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粉絲經濟有前途也該有邊界

粉絲經濟有前途也該有邊界

近日,新晉偶像范丞丞和微博合作,嘗試了「明星V+會員」制,也就是說粉絲要點開看到他的高清大圖,得先付費60元成為半年會員。不久前,范丞丞發布了一組自拍,其中一張圖片需要付費成為他的專屬會員才可以觀看。一夜之間,有8萬粉絲埋單480萬元。(《工人日報》5月16日)

隨著嶄新商業模式的問世,粉絲經濟的春天真的要來了嗎?在預測其前景之前,不妨先釐清粉絲經濟的性質。如果還將粉絲經濟簡單粗暴地理解為粉絲為偶像掏錢埋單,顯然與現實不符。

TFBOYS隊長王俊凱18歲生日,除了在全球多地包下廣告位之外,王俊凱粉絲後援會為其購下18顆星星,組成了「WJK」三個字母。2015年9月,鹿晗在2012年轉發的關於曼徹斯特聯隊的微博獲1億多評論,成為單條評論量最高的微博,刷新了他自己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值得注意的不是令人咂舌的粉絲消費力,而是當今娛樂圈中明星與粉絲之間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關係。

遙想當年,明星成功與否需要受更廣泛的市場檢驗。如今,他們的生存更依賴於粉絲數量和支持力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不少新一代粉絲干起了本該由藝人所在公司負責的宣傳推廣。簡言之,粉絲不再處於被動的地位,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話語權與主導權。在追捧自己偶像的過程中,粉絲也得到了相應的成就感。因此,時下的粉絲經濟是一種雙向關係,無須背負「人傻錢多」的罵名,其前景也是可期的。可以想見,范丞丞靠粉絲付費即可在一夜之間入賬百萬元,雖有偶然成分,但不會成為孤例。

但是,粉絲經濟想要不斷茁壯成長,必須建立在明星與粉絲間良性、健康的互動關係的基礎之上。就在不久前,部分粉絲為追逐自家偶像嚴重打亂機場秩序,導致航班延誤超過兩小時,惹來其他乘客的極大不滿。一些粉絲對偶像的「無腦」追捧也常為人詬病。不管偶像的「三觀」與行為是否正確,部分粉絲都無法容許其他聲音出現,以至於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公共平台上的「討伐」屢見不鮮。可見,粉絲經濟並非存在於真空中,只有在保證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求得發展。

同時,如今粉絲的低齡化傾向愈加明顯。他們並不具備獨立的經濟能力,心理不夠成熟,判斷能力也較弱。粉絲們的付出與犧牲一旦逾越合理的區間,只會給粉絲經濟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效應。但是,要約束、控制粉絲狂熱的追星舉動,僅靠自律是不現實的。比如,作為公共平台,若對粉絲的行為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濫用平台權力,濫用明星影響力,千方百計從低齡化粉絲口袋中賺取金錢,「秒殺」范丞丞的案例很快就會不斷湧現。

因此,粉絲經濟不僅關乎粉絲與明星,也離不開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關注與幫助。以此番推出的「明星V+會員」製為例,平台方面是否能出台相應的管理措施,限制未成年粉絲的消費額度與頻率,值得關注。另外,若平台不能盡到監管責任,又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如果這些問題始終無法得到明確的解答,那麼粉絲經濟就有可能在「無人駕駛」的路上越走越遠。屆時,利益受到損害的可能不僅是粉絲、明星,還有無辜的公眾。

由此看來,粉絲經濟本身不該受到非難,但它確實還不具備在大眾平台上大肆渲染炒作、大力推廣的現實條件。看好粉絲經濟前景的同時,更期待規範化、合理化的管理措施早日出台。

文/李勤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評論 的精彩文章:

攜程在手,不想走也得走?
非官方招生宣傳海報走紅,何必與名校「攀親戚」?

TAG:中青評論 |