,慢跑會讓人跑成運動型男嗎?

運動模式分為無氧模式和有氧模式。高強度短時間能量輸出的運動為無氧運動,一般動作持續不超過2分鐘;低強度長時間能量輸出的運動為有氧運動,動作可以持續2分鐘以上。因此,100米,200米,400米這的短跑屬於無氧運動;1000米、5000米、馬拉松屬於有氧運動。

只有高強度的運動才會刺激肌肉的生長,比如短跑運動、抗阻性運動等。這類運動員通常肌肉發達、線條明顯。

而在馬拉松這樣的運動中,過多的肌肉會增加能量消耗,成為負擔,因此馬拉松運動員通常很瘦,肌肉較少、線條也不明顯,體脂率要比短跑高一些。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個型男在跑步,千萬別認為他的身材是跑出來的,他在健身房所花費的時間一定遠超跑道。

有氧運動雖然可以消耗熱量,但對於基礎代謝的提高沒有任何幫助。基礎代謝佔一天能量總消耗的70-80%,因此如果要長期體控,提高基礎代謝才是關鍵。

跑步雖好,但請不要過度消費。胖子們,遠離慢跑,快走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跑步會肚子疼?這些原因你不得不重視!
跑步時你在想什麼?我在想這些!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